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3 15:41 来源:网友分享
我们知道,食物摄入体内,首先到达胃里储存起来,然后再逐渐进入小肠,最后进入大肠(结肠)。小肠的全长大约有4~5米,而盲肠以及盲肠上的蚓状突起──阑尾,位于小肠的终未端,恰为大肠的起始部。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吃饭后立即运动,食物是不可能如此迅速通过这么长的距离,被"颠入"盲肠甚至阑尾而引起阑尾发炎的。
但是,饭后跑步或运动,有时的确会引起腹痛,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可以是以下几点:
一、饭后胃里装满了食物,运动会震动胃肠,使连接胃肠的肠系膜受到牵拉,引起腹痛。
二、运动时血液的分配会从消化道转移到骨骼肌,这促使消化道缺血而导致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因而发生腹痛。
三、运动时全身需氧量增加,平时缺乏锻炼的人肺活量小,这时努力喘气容易出现呼吸浅而快。这使得胸腔负压减小,造成肝脏血液回流受阻,则导致肝脏淤血、肝包膜张力增大而引起肝脏疼痛,表现为右上腹疼痛。
四、其它胃肠道疾病,包括阑尾炎恰好在饭后运动时发病。
前三种情况在运动停下来以后,腹痛很快就会缓解。第四种情况是器质性疾病,疼痛较前三种历时长,而且多数会逐渐加重,对于这种腹痛,应该及时去医院诊治。
还需提出的是,即使不出现腹痛,饭后跑步或者运动,也是不可取的。因为吃饭后消化器官需要大量的血液供应,进行紧张的"工作"。若在这时跑步或运动,势必使骨骼肌"抢走"许多血液,结果造成消化道缺血,不但胃肠的蠕动减弱,而且消化液的分泌也会显著减少,这将引起消化不良。因此,饭后休息一段时间,一般1~2小时以后再进行跑步或作其他体育锻炼才是适宜的。
盲肠炎有哪些病因的介绍:
1.阑尾管腔阻塞阑尾的解剖学特点,如管腔细窄,开口狭小,壁内有丰富淋巴组织,系膜短使阑尾卷曲成弧形等,这些都是导致管腔易于阻塞的因素。此外,食物残渣、粪石、异物、蛔虫、肿瘤等也常造成管腔阻塞。管腔阻塞后,阑尾粘膜分泌粘液积聚,腔内压力上升,血运发生障碍,使阑尾炎症加剧。
2.胃肠道疾病影响胃肠道的一些疾病,如急性肠炎、炎性肠病、血吸虫病等,都可直接蔓延至盲肠炎,或引起阑尾管壁肌痉挛,使血运障碍而致炎症。
3.官腔阻塞,阑尾官腔一旦受阻,官腔会变得狭小且细长,远端还会封闭,渐渐地和首端差不多。受阻的官腔是盲肠炎的病发基础,是很难阻挡的,大家只能防微杜渐。
4.细菌感染,正常情况下,阑尾腔是有大量细菌的,一般会有需氧菌和厌氧菌的存在,这些菌种和结肠内的细菌有了一致性就会成为大肠杆菌、肠球菌及脆弱类杆菌等。菌入侵阑尾发生梗阻和炎症后,粘膜溃疡,上皮损害,管腔内细菌不能排出而伺机繁殖生长,侵入管壁,使感染加剧。致病细菌多为肠道内的各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和厌氧菌。
5.神经反射,该病和神经反射的异常也是有关联的,因为神经反射的异常会导致肠胃功能的紊乱,间接地就会导致阑尾环形肌、阑尾动脉的痉挛性收缩。盲肠炎就会出现。
盲肠炎的症状是:
1.腹痛典型的盲肠炎初期有中上腹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当炎症波及浆膜层和壁腹膜时,疼痛即固定于右下腹,原中上腹或脐周痛即减轻或消失。右下腹痛是盲肠炎的特点约55%的病人开始左上腹部或脐周围疼痛,酷似胃痛发作,几小时后转到右下腹痛,呈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重。阑尾发生坏疽时,可出现较剧烈的跳痛,而当阑尾穿孔前,疼痛特别严重,一旦穿孔后,阑尾腔内容物流出,疼痛似有减轻,但范围却扩大。这时用手按压腹部感到很硬,按压时腹痛加重,用手按压右下腹,然后猛一抬手,腹痛更加剧烈痛,这就是发生了腹膜炎。
2.单纯性阑尾炎常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胀痛和钝痛,持续性剧痛往往提示为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持续剧痛波及中下腹或两侧下腹,常为阑尾坏疽穿孔的征象。
3.胃肠道症状单纯性阑尾炎的胃肠道症状并不突出。在早期可能由于反射性胃痉挛而有恶心、呕吐。盆腔位阑尾炎或阑尾坏疽穿孔可有排便次数增多。
4.发热一般只有低热,无寒战,化脓性阑尾炎一般亦不超过38℃。高热多见于阑尾坏疽、穿孔或已并发腹膜炎一般表现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1~2次即止,并有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病人喜弯腰屈膝姿势侧卧。部分病人发烧、头痛、全身无力,化验血中白细胞总数增高。
盲肠炎该怎么治疗
保守治疗期间要严密观察病情,如有恶化,仍须手术。保守治疗时宜吃易消化、富营养的饮食,症状明显时应暂禁食,不要过多运动或过度劳累,以免促成穿孔。老年盲肠炎勿漏诊近年发现老年盲肠炎有所增加,已由占盲肠炎总数的1%上升到4%。但老年人对疼痛感觉迟钝,盲肠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所以极易漏诊而造成穿孔。在一组老年盲肠炎的报道中,穿孔占31%,发病拖至48小时以上的,穿孔达34%。这就要求老年人及其家属,对于轻微的腹痛及其他症状,都要有高度警惕性,最好的办法是及早就医、早确诊。妊娠盲肠炎莫迟疑妊娠并发盲肠炎易误诊。因为阑尾位置被推移,阑尾升高且靠后腹膜,可能以腰痛为主,压痛点高、症状不明显、腹肌紧张和反跳痛都较轻,常难确诊。
即使确诊了,病人和家属多拒绝手术,就在这迟疑之中,常致阑尾穿孔。目前认为,妊娠合并盲肠炎,宜手术治疗。妊娠早期(1~3月),阑尾切除术对子宫干扰不大;中期(4~7月),胚胎在子宫内已固定,不易流产,是手术切除阑尾的最好时机;晚期(8~9个月),即使术造成早产,婴儿大多也能存活。可以说,妊娠并发盲肠炎对胎儿存活的危险不是手术造成的,而是延误诊断或拖延手术引起的,特别是一旦阑尾穿孔,后果不堪设想。6~10岁的小儿为盲肠炎发病的高峰年龄,儿童病例约占人群发病的10%。小儿盲肠相对游离,阑尾壁薄,回盲部淋巴组织丰富,大网膜发育不良,腹膜腔表面积相对较大,因而阑尾容易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