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5 12:50 来源:网友分享
1.异物损伤
最为常见的病因是直肠内异物损伤。未消化的骨片、木片或其它带有锐利角的各种异物可直接损伤直肠粘膜而发生直肠炎。此外,发生严重便秘时的坚硬粪便块,可引起直肠炎。
2.中毒和感染症
发生灭鼠药或重金属(汞、砷等)中毒或者发生以胃肠炎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时,常常继发直肠炎。不过此时,与直肠相比,其它胃肠管的病理变化更加严重,而且,大多数病例由此病因而表现临床症状。
3.良性肿瘤恶变
这种疾病也是直肠炎发病原因之一,一般直肠家族性息肉病、直肠腺瘤、乳头状瘤等,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导致恶性病变。
4.饮食因素
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的饮食与直肠炎发病有关。这是因为高脂肪食物可使胆汁分泌增多,促进肠道细菌生长,而胆醇、胆盐在厌氧菌作用下,形成不饱和胆固醇,如脱氧胆酸和石胆酸增加,这二种致炎物数量增加,促进直肠炎发病。
5.慢性炎症刺激
长期的慢性炎症可能是引起肛门直肠炎的要素。如慢性细菌感染、阿米巴痢疾、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憩室炎等,使得粘膜发生肉芽肿、炎性变和假息肉阶段而发生炎变。
6.良性肿瘤恶变
直肠家族性息肉病、直肠腺瘤、乳头状瘤等,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导致恶性病变。
7.性病所致
不洁性交,使肛门部患了尖锐湿疣或乳头状纤维瘤,长期摩擦刺激,可引起炎变。
8.家族遗传因素
基因改变的传递可表现于家族性。
9.免疫功能异常
人体免疫功能异常,如细胞免疫机能抑制在患者中普遍存在,随着细胞免疫反应性的降低,炎的发生率就增高,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是炎发生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10.病变引起炎变
痔疮、肛瘘、肛裂、化脓性汗腺炎、毛囊炎等长期刺激肛门皮肤,也可引起炎变。
直肠炎的症状有腹泻、腹痛、腹胀等,便秘与腹泻交替,便中含有粘液及血丝。直肠炎也可引起强烈的肛门疼痛,因此当出现肛门疼痛时,应认真诊断,通过电子肛肠镜找出病因,对症治疗。
1.急性直肠炎
急性直肠炎的全身症状有发热、食欲不振。局部症状主要表现为肛门内胀热灼痛、便意频繁、粪便混有粘液及血丝、里急后重、排尿不畅、尿频。
2.慢性直肠炎
便秘与腹泻交替,便中含有粘液及血丝,大便时肛门口灼痛。因分泌物刺激,肛门周围表皮脱落,有时成裂口发痒,下腹部胀满不适,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全身不适。
3.放射性直肠炎
直肠流血,为鲜红或暗红色,多在排便时流出,一般是少量出血,偶尔大量出血。破溃后有坏死组织脱落排出,有臭味,肛门直肠部酸痛或灼痛,以后因括约肌受刺激而出现里急后重。
4.结核性直肠炎
患者感觉直肠部不适,有时便秘、腹泻交替,随病情进展症状多以腹泻为主,粪便呈稀水样,混有脓血、味臭、里急后重、下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消瘦。
1、理气舒肠方汤剂
每日取一付,将方中的苗药饮片直接加水浸泡,然后开大火煎煮至沸腾,再转用小火慢煎30分钟,滤出汤汁,分次服用。
2、黄霉液
每次使用50—100毫升,进行保留灌肠,早上、便后和睡前各一次。直肠内如有干硬粪块或异物,宜及早取出。
3、四环素
每次口服0.25—0.5克,每6个小时服用1次。
4、排出粘液方剂
选取太子参、炙黄芪、石榴皮、罂栗壳、白芍、白术、甘草、明矾等药材,以水煎煮,滤出汤汁服用,每日服用2次。
5、硝酸银溶液
每日准备5%—10%的硝酸银溶液,对直肠的溃疡面进行涂抹。
6、清热解毒方剂
选用白头翁、银花炭、马齿笕、黄连、黄柏、黄芩、赤芍、栀子、秦皮、木通等药材,加入清水,慢火煎煮,每日2次。
7、醋酸氢化可的松溶液
如果直肠粘膜有糜烂,还可在溃疡面上涂抹1%的醋酸氢化可的松溶液治疗。
一、直肠炎调理
病人适当休息,进清淡、少渣、营养丰富、无刺激性的食物,并做到心情愉快,劳逸结合。
二、直肠炎全身治疗
1.抗生素治疗
可根据病情口服、肌注或静滴抗生素。
2.中药理气舒肠方治疗
1)慢性期体虚无力
以排粘液为主。常用方剂有:太子参、炙黄芪、白术、甘草、罂栗壳、白芍、石榴皮、明矾,水煎内服,1日2次。
2)慢性直肠炎急性发作
予以清热解毒、润肠通便。里急后重,便次多者用枳实导滞丸清理荡积。
三、直肠炎局部治疗
1.直肠粘膜水肿
可用生理盐水、鞣酸、高锰酸钾溶液灌洗直肠。粘膜糜烂者,可涂醋酸可的松溶液或硝酸银溶液。括约肌、肛提肌痉挛者,可将温橄榄油注入直肠内。直肠粘膜萎缩变干者,可每晚于直肠内注入薄荷油适量。临床上,用蜂蜜、芝麻油和黄霉液,隔一天交替保留灌肠,每天2次,有很好的疗效。
2.建议
对直肠炎长期患者或反反复复的患者,建议可以采用中药理气舒肠方进行治疗,同时注意一下饮食习惯。
温馨提示: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坚硬及变质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