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8 07:22 来源:网友分享
黄体功能不全是指卵巢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内分泌功能不足,以致孕激素分泌不足,使子宫内膜分泌转化不足,出现排卵性功血。
黄体功能不全患者主要的症状有以下:
1、月经的失调:黄体功能不全的患者,会出现月经周期的缩短(小于28天)、来月经次数增多和经前淋漓出血。
2、不孕:在生育期的女性会比较难受孕,或者怀孕了却容易流产。
3、子宫内膜不能产生正常的分泌反应,而且内膜反应都不均衡。
4、基础体温:女性排卵后次日,因卵巢形成黄体,黄体分泌孕酮会使体温上升摄氏0.6度左右,而使体温呈现高低两相变化,高温期约14天,然而黄体功能不全患者则会出现体温上升的比较缓慢,或者上升的幅度比较偏低,通常会小于0.5℃的现象,而且体温升高的时间仅持续到9天左右。
黄体就是成熟卵子排出后留下的卵泡的残余物,它的作用是帮助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使子宫内膜继续生长,为受精卵的着床做好一切准备。黄体功能不好,包括黄体不足(黄体发育不全)以及黄体萎缩不全。
黄体功能不足表现为月经周期过短(少于21天),经前淋漓出血或经期时间过长,持续不断分泌褐色分泌物,不孕或习惯性流产等。
黄体不足,又叫黄体发育不全,它的主要表现有以下5点:
1、黄体素分泌不足,导致月经周期缩短。
2、常常在月经前数天就有少量的阴道红色分泌物流出,然后才正式的来月经。
3、虽然基础体温是双相但呈阶梯形上升或下降,黄体期缩短至10-12天。
4、假若怀孕,多数患者会早期流产,少数患者会有不孕症。
5、黄体不足导致高温持续时间不足,如高温从月经第14天持续到第21天,仅仅持续了8天。一般来说,高温持续小于12天表示黄体不足。
黄体破裂症状的判断依据:黄体破裂常发生于右侧,但缺乏典型症状,应与急性阑尾炎、输卵管妊娠破裂或流产相鉴别。
1、病人无停经史,发病往往在两次月经期中间或月经前期;性交后发病史。2、起病急骤,下腹突然剧痛,短时间后成为持续性坠痛,可逐渐减轻或又转剧。少数病人可有恶心、呕吐。一般无阴道流血(外出血),内出血严重者可有休克及直肠刺激症状。3、腹部检查:有明显压痛、反跳痛。内出血多者,叩诊有移动性浊音。阴道检查:子宫正常大小,后穹窿触痛,附件可触及境界不清的软包块,有压痛。4、白细胞计数及分类,中性百分率均增高,红细胞及血色素下降。
卵巢破裂80%左右黄体或黄体囊肿破裂,因而一般在排卵期后,大多在月经周期之末1周,偶可在月经期第1,第2天发病。少数病例为卵泡破裂,常发生于成熟卵泡,因而发病一般在月经周期的第10~18天。卵巢破裂病人一般无卵巢功能障碍病史,多数具有排卵周期。腹部触痛不明显,但双合诊盆腔触痛极为明显,结合月经病史,多可做出诊断。如有性交后发病史,则可能性更大。我们通过对我院1999~2001年经超声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卵巢黄体破裂出血及2例误诊为卵巢黄体破裂出血的声像图进行回顾分析研究,以便为其正确诊断和鉴别提供帮助。
黄体功能不足的妇女,排卵后4~5天黄体就开始萎缩,月经的后半期也相应缩短。排卵后,黄体继续分泌孕激素。通常排卵后8~10天,如卵子未受精,黄体即开始萎缩。通常,这种月经周期雌激素也相对不足,子宫内膜发育不良,因而受精卵无法种植。黄体功能不全是指黄体分泌的雌激素、孕激素不足,子宫内膜的分泌性变化不充分。
反复自然流产可导致黄体功能不足。在妊娠的头3个月,黄体功能尤为重要。这个阶段黄体分泌高水平的激素,可使子宫内膜增生、肥厚,为胚胎种植提供有利的环境。
一般认为,黄体功能不全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卵泡期促卵泡激素分泌不足,卵泡液中促卵泡激素和雌二醇低值。②排卵期黄体生成素峰不充分。③黄体期黄体生成素分泌不足或其脉冲式分泌不充分。④子宫内膜细胞甾体激素受体异常,对黄体分泌的激素反应性低下,可使黄体功能正常,内膜发育不良。
黄体功能不足就不能维持正常的妊娠。在月经周期的后半期和妊娠头3个月,阴道塞入含孕激素的栓剂,可有助于改善黄体功能。必须避免人工合成的孕激素,如妊娠早期应用甲孕酮、炔诺酮可能对胎儿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