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9 20:12 来源:网友分享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良性肿瘤,主要组织成分为血管、平滑肌和脂肪。最常见于肾脏,其次为肝脏。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
一、病理基础:
来源于肝脏间叶组织的良性肿瘤,病理成份是成熟的脂肪细胞、平滑肌细胞和血管。tsui 按照三 种成份构成的比例不同,特别是脂肪含量的多少,把aml 的病理分为四型:混合型、脂肪型、平滑肌型和血管型,其中混合型最常见。
二、影像学表现
ct和mr以发现瘤内脂肪密度影为特点,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呈显著强化并见到瘤内血 管,门脉期和延迟期出现中轻度强化,少数甚至呈低密度,可出现“假包膜”,在后两期轻度环状强化,部分见囊变及坏死,ct和mri对脂肪组织都有特异性显示,若肿瘤内见到部分确定的脂肪组织很容易作出正确诊断,但aml中脂肪含量较少影像学难以显示时,易与其他疾病混淆 。
1 脂瘤型 脂肪成分占瘤体≥70%,多表现为边缘清楚的混杂病灶,局灶或弥漫分布的脂肪密度或信号,CT值一般<-20 HU,增强扫描脂肪成分内见到点状血管影,则更具诊断意义[4]。MRI脂肪抑制序列对脂肪成分敏感。脂肪成分无强化,软组织强化明显。2例病灶观察到脂肪密度或信号,拟诊HAML,与手术病理一致。鉴别诊断:(1)肝脂肪瘤及脂肪肉瘤:肝脂肪瘤表现为类圆形均匀一致的明显低密度或短T1稍长T2信号,不强化;脂肪肉瘤体积较大,边界不清,明显异常强化及肿瘤血供。(2)肝细胞癌,80%有肝炎及肝硬化背景,甲胎蛋白升高,增强扫描“快进快出”为特点,癌栓和假包膜较常见。
2 血管瘤型 由大量畸形厚壁血管及平滑肌细胞组成,脂肪含量少。CT薄层扫描可以发现点条状细小钙化,这是血管瘤型较为常见特征。8例中有1例病灶有点条状弯曲钙化。由于该类型畸形血管成分更多,因此增强动脉期强化更明显,并且呈条状、斑片状强化,持续时间长,即存在早期显影为静脉。血管造影证实其内的管状结构为大的静脉湖,可持续强化,但无血管从外周渐渐充填的特点[5]。本组11个病灶增强动脉期显著强化,CT薄层重建其中3个病灶有线样血管影,2个病灶早期显影为静脉。鉴别诊断:肝血管瘤,强化呈“早出晚归”,动脉期病灶周边结节样向中心推进充填,延迟扫描呈等密度。
3 肌瘤型 主要是平滑肌和血管为主成分,脂肪成分少。由于畸形血管壁较厚,且较完整,造影剂进入肿瘤实质速度慢,因此门脉期仍呈稍高于同期肝实质密度或信号,这是肌瘤型特征性强化。由于周围瘤组织的强化,微量脂肪在CT增强扫描时可被掩盖。通常,为显示微量脂肪,宜采用薄层平扫,并做直方图来测量CT值[6]。本组病例中有4个薄层重建病灶内含条片状或小灶性脂肪密度,直方图测量CT值范围在-12 HU~-46 HU。少量脂肪成分MRI 常规序列难以显示的,MRI 脂肪抑制亦无法发现,应采用化学位移成像技术,确认病灶内是否含有少量或微量脂肪成分[7]。本组1例病灶T1WI高信号部分反相位信号明显减低。鉴别诊断:局灶性增生:动脉强化明显,以中央瘢痕放射状分布为特征,瘢痕有延迟强化,瘢痕T2WI 表现为高信号。
1、CT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平扫时,表现为一境界清楚边缘完整的不均质性占位病变。在低密度肿块内含有CT值小于-30Hu的较低密度区,强化后,较低密度区无增强效应。同时CT亦可测定肿块的大小部位等。
2、肝动脉造影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成分之一是血管。因此通过肝动脉造影可显示肿瘤血管从而作出诊断。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肝动脉造影时表现为肝内多血管性的占位性肿块,肿瘤新生血管丰富,伴有或不伴有动静脉分流。实质期有肿瘤染色境界显示清楚碘油肝动脉造影栓塞时肿块内无碘油积聚。
3、B超B超下可见境界清楚、强回声、低回声或混合回声的肿块,肿块内回声强弱不均。但根据世界文献报道,尚未见到B超对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作出诊断。主要原因是该病与肝内其他良性肿瘤的表现相仿而超声检查不具特征性。
一,多吃具有抗软组织肿瘤的食物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属于一种软组织的肿瘤,其质地较软,很少发生恶化,针对这种肿瘤,患者应该多吃具有抗软组织肿瘤的食物,这些食物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多件,主要包括牡蛎,磁材,马兰头,赤豆,芋艿,蟾蜍,水蛇等。
二,多吃新鲜蔬果
新鲜蔬果是非常健康的食品,不管是对于正常人还是各种疾病的患者,都应当适当的选择各种蔬果食用。针对脂肪瘤患者,蔬果的摄入可以调节脂肪的代谢,帮助肠道的蠕动,清除体内的残余垃圾,促进病情的康复,减少复发的可能。
三,多吃具有止疼效果的食物
如果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出现一定的疼痛感,或者是在术后出现局部疼痛,可以多吃一些具有止疼功效的食物,这些食物主要有萝卜,青菜,丝瓜,螃蟹,鸭血,南瓜等。这些食物的摄入还能偶提高患者的抵抗力,补充体内所需的营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