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5 10:31 来源:网友投稿 作者: 岑初夏
骨质疏松,是指人体骨量的下降和结构受到破坏,患者的骨头异常脆弱,即使是受到轻微的创伤也可能引发骨折,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该病的发生没有任何明显的征兆,女性比男性更易发病,尤其是绝经后的妇女。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我国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
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内分泌的失调、妊娠、营养缺乏、家族遗传、身体疾患、肿瘤等。腰背的酸痛是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在久坐或长时间站立后疼痛感会加剧。若病情没有得到及时的控制,会使得脊椎前部负荷过大,导致驼背,并进一步引起呼吸功能的下降,出现气短、胸闷等现象。
骨质疏松会给患者的生活造成很大的不便,治疗过程十分缓慢,所以我们需要时刻做好该病的预防工作。在幼儿时期,要有意识地摄取足量的钙物质,多吃鱼肉、奶制品、鸡蛋、大豆、骨头等,并增加蔬菜与水果的摄入量,每天坚持一定量的身体锻炼,多晒太阳,远离烟酒及含咖啡因的饮料。人到中年后,骨的丢失量会增加,每年应该至少进行一次的骨密度检查,可以通过注射雌激素预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治疗主要从运动、营养、药物这三方面进行,每周要至少有三个小时的运动时间,同时保证各种营养的均衡性,根据膳食指南选择合适的钙摄入量。药物治疗包括激素代替疗法、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降钙素、二磷酸盐等,可以逐渐增加患者的骨量,使身体得到康复。
骨质疏松的患者必须要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模式,不熬夜工作,生活起居要有规律,以免加重体质酸化,与此同时,保持愉悦的心情,避免过大的情绪波动与心理压力,可以防止酸性物质的沉淀,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有利于疾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