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3 10:59 来源:网友分享
一、胆囊有协调作用:
在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下,胆囊和胆总管下段的奥迪氏括约肌的工作是极为协调一致的。空腹时,胆囊放松,括约肌收缩,胆总管下端完全堵住,胆汁可以畅通无阻地流进胆囊浓缩、储存。在进食以后的消化期间内,胆囊收缩,括约肌放松,胆汁即被排入十二指肠。这样一来肝脏日夜不停分泌的肝胆汁就能够随一日三餐而间断地进入肠道。
二、胆囊表现在储存作用:
胆囊是胆汁的“仓库”,这就好像河流中的水库蓄水那样。肝脏所分泌的胆汁在胆囊中被浓缩的同时,又在胆囊中储存起来成为胆囊胆汁。在消化食物需要胆汁的时候,胆汁被定时排放到十二指肠,与食物混合,参加消化。
三、胆囊的排出作用:
进食以后,所吃的食物尤其是脂肪和蛋白质,会刺激十二指肠分泌一种叫“胆囊收缩素”(CCK)的激素,这种激素可使胆囊强烈收缩,胆总管下段括约肌松弛,浓缩的胆汁就从胆囊中排进胆总管,再进入十二指肠。胆囊一次收缩可排出全部储存的1/3-1/2的胆汁。20分钟即可排掉储存胆汁的一半,1小时可排掉82%,这时胆囊几乎完全瘪掉了。
四、胆囊的缓冲作用:
胆囊是胆道压力的“调节站”。肝脏每天分泌出大量胆汁,而胆道的容量却有限。通过胆囊的浓缩,使胆汁量减少,这样可防止胆道压力的过度增高。胆囊壁有相当大的弹性,伸缩性极大。当发生某些疾病时,胆囊可以膨胀得很大,相对地也能避免胆道压力过高,保护肝胆管和肝细胞免受高压的反作用影响。故可将胆囊看做是胆道的压力缓冲装置,也可将其看做是整个胆道系统的安全装置。
1.恶心和呕吐:在这个时候消化道中任何的损害都会引起恶心和呕吐的感觉。
2.脂肪/油腻大便:胆汁释放不足导致不能有效的乳化食物中的脂肪,使未消化的脂肪随大便排出。
3.肩胛骨间疼痛:肝脏和胆囊本身不会感到疼痛,但支配它们的神经也进入后面的肌肉。特别是,该部位恰恰在右肩胛骨。
4.腹痛:当肝和胆囊发炎时,会引起腹部肿胀,腹胀和疼痛。由于腹胀,有时整个肋骨会感到酸痛或只是“不舒适”。
5.慢性胀气:胆汁分泌不足会导致肠蠕动差、微生物生长和发酵。发酵过程会产生气体引起腹胀和腹痛。
6.皮肤瘙痒:胆管阻塞会导致自毒素(ATX)和溶血磷脂酸(LPA)的升高,它们会引起瘙痒。
7.皮肤发黄:当人体不能有效代谢胆红素,最终渗透到附近的皮肤组织,造成黄疸。
8.头痛和偏头痛:胆道阻塞可引起机体应激和肠道炎症反应。两者均可使颅骨和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变紧张,导致头痛和偏头痛。
9.便秘和腹泻:胆汁流动性减少会减慢肠道蠕动,从而导致更严重的便秘,经常腹泻和便秘交替发作。
10.浅色粪便:胆汁中的胆红素有助于时大便褐化。大便颜色较浅,可能是由于胆汁功能不足。
①长期高脂饮食。高脂饮食,特别是含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脑、肝、肾及蛋黄等,可导致血液和胆汁中的胆固醇升高,极易产生胆石。此外,长期高脂饮食易使人肥胖,加之不好运动,导致胆囊肌肉张力下降,胆囊排空延缓,胆汁淤积,容易形成结石。
②喜爱甜食或过量摄取含糖量高的食物。精制的大米、面粉等会加速胆固醇的累积,造成胆汁内胆固醇、胆汁酸、卵磷脂之间比列失调。过多的糖分又会转化为脂肪,使人发胖,增加形成结石的风险。
③长期饮酒。长期饮酒可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等病变,使得胆汁排空受阻淤积,这也是胆石症的诱因之一。
④饮食习惯不合理,如经常不吃早餐。长期不吃早餐者会使胆囊内胆固醇经常处于饱和状态,进而在胆囊中不断地沉积下来,久而久之形成结晶体,逐步形成胆结石。
⑤饮水过少。饮水少会导致血黏、胆汁稠,长此以往会增加患胆结石的风险。
⑥遗传因素。由于遗传原因,胆汁中胆固醇含量过高,容易形成胆固醇结晶进而发展成结石。这种情况多见于一个家族中多人患有胆结石的家庭成员。
临床数据显示,患者的胆囊被盲目切除后,相当比例的患者会面临多种远期副作用,包括
1.消化功能异常;
有近半患者会出现持续的消化不良症状,包括腹胀、慢性腹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
2.胆管结石发生率升高,不得胆囊结石了,换成了更难治疗的胆管结石;
3.反流性胃炎和食管炎发生率升高,这又能间接导致食管腺癌发病率升高。
4.近端结肠癌的发生率提高了4倍。
5.胆囊切除后,胆道扩张可使肝细胞癌发生率增加;
6.切除胆囊需要解剖胆囊三角,有可能引起胆道损伤并发症,被称为外科大夫永远的痛。
切除胆囊后可能会出现代偿性的胆总管扩张,这就会引起右上腹疼痛不适感;另外由于切除了胆囊,肠内没有浓缩的胆囊胆汁,这则会进一步引起脂肪消化不良,引起厌食脂肪性类食物;但也有一个好处是脂肪摄入少了,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减少,可以避免胆固醇结石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