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发性痛经的对因治疗 续发性痛经的中医治疗方法

2017-07-25 15:20 来源:网友分享

一、哪些疾病引起续发性痛经现象

  痛经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是指女性发育初次月经来潮就出现的痛经现象,这种现象往往随着结婚生子会有相应的改善。继发性痛经是生殖系统病变以后而发生的痛经,其表现随不同病因而异,一般疼痛位置较深,且隐隐作痛。引起继发性痛经的常见病因有:

  1、子宫颈或宫腔粘连:多见于反复人流、子宫内膜结核等患者。

  2、生殖道畸形:子宫体过分前倾、阴道横隔等机械性阻塞,使经血流出不畅诱发痛经。

  3、盆腔炎症:下腹持续性疼痛,可放射至腰部,有时伴肛门坠胀感。

  4、子宫内膜异位症:好发于30~45岁的中年妇女,因子宫内膜跑到子宫以外的地方“安营扎寨”。受卵巢激素影响而增厚、出血,由于不流出体外,刺激周围组织,引起子宫肌收缩或组织纤维化而诱发痛经。

  5、子宫肌腺瘤:多见于40岁以上,多产妇、多次人流刮宫妇女。

二、如何预防续发性痛经

  1、月经来潮前3-5天内饮食以清淡食物为主

  应进食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不宜过饱,尤其应避免进食生冷食品。因生冷食品能刺激子宫、输卵管收缩,从而诱发或加重痛经。

  2、月经来潮,则更应避免一切生冷及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

  可适当吃些有酸味的食品,如酸菜、食醋食品有缓解痛经作用。

  3、为了缓解痛经,痛经患者平时饮食应多样化

  不可偏食,应经常食用些具有理气活血作用的蔬菜水果。保持饮食均衡少吃过甜或咸的食物,因为它们会使你胀气并且行动迟缓,应多吃蔬菜、水果、鸡肉、鱼肉,并尽量多餐。

  4、痛经者无论在经前或经后,都应保持大便通畅

  5、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避免重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可以帮助缓解痛经症状。

  6、服用维生素

  许多病人在每天摄取适量的维生素及矿物质之后,很少发生经痛。所以建议服用综合维生素及矿物质,最好是含钙并且剂量低的,一天可服用数次。

  7、补充矿物质钙、钾及镁矿物质,也是能帮助缓解经痛

  专家发现,服用钙质的女性,比未服用的少经痛。镁也很重要,因为它能帮助身体有效地吸收钙。不妨在月经前及期间,增加钙及镁的摄取量。

  8、少食含咖啡因的食物

  少食含咖啡因的食物 咖啡、茶、巧克力中所含的咖啡因,会使你神经紧张,可能促成月经期间的不适,咖啡所含的油脂也人刺激小肠。禁酒假使你在月经期间容易出现水肿,那么喝酒将加重此问题。

三、续发性痛经的对因治疗

  1、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痛经

  治疗上主要是要取决于患者的症状、年龄、生育要求。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的痛经,通常情况下需要医生详细地检查和评估了以后才能决定具体的治疗方式。轻症的患者,如果没有囊肿或者囊肿较小,一种简单的治疗方法是服用口服避孕药,这有缓解痛经的作用。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还存在这一所谓“怀孕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好的治疗”的说法,因为一旦怀孕,如果可以足月妊娠并分娩,体内产生大量的孕激素,那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些异位的子宫内膜是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所以很多人在怀孕以后,痛经症状就会得到很大的缓解,甚至短期之内不再出现。当然,足月怀孕的次数越多,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就越不容易加重,相反,早期流产,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则是有加重的影响,很多人也是在流产了以后出现有痛经的症状。

  2、子宫肌腺症所致痛经

  对于肌腺症,如果症状严重,通常是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剔除局部异位的内膜,当然最近也有一些新的不需要做手术的方法出现,譬如聚焦超声波来治疗肌腺症也可能会是未来的一个新方向。子宫肌腺症导致问题是否需要治疗,同样首先是需要先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3、慢性盆腔炎所致痛经

  (1)一般治疗 增强治疗的信心,增加营养,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再次感染或者感染范围扩散。

  (2)物理疗法 温热能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于炎症吸收和消退。同时配合相关的药物治疗,可促进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和利用。常用的有短波、超短波、微波、激光、离子透入(可加入各种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等)等。

  (3)抗菌药物治疗 长期或反复多种抗菌药物的联合治疗有时并无显著疗效,但是对于年轻需保留生育功能者,或急性发作时可以应用,最好同时采用抗衣原体或支原体的药物。

  (4)其他药物治疗 应用抗菌药物的同时,也可采用糜蛋白酶或玻璃酸酶(透明质酸酶),肌内注射,隔天1次,7~10次为1个疗程,以利于粘连分解和炎症的吸收。个别患者局部或全身出现变态反应时应停药。在某些情况下,抗生素与地塞米松同时应用,口服地塞米松,每天3次,停药前注意做到地塞米松逐渐减量。

  (5)手术治疗 适用于一些慢性盆腔炎患者,由于长期的炎症刺激,导致器官周围粘连,抗炎药物已经不容易进入,致使病情反复发作。

四、续发性痛经的中医治疗方法

  气血虚弱

  分析:经期或前后小腹隐痛,经色较淡,量少。体腰膝无力,神倦乏力,纳食不香,胁腹胀闷,大便不实,眩晕耳鸣,心悸气短,舌苔薄白,舌体胖有齿痕,脉沉细无力。

  治疗:治宜补气养血、和络止痛,参考药方为八珍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用药: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熟地黄、白芍、菟丝子、山药、甘草、当归、桃仁、红花、黄精、鸡内金等。

  气滞血瘀

  分析:气血瘀滞,不通则痛,患者经前或行经时腹痛及腰,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经行不畅,紫黯有块,块下痛咸,周期及经量正常,舌苔薄,质黯瘀斑,脉弦。

  治疗:治宜理气活血、行瘀止痛,选方柴胡疏肝散、桃红四物汤加减。

  用药:药用柴胡、香附、郁金、川楝子、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生地黄、白芍、杜仲、丝瓜络、熟地黄等。

  寒湿凝滞

  分析:腹部冷痛是主要特点,经期或前后小腹冷痛难忍,得热则舒,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恶心呕吐,形寒肢冷,经量少,色紫黯有块,小便清长,舌苔薄白,脉沉细或沉紧。

  治疗:治宜温经散寒、化瘀止痛,选方当归四逆汤加味。

  用药:药用桂枝、干姜、肉桂、细辛、制附子、当归、白芍、甘草、木通、艾叶、小茴香、香附、川楝子、川芎等。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痛经

挂号科室:妇科

温馨提示:
不宜过食生冷,不宜久居寒湿之地,不宜过劳或过逸等。

痛经(dysmenorrhea),系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坠胀,并伴有腰酸或其他全身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经过详细妇科临床检查未能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者,称原发性痛经,也称功能性痛经,占痛经90%以上;继发性痛经则指生殖器官有明显器质性病变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肿瘤等。本病最早记载于汉.张仲景《金匮要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多见于20-30多岁女性 常见症状:经期疼痛[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妇科妇产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