2016-12-15 09:46 来源:网友分享
北京中医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金玫介绍,心脑血栓病的发生,除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人们熟知的易患因素外,临床观察发现,有许多中风和心梗疾病患者在发病前,其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均表现为正常。医学研究表明,急发性心脑血栓病患者在发病前,其血液大多数处在高凝聚状态,即呈现隐性血栓的状态,由此可见,“隐性血栓”是潜伏在中老年人体内最危险的“隐形杀手”,也是血管里的“定时炸弹”。
金玫解释,血栓是指血管中流动的血液形成有特殊结构的血块。在心脏血管中形成血栓,将导致心肌梗塞的发生,在脑血管中形成血栓,将导致脑梗塞(中风)的发生。但在心脑血栓病发病前,血栓的形成经历漫长的极其复杂的由量变到质变的物化演变过程。而隐性血栓是导致中风、心梗发作的最直接危险因素。
河南省西华县人民医院内科主任医师贾源隆也介绍了这样一个病例,门诊遇到了一位肢体障碍的患者,3个月前一次睡觉时,他突然感到胳膊失去了知觉,仿佛不是自己的一般,由于很快就好了他和家人也没当回事。一个月前,腿又突然失去知觉了,掐着也不痛不痒,几个小时后又好转了。
这次他不敢大意了,和家人一起去医院看病,可是由于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加上平时又很少去医院,挂号的时候他犯了难,他先挂了外科,外科让他去内科,挂了内科后,医生又建议去神内科。神经内科给他做了ct,显示右顶叶缺血性改变,诊断是短暂脑缺血(tia)。
他特意来问我,胳膊和腿出现了问题,怎么会和短暂脑缺血(tia)有关呢?
我告诉他,人的大脑是全身各器官的司令部,右侧顶叶是管体象的司令部,此处某部位出现病变,脱落的血栓会随着血流冲刷流动,血栓如果能通过脑动脉或自溶,则表现为短暂脑缺血,出现的肢体、感觉障碍症状可自行消失,即为tia,会在相应部位出现体象障碍。因此血栓很快溶解,所以症状时来时去。出现了肢体障碍后,必须要及时就诊,进行正规的抗凝、扩血管及相应治疗,否则栓不溶解,梗塞的胳膊和腿就可能感觉永远不是你的了。
金玫认为,预防心脑血栓病的关键在于清除隐性血栓。处于隐性血栓状态的人群,通常可以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缺血缺氧症状,比如头痛、头昏、胸前闷、手脚发麻等,但更多的人其症状轻微或毫无感觉,甚至到医院心脑血管专科做常规检查指标,包括血脂、血黏、血压、心电图、ct等一切正常,这使许多人产生麻痹轻敌思想。中风和心梗这类疾病,往往都是在患者不知不觉中和自以为心脑血管没问题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而一旦等到发病之后再去治疗,往往为时已晚。
中老年人要坚持终身对隐性血栓进行每年不少于2次的定期监测,然后,根据检查结果,作针对性的药物预防治疗,尽早发现隐患,及时消除隐患,从而有效预防和阻止中风、心梗等心脑血栓病的发生。
1.测定血脂谱全套
空腹TC、TG、LDL-C、HDL-C。
2.判断血浆中有无乳糜微粒存在
可采用简易的方法,即把血浆放置4℃冰箱中过夜,然后观察血浆是否有“奶油样”的顶层。
3.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C)浓度
1~2周内血浆胆固醇水平可有±10%的变异,实验室的变异容许在3%以内。
4.有关脂代谢的特殊检查
(1)载脂蛋白测定 测定血浆ApoB和ApoAⅠ水平对于预测冠心病的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
(2)体内脂蛋白代谢测试 此外,还可进行基因DNA突变分析、脂蛋白-受体相互作用以及脂蛋白脂酶和肝脂酶、胆固醇脂化酶与合成酶等方面的测定。
5.其他检查
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和家族性高三酰甘油血症存在胰岛素抵抗,其血浆胰岛素水平升高,临床上可表现为糖耐量异常;Ⅲ型高脂蛋白血症常合并有糖尿病;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可伴有高尿酸血症;Ⅲ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可伴有甲状腺功能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