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作时的特点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常规治疗方法

2017-07-24 14:24 来源:网友分享

一、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病因

  在卵泡受到各种刺激后均可发生OHSS。与OHSS有关的高危因素主要有:①卵巢对促排卵药物高度敏感(高敏卵巢)者,常见于多囊卵巢患者及年轻(年龄<35岁)瘦小者;②使用HCG促排卵或维持妊娠黄体;③早孕期的内源性HCG分泌;④既往有OHSS病史者。

  卵巢的高敏反应特征是血清雌激素浓度明显增高(>10000pmol/L)和出现大量卵泡(>20个),常为中等大小的卵泡(直径<14mm)。一般认为,出现过多卵泡是OHSS的重要标志。许多资料表明,PCOS是OHSS的最重要高危因素。最近发现,高胰岛素血症PCOS者,OHSS的危险性极大,有人比较了用促卵泡生成素(FSH)治疗的PCOS病例,发现高胰岛素血症的OHSS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胰岛素血症组卵巢增长速度及未成熟卵泡数量亦高于对照组,排卵期血浆E2水平也以高胰岛素组为高。故认为,胰岛素与FSH可能具有协同作用,使卵巢对FSH的敏感性明显提高。

  在体外受孕(IVF)过程中,HCG常用作促卵泡成熟和促排卵剂,与内源性黄体生成素(LH)比较,HCG更易导致OHSS,其原因是:①HCG制剂半衰期较长,排卵后的后续作用较明显;②HCG制剂对LH受体的亲和力较内源性LH强且作用时间长。资料表明,HCG与其受体结合的亲和力较LH强2~4倍,半衰期为24~36h(LH半衰期为60min)。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肌注HCG 5000U或10000U后,HCG水平的增高可持续6~10天。因此,在HMG/FSH超促排卵时,HCG注射可引起卵巢进一步增大,形成多个黄体囊肿,超生理量的血F2和孕激素(P)水平在卵巢反应过度的患者中易引起多胎妊娠及OHSS;③HCG制剂同时具有LH和FSH样作用,可持续刺激卵巢,促进粒层细胞黄素化。另外,注射HCG加上妊娠时内源性HCG加重OHSS。所以在IVF或促排卵治疗过程中,妊娠成功者发生重度OHSS的危险性更高。

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症状

  主要临床表现为卵巢囊性增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体液积聚于组织间隙,引起腹水,胸水,伴局部或全身水肿,一般可将OHSS分为轻,中,重3度。

  (1)轻度OHSS:

  表现为体重增加,口渴,腹部不适,下腹稍肿胀,轻度恶心及呕吐等,体格检查无失水及腹部阳性体征,B超示卵巢增大(直径>5cm),有多个黄体,可见腹腔少量积液。

  (2)中度OHSS:

  恶心呕吐,腹胀加重,腹痛,呼吸急促,但无显著液体丢失及电解质平衡失调表现,体检可见腹部膨隆但无腹肌紧张,腹水征可能为阳性,可扪及肿大的卵巢,B超示卵巢囊性肿大(>7cm)和中等量腹腔积液。

  (3)重度OHSS:

  中度OHSS的症状进一步加重,并有大量体液丢失的临床表现(如烦躁不安,脉搏快,血压低),第三间隙液体积聚,出现腹腔积液甚至肠腔积液,低血容量休克,血液浓缩,尿少,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体检见腹部紧张,腹水征阳性,卵巢明显增大,B超检查示卵巢直径>10cm,极重症病例可因大量腹水,胸水,心包积液而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也可并发肝,肾衰竭和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如血细胞容积≥45%,白细胞≥15?109/L,大量腹水,少尿,轻度肝,肾功能障碍即可诊断为重度OHSS,如血细胞容积≥55%,白细胞≥25?109/L,大量腹水,肾衰,血栓栓塞现象,并发展为呼吸窘迫综合征提示病情极其严重。

  某些病人因卵巢巨大,可出现卵巢扭转,黄素囊肿破裂出血等急腹症,最近,有人将轻,中,重度OHSS分为5个级别,轻度:Ⅰ级,腹胀明显。Ⅱ级,出现Ⅰ级症状并有恶心,呕吐和(或)腹泻,卵巢增大但直径<5cm,中度:Ⅲ级,症状同前,B超检查有腹水。重度:Ⅳ级,上述症状并呼吸困难,临床上可查出腹水和(或)胸水;V级,除有上述症状外,出现血容量改变,表现为血液浓缩,血黏稠度增加,凝血机制异常及肾血流量减少等。

