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1 06:35 来源:网友分享
1、糖尿病足患者早期还会因此导致间歇性跛行的发生,主要是患者下肢供血不足,患者行走一段时间 之后下肢乏力,严重的会出现小腿疼痛,这也是足部缺血的一种常见表现。
2、糖尿病足患者还有可能因为疾病导致感觉手足麻木、刺痛、烧灼痛或感觉丧失,感觉丧失一般是神经病变所致,但突然动脉血管堵塞也可以使下肢失去感觉;
3、首先患者的组动脉搏动减弱、消失,主要是由于长期的糖尿病导致了患者的足部血液循环受阻,由 此导致疾病的发生。
4、糖尿病足患者早期足部下垂的时候,足部会因此变成紫红色,血循环很差,使足部微血管扩张,而 且因动脉血压很低,血流缓慢,血液的颜色透过较薄皮肤,使足部皮肤呈紫红色。
5、糖尿病足患者由于长期的疾病的原因,很容易导致足部神经系统病变,患者的骨骼以及肌肉会因此 发生变化,肌肉萎缩、屈伸肌失去正常的牵引张力平衡,趾间关节弯曲形成弓形足、爪状趾等足畸形,导致危害的发生。
1、注意小腿及足部运动锻炼。将一脚垫高2cm左右,手扶椅子靠背,前后甩动另一只脚,重复10次,换另一只脚,再做10次。双臂在胸前交叉,坐下,起立,重复10次。如此能够促进患者腿部血液循环,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病。
2、对感染、溃疡、坏疽部位的创面应根据情况做相应处理。及时对疮面进行治疗和清理,对于较为严重的溃疡、坏疽,及时使用于氏糖疽康之类的良药进行治疗。
3、做好足部皮肤护理。注意观察患肢皮肤色泽、温湿度及有无皮损、水肿、疼痛、感觉异常等。每晚用温水泡脚,以不烫为度,因糖尿病神经病变导致末梢神经功能降低,痛、温觉减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故保持洗脚水温度适宜尤为重要。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洗涤剂。每次浸泡时间不超过十分钟并避免用力搓揉,以防擦伤皮肤。
4、应该做好患者的饮食护理工作。正确制订三大营养物质糖、蛋白质、脂肪在总热量中的比例,以保证总热量和各种营养成分的需要,进餐应定时、定量,三餐热量分配大致为1/5、2/5、2/5。
5、做好心理护理。体贴病人,经常和病人谈心,使病人能坚持正确的治疗和饮食方法,树立信心,调动其积极性,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增强与疾病作斗争的勇气。同时,不可忽视家属的工作,要求家属理解病人,从各方面帮助病人,使病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溃疡
糖尿病患者的很多足部并发症起自感觉性神经病变及轻度的自主与运动神经病变。其中感觉神经病变合并过高的机械应力,是引起足部溃疡和感染的主要始动因素。炎症与组织损害是一定程度的反复应力作用于一个特定的失去感觉的区域的结果。来自地面、鞋子或其他邻近足趾的压力或剪切力导致溃疡形成,由于缺乏正常的神经保护机制,溃疡常因骨突的存在而加重。
2、感染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导致皮肤软组织破坏,造成外源细菌侵入。化学趋向性改变导致白细胞反应效率低下。此外,高血糖、氧分压降低和营养不良等可共同引发组织水肿、酸积聚、高渗和低效无氧代谢。此类环境适合细菌生长,并阻碍了白细胞的功能。此外,血管疾病可造成抗生素运输受限,进一步造成细菌清除效率降低,导致局部软组织感染,甚至骨髓炎的形成。
3、Charcot关节病
为渐进性的负重关节破坏性病变。神经创伤学说认为,失去痛觉和本体感觉后足部遭受反复的机械损伤或是单发的创伤会导致Charcot关节病变;神经血管学说认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发的病变区域血供增加导致骨骼吸收和强度减弱,进而,反复的创伤造成骨破坏与不稳定。
4、足趾畸形
运动神经病变导致足内在肌的挛缩,造成典型的爪状趾畸形。
要少吃
切莫大量吃也是糖尿病足病的饮食注意事项。大量吃可能造成血糖迅速升高,而高血糖持续时间长的话,则会加重胰岛负担。高血糖持续2个小时,加重高血糖的细胞毒作用,会使胰腺损伤、水肿等。
空腹不宜吃水果
糖尿病足切忌餐后吃水果,这也是糖尿病足病的饮食注意事项。一般上午9点到9点半,下午3点到4点,晚上睡前9点左右为宜。最好选在加餐时间吃,也可直接作为加餐食品,既预防低血糖,又可保持血糖不发生大的波动。选择低糖水果。水果含糖量最高的是干枣、桂圆与柿饼,不应做为首选食品。
饮食限量
口味宜淡,尽量采用低钠饮食,防止高血压的发生,一般每日限制食盐在10g以内为好。食物品种多样化也是糖尿病足病的饮食注意事项。(1)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和B族维生素的饮食有谷类、薯类、干豆类。(2)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维生素 A或B、矿物质的食品是动物性食品和干豆类。(3)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胡萝卜素的食品主要是蔬菜和水果。(4)植物油、食用糖、酒等仅提供热能。
糖尿病足患者在平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而且这种疾病发现后一定要及时的去治疗,如果发展到了晚期的话,就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伤害,大家在患病之后,不仅要注意疾病的治疗,还要注意饮食的安排,良好的饮食疗法才能帮助患者缓解病情。
温馨提示:
要根据自身体重定制合理的饮食计划,选择低血糖生成的食物。运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身体逐步适应,并在运动过程中逐步提高运动能力。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