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饭后血糖高 患者不可以掉以轻心

2017-08-25 06:20 来源:网友分享

一、饭后血糖高的原因

  餐后血糖高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引起,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于2型糖尿病中,占90%,也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主要因素。餐后血糖高作为2型糖尿病的常见症状其诱发因素还与普通糖尿病有着很大的相同之处。其中的遗传因素、肥胖、年龄、现代的饮食习惯等都是本症的常见致病因素。

  饮食习惯:吃高热量的食物和运动量的减少也能引起糖尿病,有人认为这也是由于肥胖而引起的。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一样,在那些饮食和活动习惯均已西化的美籍亚裔和拉丁美商人中更为普遍。

  遗传因素:和1型糖尿病类似,2型糖尿病也有家族发病的特点。因此很可能与基因遗传有关。这种遗传特性2型糖尿病比1型糖尿病更为明显。研究发现,双胞胎中的一个患了1型糖尿病,另一个有40%的机会患上此病。但如果是2型糖尿病,则另一个就有70%的机会患上2型糖尿病。

  肥胖: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能就是肥胖症。遗传原因可引起肥胖,同样也可引起2型糖尿病。身体中心型肥胖病人的多余脂肪集中在腹部,他们比那些脂肪集中在臀部与大腿上的人更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

  年龄:年龄也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因素。有一半的2型糖尿患者多在55岁以后发病。高龄患者容易出现糖尿病也与年纪大的人容易超重有关。

二、饭后血糖高的诊断方法

  餐后血糖高常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的诊断一般不难,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mmol/L,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mmol/L即可确诊。正常人在清晨空腹血糖浓度为80~120毫克%。空腹血糖浓度超过130毫克%称为高血糖。如果血糖浓度超进160~180毫克%,就有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这就是糖尿。血糖升高常见于糖尿病。高血糖症是指空腹血糖高于正常上限7.3mmol/L(130mg/dl。

  在糖尿病诊断后要进行分型判断,2型糖尿病又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起病隐袭,早期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者需做糖耐量试验才能确诊。血清胰岛素水平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1型糖尿病,发病年龄轻,大多<30岁,起病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低下,ica、iaa或gad抗体可呈阳性。单用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治疗。

三、饭后血糖高的症状检查

  餐后血糖高的常见检查项目有血糖仪试纸带法、抗胰岛素受体抗体、胰岛素原、胰岛素、血糖等。在检查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禁食。

  1.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餐后血糖正常值:

  (1) 餐后1小时:血糖6.7-9.4mmol/L。最多也不超过11.1mmol/L(200mg/dl)。

  (2) 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

  (3) 餐后3小时:第三小时后恢复正常,各次尿糖均为阴性。

  2.尿糖: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毫克/分升)时尿糖阳性。肾糖阈增高时即使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可呈阴性。因此,尿糖测定不作为诊断标准。

  3.尿酮体: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

  4.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应不可逆,HbA1c水平稳定,可反映取血前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断血糖控制状态最有价值的指标。

  5.糖化血清蛋白:是血糖与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映取血前1~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6.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2型糖尿病早期或肥胖型血清胰岛素正常或增高,随着病情的发展,胰岛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

  7.血脂:糖尿病患者常见血脂异常,在血糖控制不良时尤为明显。表现为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四、饭后血糖高的治疗与预防

  餐后血糖高的治疗要对症治疗,由于餐后血糖高症状常见于2型糖尿病中第二期临床表现,因而要针对这一时期糖尿病的症状表现进行治疗。2型或 LADA患者当饮食及口服降糖药不能控制时,亦须长期补充胰岛素。2型患者待β细胞贮备功能渐恢复数月后可逐渐减量、甚而恢复口服药与饮食治疗。采用胰岛素时必须严格控制进食量,以免发生肥胖,甚而对胰岛素产生抵抗性。

  由于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此病到目前为止是一种不能根治,但可 以良好控制的疾病。如果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正确运用好现在的三类基本疗法,包括饮食、运动、降糖药物在内的综合疗法,而进行终生性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 以如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颐养天年。糖尿病患者应学会自我保健知识,积极预防各种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避免致残、致死,从流行病学资料来看,如果控制 空腹血糖〈7.2mmol/L(130mg/dl),餐后血糖〈8.9mmol/L(160mg/dl),糖化血红蛋白〈8%者极少发生并发症,亦是延缓 其发生、发展的有效措施。所以糖尿病患者必须遵循严格控制高血糖,坚持治疗达标的原则,才是治疗糖尿病的根本保证,不能偏听、偏信社会上的“游医”所谓 “包医、根治糖尿病”的谬论。

  餐后血糖高的预防方法:

  一、不暴饮暴食,生活有规律,吃饭要细嚼慢咽,多吃蔬菜,尽可能不在短时间内吃含葡萄糖、蔗糖量大的食品,这样可以防止血糖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对保护胰腺功能有帮助,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一定要记住!

  二、性生活有规律,防止感染性疾病。不要吃过量的抗生素。有些病毒感染和过量抗生素会诱发糖尿病。

  三、糖耐量不正常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可以在最大限度内防止糖尿病的发生:每年吃三个月的烟酰胺、Vb1、Vb6、甲基Vb12(弥可保)增强胰腺功 能。在季节更替时吃半个月的Vc、Ve,剂量要大,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清除自由基。(也可以每年分两段时间肌注Vb12,每次两周,一天一支。)四、多加锻炼身体,少熬夜。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内分泌科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