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氏麻痹症要预防 这是一种无声无息的面瘫病_

2017-07-22 08:10 来源:网友分享

一、贝尔氏麻痹症的病因

  贝尔面瘫的病因不是十分明确,但有三种学说:

  (1)炎症性:可能由潜伏性的分泌性中耳炎所致。在本病的治疗过程中,行减压手术时,常发现乳突气房内含有棕黑色粘性液体,与非化脓性中耳炎中的分泌性中耳炎鼓室内分泌物颇相似。

  (2)血运性:可能由于血运供给紊乱致面神经缺血,一般认为这一学说比较合理,其原因是由于受凉风吹袭引起血管神经机能紊乱,致小动脉痉挛。当面神经发生水肿,因血管被压迫,则缺血更为严重,使面神经的血液供应受到障碍,从而影响神经的传导,支配面肌运动的功能暂失。若面神经血供的侧支循环建立,则面神经的功能可以恢复。

  (3)病毒性:带状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和风疹病毒侵入机体后,均易与面神经亲和,使之充血、水肿,影响其功能的传导,亦可能为面瘫之病因。

二、贝尔氏麻痹症的症状和表现

  症状

  其典型症状有:患侧口角下垂,健侧向上歪斜,因口轮匝肌瘫痪,而发生饮水时漏水、不能鼓腮、吹气漏气等唇功能障碍。前额皱纹消失,不能皱眉。由于眼轮匝肌瘫痪后,失去了受动眼神经支配的上睑提肌保持平衡协调的随意动作,致使睑裂扩大、上下眼睑闭合不全、结膜外露。用力紧闭时,眼球则转向外上方,此称贝尔征。由于患者不能闭眼,故易患结膜炎。由于泪囊肌瘫痪及结膜炎等原因,在下结膜囊内,常有泪液积滞或溢出。

  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受凉风吹袭后突然发作单侧面部偏瘫,亦有少数累及双侧。若单侧面瘫者,面部两侧不对称,患侧表情动作丧失,不能蹙额、皱眉、闭眼,久之下睑外翻流泪,结膜角膜因长期外露而干燥发炎。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并偏斜向健侧,以说话、发笑与做露齿动作时明显。鼓腮时漏气,不能发“波”、“坡”等爆破音,进食时液体易从口角外流。双侧面瘫时面部呆板无表情。面瘫的同时,耳部周围有疼痛,乳突部有压痛。鼓膜后部充血,但不久即消失。患侧舌前2/ 3的味觉丧失,但不久即可恢复。

三、贝尔氏麻痹症的诊断

  1、贝尔氏麻痹病因不明,表现为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近来发现,病人血清中含有单纯疱疹病毒抗体。

  2、糖尿病、妊娠及遗传等是明显的致病因素,本病有家族聚集性,可能与遗传有关,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3、可伴有前庭症状,眼震电图检查异常,可能是多发神经病变。

  4、有人认为,原发于鼓索神经的炎性病变逆行影响面神经干,神经外膜水肿压迫,导致面神经缺血,引起可逆的传导阻滞或不可逆的髓鞘或轴索变性。若刺激神经外膜内的胶原纤维形成,造成永久的纤维压迫或纤维化。

  5、发病年龄多在21~40岁,高峰在21~30岁,无性别差异。

  6、发病前多有鼻塞、肌肉痛、咽痛或其他病毒感染症状。

  7、有70%病人味觉改变,其中,50%发生在麻痹前2~7天,半数以上有患侧面部及耳后痛,其中20%发生在麻痹出现前,另20%患侧口角及上唇有麻木感,并常扩散至整个面部及舌侧。

  8、半数病人开始为全身麻痹,或在1周内发展成全麻痹;另一半为部分麻痹,并永不发展成全麻痹。70%病人在7~10天内开始恢复,4周内完全恢复;15%恢复良好,伴有轻微的变性合并症,这组病人一般在2~4周内开始恢复,4~8周内近于完全恢复;另15%恢复不良,一般在4~8周内开始出现恢复迹象,6个月后仍恢复不好,伴明显的合并症。

  9、听力、前庭功能检查及X线检查,以除外中耳及面神经的肿瘤、隐蔽性乳突炎、岩部先天性胆脂瘤等。凡缓慢发生、逐渐发展及复发性面神经麻痹提示肿瘤。

  10、复发性贝尔氏麻痹仅占10%,找不出其他原因,对一个突发性麻痹,病前有病毒感染症状,耳后疼及味觉改变,显微镜检查:透过鼓膜后上象限发现,鼓索神经充血,可考虑为贝尔氏麻痹。

  11、本病应与Melkersson-Rosenthal综合征鉴别。后者为单侧复发性面神经麻痹,伴有面部水肿及沟纹舌,水肿以上唇及眼部最明显,常有家族史,病因不明,可能是由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过敏或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考虑为面神经水肿在管内受压。

四、贝尔氏麻痹症的治疗

  贝尔氏麻痹的治疗在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三个阶段有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原则是改善局部微循环,消除充血和水肿,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急性期 以控制炎症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神经受压为原则。可用阿斯匹林0.5~1.0g,口服,每日3次。如无禁忌,可进行一疗程激素治疗,采用地塞米松5~1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口服激素应在起病后立即给予,可用强的松10~30mg,每日3次,连服2~3日,然后逐渐减量,使用激素不可超过10日。也可用维生素B1 100mg,肌注,每日1次;维生素B121000ug,肌注,1日2次,以营养神经。也可辅以短波透热或红外线照射理疗,注意理疗期间不宜用强烈针刺、电针等治疗,以免继发面肌痉挛。局部可热敷,进行肌肉按摩。第一周后,可用维生素B族行穴位注射,穴位可选颊车、四白、听会、耳门、下关等。由于患者不能闭眼,应嘱其注意保护眼睛,入睡后以眼罩掩盖患侧眼睛,不宜吹风或持续用眼,减少户外活动,以防引起暴露性结膜炎。

  恢复期 以尽快恢复神经传导功能和加强肌肉收缩为其治疗原则。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继续肌注,可口服维生素B1、烟酸、地巴唑等,也可加用加兰他敏2.5mg肌注,每日一次。此时期可给予面部肌肉电刺激、电按摩等。针灸可加取地仓、翳风、太阳、风池、合谷、足三里等穴,加强刺激,延长留针时间,也可加用电针。此时也应注意保护眼睛,并应对着镜子练习各种瘫痪肌的随意运动。大多数病例1~3个月内可完全恢复。6个月后药物治疗已很少有效,但1~2年内仍有自行恢复的可能。

  后遗症期 此时面瘫仍不能恢复则按永久性面神经麻痹处理。此期治疗方法主要以整形手术治疗。其中主要有筋膜悬吊法、带蒂肌瓣移植悬吊法及应用颞肌腱和筋膜条混用法等。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脑外科外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