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4 23:17 来源:网友分享
机体对肿瘤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总和。肿瘤是机体正常细胞恶变的产物,其特点是不断增殖并在体内转移。因此肿瘤细胞在免疫学上的突出特点是出现某些在同类正常细胞中看不到的新的抗原标志。现已陆续发现的肿瘤抗原包括肿瘤特异性抗原和肿瘤相关抗原。前者为肿瘤细胞所独有;后者大多指胚胎性抗原,为胚胎组织与肿瘤组织所共有。这些抗原在胚胎期曾经产生,出生后渐趋消失,但在细胞恶变时又被重新合成,因而胚胎抗原实际上是一种“返祖抗原”。较为典型的是肝癌的胚胎性抗原——甲胎蛋白(AFP),为卵黄囊及肝、肾、胎盘等胚胎组织与肝癌以及生殖腺肿瘤所共有。
?由于肿瘤抗原的存在,势必被机体免疫系统所识别,并由此激发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在细胞免疫方面,T淋巴细胞、K细胞(抗体依赖性细胞毒细胞)、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均具杀伤作用。肿瘤的体液免疫主要是抗肿瘤抗体对肿瘤细胞的破坏效应。正常情况下,机体依赖完整的免疫机制来有效地监视和排斥癌变细胞,因此绝大多数个体不出现肿瘤。若癌变细胞因某些原因逃避免疫的监视排斥而增殖到一定程度时,肿瘤的发生便不可避免。肿瘤抗原的存在也有助于肿瘤的免疫学诊断,其中已获最佳实用价值的是检测AFP以诊断肝癌。中国1970年即开始AFP的研究,1971年起在临床推广应用。AFP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阳性率高达90%以上,成为癌症早期诊断的范例。肿瘤的免疫治疗依然处于探索之中,较有希望的是干扰素和单克隆抗体。中国医学科学院研制成一种具有定向性、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的“单抗-药物”联结物,即以单克隆抗体为“载体”,携带药物精确地和肿瘤细胞结合,能在原位杀死癌细胞,而对其他正常细胞无损伤。这种综合性药物好比是专攻癌症的“生物导弹”,人们把这种治疗方法形象地比喻为导弹疗法。
肿瘤的免疫学诊断
(一)检测肿瘤抗原
这是目前最常用的肿瘤免疫学诊断法,如AFP的检测对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有诊断价值,CFA的检测有助于诊断直肠癌、胰腺癌等。但对于人类肿瘤特异性抗原的检测进展不大。
(二)检测肿瘤抗体
例如在黑色素瘤患者血清中可查到抗自身黑色素瘤抗体,在鼻咽癌和Burkitt淋巴瘤患者的血清中检测出EB病毒的抗体,且抗体水平的变化与病情的发展和恢复有关。
(三)肿瘤的放射免疫显像诊断
将放射性核素如131Ⅰ与抗肿瘤单抗结合后,从静脉注入体内或腔内注射均可将放射性核素导向肿瘤的所在部位,用γ照相机可以显示清晰的肿瘤影像,已用于临床诊断,是一种有较好前景的肿瘤诊断新技术。
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状态评估
一般肿瘤病人的免疫功能变化不大,在治疗后免疫功能状态改善,表明治疗方法得当,晚期肿瘤病人免疫功能可受抑制,患者生存期可延长。
失控的进行性生长和向他处转移是恶性肿瘤的基本特征。及早手术切除原发肿瘤迄今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外科手术是一种局部疗法,采用所谓的根治术或超根治术也不可能消灭全部瘤细胞。即使没有转移临床表现的相当早期的恶性肿瘤病人,术后经过或长或短的时间,有些也出现了转移,这说明术后必然残留下来的瘤细胞还需认真对待。有的研究发现,在麻醉和手术过程中,病人血流内即可找到瘤细胞,所幸这与术后转移的发生频率无必然联系。瘤细胞在迁徙过程中大部分可能被机体的免疫系统消灭。
