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21 18:03 来源:网友分享
老年人补钙的食物1、吃零食也可以补充钙
豆类及种子食物也能提供丰富的钙质,像黄豆、莲子、芝麻、枣和葡萄干。家长们给孩子准备零食,不妨用海苔、杏仁、开心果取代巧克力和薯片。
老年人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一些含有钙质的零食哦,在这里,小编要提醒子女们,可不是小孩子才会吃零食的哦,记得家里还有一宝(老人)。
老年人补钙的食物2、自制“高钙醋”
在煮骨头汤或是炖肉时,加些醋,可加速钙质析出。可自制“高钙醋”,把煮鸡蛋剥下来的蛋壳,泡在醋里,过几分钟,蛋壳就会慢慢溶解,甚至连一点残渣都没有,这样就可获得约1800毫克的钙(世界卫生组织指定钙的预防用量为500毫克/天,治疗用量为1000毫克/天)。炒菜时,就可使用这种高钙醋。
老年人补钙的食物3、多吃小鱼及海藻
以长寿著称的日本人不经常喝牛奶,但却很少缺钙,这主要就得益于他们经常吃鱼虾。想靠鱼虾补钙,首选小鱼小虾,比如小鱼干、罐头沙丁鱼及虾皮,连着骨头和皮整个吃下去,补钙效果更好。此外,紫菜、海带等藻类,也是很好补钙的食物。
老年人补钙的食物4、善用乳制品入菜
很多人都会乳糖不耐受,不妨尝试把乳制品加到菜肴里。用低脂奶粉取代面粉,用牛奶取代水。例如,炖牛肉时,加鲜牛奶可以增加香味;蒸鸡蛋羹时,用牛奶取代白水,增加滑嫩的口感。夏天常吃沙拉,不妨试着用原味酸奶代替沙拉酱。
很多人都知道,补钙除了有利于骨骼健康,还对降低血压、血脂,控制体重,降低缺血性卒中和心脏病的风险也都很有帮助。可是如果补钙不适当会危害老年人健康,尤其是危害老年女性性朋友。
尽管当前对补钙的这些好处还缺乏结论性证据,但总的观点是补钙有益。可是,近来《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的这篇文章,却令人对补钙到底是有害还是有益,产生了怀疑。
bolland等人的该项研究是对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二次分析。1471位绝经后老年妇女被随机分为钙剂补充组(732位)和安慰剂组(739 位)。钙剂补充组服用柠檬酸钙(钙元素 1000mg/日),主要观测指标为接受干预5年以上发生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塞、心绞痛、猝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其他胸痛、中风等)。
结果发现在上述指标中, 钙剂补充组心肌梗塞( mi )的发生风险高于安慰剂组。钙剂补充组共21名妇女发生心肌梗死24次,安慰剂组10名妇女共发生10次。作者由此得出结论:绝经后妇女补充钙剂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从而抵消了补钙对骨骼的好处。
专家提倡的补钙人群,应当是膳食钙摄取量不足者,而绝非是膳食钙摄取量已经充足者。这应当是对“补充”二字的基本理解,同样也是补钙的基本原则。
全国营养学会的调查显示,我国城乡居民平均每日膳食钙摄取量为400mg左右,所以对绝大部分中国居民来说,每日补充500mg~600mg 的元素钙,正好接近推荐的钙适宜摄取量(800mg ~1000mg/日),这应当是安全的、有益的。服用者完全无须担忧超出最高耐受量。
专家提示
一、此项研究提示我们,应当注重补钙的双重性,这是绝对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可是正如该项研究作者也指出的,该项研究本身的确存在局限性,这可能影响了证据的力度,也限制了其推广的价值。仅根据这一组资料,还不足以对“补钙是否会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下结论,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正在补充钙剂的病人,大可无需为此停药。
二、钙和维他命d仍然是基本的骨健康补充剂。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补充适量的钙和维他命d,依旧是防治骨质疏松的重要措施和基本措施。
三、补钙是有原则的,而不是盲目补的。膳食钙摄取量不足者才需要补。补钙不是多多益善,适当合理补钙才能受益,尤其对高龄老人补钙更要强调“适当合理”。
1、补钙误区 —— 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
专家建议:老人每天坚持喝两杯牛奶,多吃奶制品、虾皮、黄豆、青豆、豆腐、芝麻酱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其次,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喝咖啡和可乐,不要吸烟,这些都会造成骨量丢失。除此以外,晒太阳和户外运动也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这些都是安全的补钙方法,老人们根本没有必要每天服用钙剂。
最安全有效的补钙方式是在日常饮食中加强钙的摄入量,而且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不会引起血钙过量。
2、补钙误区 —— 钙补得越多越好
许多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反而会引起并发症,危害老人健康。
钙是这样被人吸收的:钙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钙(即血液中钙的含量),再通过骨代谢,把血钙进行钙盐沉积,形成骨骼。不是说钙吃得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血液中钙的含量必须保持在一定水平,过多或过少都不行。过量补钙,血液中血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并发症,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
3、补钙误区 —— 治骨质疏松不辨病因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女性绝经期后出现的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出现的骨质疏松都属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由某些疾病或某些诱因(如药物)而引起的骨质疏松则属于继发性的骨质疏松。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
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比如绝经期女性可补充雌激素等,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无机元素之一,约占人体重的2%。钙对维持人体的骨骼、血液、循环、呼吸、神经、消化、内分泌、肌肉、泌尿、免疫等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当人体缺钙时,刺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亢进,在机体表现为骨钙吸收入血,结果为骨钙减少,骨质疏松、骨质丢失,软组织和动脉血管钙含量增高,细胞膜内钙离子浓度下降,最终导致多种疾病现象,如各种感染、糖尿病、恶性肿瘤、骨质疏松症、高血压、动脉硬化、结石、痴呆等。
目前,缺钙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在我国,国人普遍缺钙,尤其老年人群更为明显。虽然市面上各种补钙制剂层出不穷,但效果不甚理想。
人的任何生理过程都是在脏腑协调下完成的,钙的摄取、吸收、利用也不例外,补钙剂只有在脏腑功能活动正常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中医学认为,五脏之中,肾为先天之本,肾气充足对其他四脏有重要作用,“五脏之阴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非此不能发”。肾又主骨生髓、主藏精、主水,肾气足则齿更发长,筋骨坚,身体盛壮,耳聪目明,发乌齿固,肾精不足,骨和骨髓营养不足则出现骨骼病变;肾气虚时,五脏六腑受影响,气血津液生成不足,骨病尤其是骨质疏松即可发生。中医学认为,肾气的生长盛衰是随着人体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年高之人,肾气必虚。现代研究也证实,肾虚、衰老、缺钙三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临床老人补钙,首先在于补肾。
补肾的方法有药物补肾、运动补肾、食物补肾等。这些方法可同时进行,能起到相辅相成、互补互进的作用。
补肾方剂中,以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最为知名,前者适于肾阳不足之体,后者用于肾阴亏虚之质。补肾药物有栗子、莲子、猪肾、鸡、泥鳅、桑椹、黑木耳、芝麻、黑豆、牛奶、羊奶、猪蹄、鸽肉、海参、蜂蜜、龟肉、鳖肉、羊肉、狗肉、虾、麻雀肉、胡桃肉、猪脊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