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疗抑郁症_ 几大治疗方案值得尝试

2016-10-27 10:03 来源:网友分享

一、怎样治疗抑郁症

  现在医学上对抑郁症的研究也是很费心,抑郁症已经成为一股不小的力量伤害着不少人。而严重可发展到患者自杀。而这几种方法都是很严重的,而现在针对抑郁症治疗的方法也不少,一般情况下,治疗抑郁症的方法主要是从治疗目标、治疗原则、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这几个方面入手。而每个治疗方式都有着侧重点。

  药物治疗:俗话说“有病吃药”,而抑郁症作为心理病,想要治愈也是需要药物帮忙的,目前临床上一线的抗抑郁药主要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代表药物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代表药物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NaSSA,代表药物米氮平)等,但是因为治疗抑郁症的多少是会损害到神经方面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是不建议大量靠药物来缓解抑郁症的。

  确定治疗目标:一般而言,治疗抑郁症主要是提高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彻底消除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和预防复发这三个方面的指标。而治疗原则上则是要保证尽可能采用最小有效量,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少,以提高服药依从性,在治疗期间要格外注意患者的身体变化。

二、抑郁症能自愈么

  抑郁症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一般患上抑郁症的人都很难摆脱这种病症,有的也只是缓解病情,而自我疗法也是治疗抑郁症的方法之一,只是抑郁症真的能够自愈吗?其实抑郁症想要自愈其实并不容易,不过要分析抑郁症能否自愈,还是要从抑郁症的轻重缓急的程度来说,一般要治愈轻度抑郁症可能是要比重度的容易很多。

  抑郁症患者会患上抑郁症就是因为很多时候内心的不强大,而抑郁症的自我疗法确要求自己有着很高的心理素质和自信不断要给自己鼓励和心理暗示,对此很多时候较为严重的抑郁症并不能简单的被自愈的,还是需要借助药物或是外力的帮忙。

  其实随着现在都市生活压力的增大,有不少人患有抑郁症,很多抑郁症病人经常是很悲观的,很容易陷入自己的心理悲伤中难以自拔,甚至因为难以忍受而走上了自杀的道路,所以虽有自我疗法作为治疗抑郁症的一个手段,但是往往这并不能完全的治愈抑郁症,一般只能对轻微的抑郁症起到改善的作用。

三、抑郁症的表现症状有哪些

  抑郁症对我们而言并不陌生,从古至今总是有不少功成名就的人因为被抑郁症所扰而选择提前结束自己的生命。从这些血淋淋的例子不难看出,抑郁症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悲观消极,更甚者就是厌世,甚至因为难以控制自己的病情,无法调试自己的心情而选择自杀。多次下面我们简要谈谈抑郁症的表现症状都有些什么。

  抑郁症的表现症状一:心情低落,患抑郁症的人会心情低落似乎是常事,轻者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兴趣减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典型患者的抑郁心境有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在心境低落的基础上,患者会出现自我评价降低,产生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常伴有自责自罪,严重者出现罪恶妄想和疑病妄想,甚至会出现幻觉。

  抑郁症的表现症状二:思维迟缓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患者会认为自己的脑子已经开始“转不动”了。临床上可见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交流无法顺利进行。

  抑郁症的表现症状三:意志活动减退,往往表现得很慵懒,不想做事也不愿意和别人交往,常见表现为整日卧床,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严重时连吃、喝等生理需要和个人卫生都不顾,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称为“抑郁性木僵”,但仔细精神检查,患者仍流露痛苦抑郁情绪。甚至会患有焦虑,严重时甚至是认为自己是多余的,而一旦出现这种想法就很严重,因为意味着患者很有可能是想了结自己的生命。

四、抑郁症的预防保健

  从心理社会发病因素观点看,抑郁症患者中,有些在幼年期因父母培育不当、家庭环境不良,而形成素质缺陷和性格障碍。因此,优良问题,特别是人格发展期的童年教育,十分重要。父母对孩子的过分娇宠溺爱,管教方法的不当,或家长意见不一,对孩子的成长不关心和放任等,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均十分有害。

  有的孩子成了电视迷,从电视走向孤独,不与人交往,国外称“电视孤独症”。少年期以后,更容易从电视中找到自己的偶像,模仿崇拜,喜欢上林黛玉或灰姑娘,会使他们的性格也带上一些忧伤。国外十分重视亲子关系和早期教育,家庭氛围起着重要的作用。离婚、单亲抚养等等,都是投向儿童心灵的阴影,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伤害、扭曲。反应性抑郁症主要由心理因素导致,各种不同的神经官能症发病也与心理因素有关。但同样的心理刺激,许多人有耐受力,而有的人却发病。

  因而上述症状都被认为是在人格缺陷基础上的心理反应形式。心因性抑郁症与抑郁型神经症都有易病性素质。这些特质倒不一定是胎里带来,而是与父母的早年教育及影响有关。这些因素对抑郁症的发病来说并非是绝无关系的。而优育、优教中,就要注意防止人格的缺陷和偏差。

  优生、优育、优教,培养良好的身心素质,对抑郁症的预防是一条有效、可行的对策,切莫忽视。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心理资讯心理 FM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