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是沿用已久的肿瘤常规治疗方法。放射治疗也是一种局部治疗。术后放疗可以消灭未切除干净的原发瘤,但不能对付已经扩散的瘤细胞。化学治疗是一种全身治疗,可以对付蔓延全身各处的瘤细胞,化疗遵循一级动力学原理,每剂化疗消灭一定百分比的瘤细胞,因此在理论上,化疗不能将最后剩下的少数瘤细胞完全消灭。那些最后幸存的瘤细胞,大概也要靠机体的免疫系统去处理。这便是用免疫治疗配合常规疗法以减少转移、复发的依据。多数人类肿瘤的抗原性弱,不易刺激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产生。肿瘤通过产生免疫抑制因子和其他途径又对免疫系统产生压抑作用,使肿瘤免疫反应,不论是特异的还是非特异的,难以启动和发挥作用。面对这种形势,所谓过继性免疫疗法应运而生,这就是将现成的有杀伤威力的免疫细胞成分输给病人。最成功的尝试是用 LAK细胞。动物实验和临床初步应用结果都证实,向体内输入大量LAK细胞,甚至可以使业已形成的肿瘤转移灶消失。具体步骤是用细胞分离机将病人(或其他正常人)外周血中的白细胞分离出来,在IL-2存在条件下体外培养3~5天。这种处理不但可以诱导出具有广谱杀瘤作用的LAK细胞,而且使细胞大量繁殖。因此,输血病人体内的LAK细胞在质和量上都足以克服肿瘤的干扰和抵抗,收到满意的效果。为了保持LAK细胞在体内的活性,在回输LAK细胞的同时,还需注射大剂量IL-2。大剂量IL-2可引起严重的毒副反应,是这种疗法的重要缺点。是一种尝试是从肿瘤组织中分离出浸润的淋巴细胞(TIL),在体外作类似的处理。实验证明,经IL-2活化的TIL的杀伤活性比LAK细胞强;初步临床应用,疗效比用 LAK细胞有所提高。但在一部分病例中疗效不明显,其原因正在探索中。
免疫监视的概念由伯内特首先提出,认为机体的免疫系统对肿瘤的发生具有监视职能,可随时清除刚萌芽的恶性转化细胞,防止肿瘤形成。有许多事实支持伯内特的学说。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的动物和人,肿瘤发病率明显增加。例如,先天性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和维斯科特-奥尔德里奇二氏综合征(表现为湿疹、出血、反复感染,尤其是中耳炎,血便,易外伤)的患儿伴有明显的免疫缺陷,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达 2~10%其中多为网状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又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功能的破坏,不但易并发条件致病菌的感染,卡波济氏肉瘤的发病率高达20%。卡波济氏肉瘤本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病程较长的低恶度肿瘤,但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中发病年龄提前,进程大为缩短。这些事例从反面证实免疫监视作用的存在和重要性。免疫监视学说是否也适用于人类常见恶性肿瘤,还缺乏充分证据。
已经确知,许多致癌物质具有使正常细胞癌变和抑制免疫的双重作用。后一种作用可破坏免疫系统的监视职能,为癌变的细胞进一步发展成肿瘤创造有利条件。参与免疫监视的主要是NK细胞、巨噬细胞等这些执行肿瘤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细胞成分。免疫监视学说的确立,将是对人类恶性肿瘤进行免疫预防的依据。
温馨提示:
饮食营养是维持生命,保持健康的物质基础,在很大程度上饮食对机体的机能和状态有重要的影响。
肿瘤(Tumor) 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学界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肿瘤发生是由于细胞电子平衡失调所致。活性氧(自由基ROS)是一种缺乏电子的物质(不饱和电子物质),进入人体后到处争夺电子,如果夺去细胞蛋白分子的电子,使蛋白质接上支链发生烷基化,形成畸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