三、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应该做哪些检查

  疑诊OHSS者应作全血细胞分析、肝肾功能检查、水电解质测定、体重测量、E2水平测定等。监测观察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是预防OHSS的重要措施。OHSS可表现为血细胞容积和白细胞升高,低钠、低蛋白血症。重度OHSS可出现肝功能不全(表现为肝细胞损害)和胆汁淤积、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肌酸激酶增高,通常于1个月内恢复正常,一些病人的肝活检可见肝脂肪变性,Kuffer细胞增生。腹水属渗出液,含较高浓度的蛋白质。

  1.腹部、盆腔超声检查

  可见卵巢增大、卵泡黄素囊肿、轻度者卵巢增大至5~7cm,中度为7~10cm,重度为10cm以上。同时可见腹腔积液。

  2.胸部X线检查

  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

  3.重度OHSS可出现肝功能不全

  一些病人的肝活检可见肝脂肪变性,Kuffer细胞增生。

四、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怎样治疗

  轻度OHSS一般不需特殊处理,鼓励病人多进水,大多数病人可在1周内恢复,但应作门诊监护并作相应处理,症状加剧者,应继续观察4~6天。

  中度OHSS治疗以卧床休息和补液为主,腹痛者可给少量镇痛剂,但应考虑到药物对胚胎的影响(如受孕成功的话),多数病例在采卵或人工授精后1周内病情缓解。门诊监护时,如病情加重应住院治疗,如超过1周仍无缓解,表明可能是滋养细胞产生的HCG持续刺激黄体所致。

  重度OHSS者应立即入院治疗,纠正低血容量和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是治疗OHSS的关键,晶体液不能维持体液平衡,应选用白蛋白(50%)、血浆或低分子右旋糖酐,每天记录液体进、出量及腹围和体重,也可用中心静脉压监测补液。

  OHSS血栓形成并不多见,有异常表现时,应鼓励病人活动下肢,必要时使用肝素(5000U,2次/d),避免使用利尿剂。大量腹腔或胸腔积液导致呼吸窘迫者,可在超声指导下做腹腔穿刺或胸腔穿刺放液(量宜小)。最近研究证实腹腔穿刺放液不仅可迅速缓解症状,而且可去除过度刺激卵巢向腹腔内释放大量AT-2。对严重少尿、无尿、高氮质血症、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胸水、腹水、电解质紊乱者可行血液透析,不主张穿刺放液。多数病例在黄体中期后,病情可减轻,完全缓解要到下次月经后。妊娠成功者可能病程较长,病情较严重。

  Koike等报道,用持续性腹水自动输注系统(continuous autotransfusion system of ascites,CASA)治疗重症OHSS取得良好效果。采用CASA系统,每天给患者行腹水回输5h,回输速度100~200ml/h,可有效扩充血容量,避免应用白蛋白,缩短了住院日。

  此外,在OHSS防治中,有人用组胺受体阻断剂氯苯那敏(扑尔敏)在兔OHSS模型中防治浆膜腔积液有效。也有人设法用糖皮质激素防止OHSS发展,然而随机对照试验并没有证明其在防治OHSS中有作用。

  对巨大卵巢囊肿、扭转或破裂者,应急诊剖腹探查,合并多胎妊娠(>2胎)者,应中止妊娠。由于OHSS致死的病例很少,约占刺激周期数的1/1万以下,因此,相对来说诱导排卵仍是较安全的。

  据报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OHSS发展有抑制作用,Morris等观察到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Captopril)可减少促排卵者E2和孕酮的产生。在月经周期的卵泡期,卵泡液中的肾素活性明显增加,应用LH或HCG后,肾素升至峰值(排卵前期),这提示卵泡组织中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处于促性腺激素的调控之下,发生OHSS前、后,病人的血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亦明显升高。由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参与OHSS发生,且与继发性血流动力学、体液平衡紊乱有关,因此,在临床上可试用ACEI来防治OHSS。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妇科妇产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