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6 08:01 来源:网友分享
蛔虫病是人体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之一。此时孩子由于会行走,活动范围扩大,而父母对孩子也开始放手,孩子容易接触到各种不卫生的东西,而感染蛔虫病。
蛔虫的成虫形似蚯蚓,寄生在人体小肠内并产卵,雌虫每天可产卵达20万个,虫卵有受精卵和未受精卵之分。自粪便排出的受精卵,在适宜的条件下经3周即发育成感染性虫卵,这种虫卵能在土壤中生存5年,一般调味品如酱油、醋、辣椒、生拌蔬莱和盐水泡菜都不能杀灭虫卵。人如果吃了带有成熟虫卵的食物即可得病。小儿由于喜欢玩土,手上可能沾有蛔虫卵,如果饭前不洗手,蛔虫卵即可以通过手而被吞入胃内,所以儿童更易得蛔虫病。虫卵被吞人体内后,孵化发育成幼虫、孵出的幼虫并不能立即发育成成虫,必须在体内经过一番“旅行”,它首先是侵入肠壁,经血液循环进入肺内,以后沿支气管、气管逆行至咽喉部,再进入到胃,最后在小肠内定居而发育成成虫,成虫的寿命一般在1年左右。就这样小儿在不知不觉中感染了蛔虫病。
1.临床诊断依据
(1)成虫寄生者,根据近期排虫或呕虫史即可诊断。
(2)儿童反复出现腹部或脐周一过性隐痛,或伴偏食、夜间磨牙、腹部膨隆等均可提示蛔虫感染。如有合并症,则应根据相应的症状、体征和有关检查结果酌情判断;如出现胆绞痛、胆管炎、胰腺炎时应考虑肠蛔虫病并发症的可能性;儿童患者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大便与排气,扪及腹部条索状肿块时应注意蛔虫性肠梗阻的可能性。
(3)农村收获季节,出现集体人群突发性发热、咳嗽、哮喘而排除其他原因后,可结合病史、体征,考虑急性蛔虫幼虫所致肺炎的可能性。
(4)如肠内仅有雄虫寄生而粪中虫卵阴性时(占感染者3%~5%),可用驱虫药物行诊断性治疗。
2.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粪便涂片查虫卵是最简单、快速、可靠的肠蛔虫病确诊依据。酌情选择下列检查有助于诊断,如胃肠吞钡检查可显示蛔虫的形态与数量;腹部x 线平片对诊断蛔虫性肠梗阻或肠穿孔性腹膜炎有重要价值;十二指肠引流液查见虫卵是胆道蛔虫病的直接证据等。
(1)阿苯达唑:是广谱、高效、低毒的苯咪唑类抗虫药物之一。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阻断虫体对葡萄糖的摄取,导致糖原耗竭与腺苷三磷酸生成减少,使虫体麻痹。驱蛔虫作用较缓慢,常于用药后2~4 天蛔虫才从粪便排出。严重感染者需多次治疗方可治愈。治疗过程中可因蛔虫躁动而并发胆道蛔虫病。阿苯达唑对成虫、蚴虫及虫卵均有杀灭作用,成人及2 岁以上儿童剂量为400mg(200mg/片),顿服,或l 天内分2 次服。可于驱虫后10 天重复给药1 次。本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0%,多于服药后2~3 天出现头昏、失眠、恶心、呕吐、口干、食欲下降及乏力等,可于48h 内自行消失。有癫痫史者慎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2岁以下幼儿禁用本品。
(2)甲苯达唑:本品为广谱驱虫剂,对蛔虫有较好疗效。其作用机制与阿苯达唑相似。用法为200mg,顿服,虫卵阴转率可达80%;或100mg/次,3 次/d,连服3 天,虫卵阴转率可达95%以上。不良反应少,仅少数患者出现头昏及轻微胃肠道反应,无须处理可自行消失。孕妇禁用,2 岁以下幼儿不宜服用。本品与左旋咪唑的复合制剂甲苯达唑/左旋咪唑又称复方甲苯达唑(速效肠虫净)。每片含甲苯达唑100mg、左旋咪唑25mg。成人2 片,顿服,可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3) 噻嘧啶(双萘羟酸噻嘧啶):该药为广谱驱线虫药,可抑制神经肌肉传导,引起蛔虫痉挛性收缩而麻痹,安全排出体外,驱虫作用快。剂量为500mg,儿童剂量(基质)10mg/kg 体重,顿服,虫卵阴转率超过90%。不良反应轻微。
①对组织的损伤和机械性刺激
在感染初期,蛔虫的幼虫侵入小肠粘膜,并损坏上皮细胞,严重时会引起引起肠粘膜及粘膜下层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以及巨噬细胞的浸润。
幼虫移行至肺时引起点状出血、渗出和嗜酸性粒细胞及组织细胞的浸润,甚至形成肉芽肿。
成虫寄生在小肠,也可引起肠粘膜的损伤。蛔虫钻入胆管、阑尾时,除损伤局部粘膜外,还可引起继发细菌性感染。蛔虫在肠内扭结成团,可引起肠梗阻。
②代谢产物的作用
成虫的代谢产物有毒性作用,浓度高时可引起肠管痉挛性收缩,致阵发性腹痛。
③对寄主营养的影响
蛔虫的寄生可引起空肠粘膜的损伤,导致消化和吸收障碍,其程度与蛔虫感染轻重成正比。感染重的患儿常出现明显的营养不良,甚至发育迟缓。
④引起寄主的变态反应
蛔虫,特别是幼虫在体内移行时,可引起寄主Ⅰ型变态反应,表现为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