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9 11:50 来源:网友分享
(1)解释法:
由于焦虑症患者多有预期性焦虑,对未来的焦虑发作产生预期恐惧。如果患者能够主动配合心理医生,耐心倾听医生对疾病性质的解释,有助于减轻心理负担,预防焦虑症的发生。
(2)放松法:
放松法治疗是一种教会患者如何进行肌肉和情绪放松的方法。患者可以通过学习和掌握呼吸调节、放松全身肌肉的方法来消除杂念。 病人先把注意力集中于躯体的一部分(例如左手),尽量使这部分肌肉放松,直至产生温热感。然后转移注意力到躯体另一部分(例如右手)。如此反复训练,可使心情平静,心跳规则,呼吸均匀,这对焦虑状态性发作者有很好的效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在生物反馈治疗仪的检测下,进行放松训练。
(3)冲击法:
让患者突然处于激发焦虑情绪的实际环境中,来改变病态行为。这种治疗每次30-60分钟,治疗次数一般1-4次。
(4)催眠法:
催眠法适于广泛性焦虑症(一种以经常的、持续的、无明显对象或固定内容的紧张不安,或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过分担忧或烦恼为特征的焦虑症)。催眠师运用具有高度暗示性的催眠技术,来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和睡眠。
(5)系统脱敏法:
在患者处于全身放松状态下,使能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其面前重复出现,达到不能引起患者焦虑时,增加刺激的强度如法炮制,直至患者焦虑情绪完全消失为止。
有几个原因。一种是因为体质,易激动体质对新奇和抑制感到害怕,这也是易患病的体质。其他一些人是对焦虑特别敏感。因为她们从心底里认为这是失控的表现,这让她们觉得非常可怕。一个人是否对焦虑敏感,和她在儿童时期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
在儿童期,我们看到,这些孩子往往喜欢与父母唱反调。有时候父母,特别是母亲,容易把令自己困惑的问题传达给孩子。孩子总是在做父母想做的事情,或者是充当一个让父母和解的角色,这就让孩子习惯于以顺应别人的感受和需求为第一目的,女孩子就更要求她们顺从、听话,但结果往往是没人关心她内心的需要。这种内在需求使得孩子处于自我意志与父母管教长期背道而驰的矛盾中,使得孩子长大后容易焦虑。
另一原因是父母的过度保护。他们总是吓唬孩子,以限制其自由。其传达的信息就是这个世界是危险的,没人帮你。对女孩子的教育就更是如此。因此当事情发生时,这种儿时印象会强烈地投射出来,使得成年女性更容易焦虑。
一、由于学习任务过重,课外作业太多,娱乐及时间少,压抑了儿童好玩的天性,日久就会产生焦虑,而且当升学的压力以及学生之间竞争增强时,造成那些成绩不好的孩子孤僻、厌学、焦虑,有时候孩子考得好,家长在生活上加倍关怀,考得差,生活上给以惩罚,甚至嘲讽挖苦,使孩子加重焦虑。
二、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少数家长以严厉的惩罚手段教育孩子,家长期望值过高,把孩子的考分看得太重,要求孩子不仅考试分数要高,下课还要参加各类培训班等,长久的压力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障碍,诱发焦虑症。
三、家庭环境因素也是导致孩子患上焦虑症的一个原因,有些家庭的父母经常吵架,家庭无幸福感可言,孩子心灵受到创伤,久而久之就会变得失望与焦虑。
孩子容易焦虑的原因是什么?希望家长在了解以上孩子患上焦虑的原因之后可以自我反省,不要等到孩子真正被确诊为焦虑之后又后悔莫及。每个孩子都会走上自己的道路,只要家长注意教会孩子正确做人,养成良好的品行就可以了,对于其他方面的要求也应该顺应孩子的年龄和兴趣,这是避免孩子患上焦虑的主要办法之一。
一、呼吸道症状:患者感到呼吸困难,主要是主观感觉吸气不足、胸闷、呼吸不顺畅,极可能出现叹息样呼吸,甚至感到窒息。
二、心血管症状:有的患者会感到头晕、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有的患者会心前区痛、呈针刺样或隐痛、钝痛等。这些症状可能持续几个小时,并且局部伴有压痛感;而有些患者则会心慌、心悸(心悸【译】: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发生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属祖国医学“惊悸”和“怔仲”的范畴。 本病症可见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多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并存,凡各种原因引起心脏搏动频率、节律发生异常,均可导致心悸。)。
三、消化系统症状:除了上述提到的无食欲,焦虑症患者还会出现口干、嘴里没味、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消化不良和便秘等情况,同时,还会感到上腹部难受,但却说不清楚具体感受。
四、泌尿系统症状:有些男性患者会尿频、尿急、勃起不能、性欲冷淡;女性患者会出现月经紊乱和痛经等。
五、植物神经症状:躯体性焦虑还常伴有手足心多汗,急性发作时常会大汗淋漓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之所以会出现躯体性焦虑,与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关系密切,焦虑本身是情绪的反应,会受到植物神经系统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出现紊乱,如亢进时,被其支配的器官就会出现躯体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