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6 13:03 来源:网友分享
1.急性脉络膜缺血患者,常因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就诊。眼底表现依阻塞血管的大小、数量和病变的时期而定。新鲜的病变在阻塞的血管分支供应区域,视网膜外层和视网膜下出现灰白色水肿。若后睫状动脉一支主干(颞侧或鼻侧后睫状动脉)阻塞,则于其供应的一侧眼底出现水肿混浊。若两支均阻塞则整个眼底呈灰白色水肿。睫状后短动脉的分支阻塞后,荧光血管造影可见相应区域血管无荧光素充盈,1周后缺血情况好转,2~3周后大部分恢复。但少数病人数周后仍可见迟缓充盈,通常在3周~1个月后荧光血管造影显示正常。随着灰白色水肿逐渐吸收,局部形成脉络膜视网膜色素变性性病变,逐渐出现色素颗粒,典型的表现为三角形的色素瘢痕区域,其顶点指向视盘,底边朝向周边部,称为三角综合征。
2.临床上许多脉络膜缺血的患者常合并有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或缺血性视盘病变,对这些患者常注意其视网膜和视盘病变而忽略了同时存在的脉络膜缺血。
一、发病原因: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临床报告不少病例合并周身及眼部炎症,如大脑血管炎、病毒性脑膜炎、结节性红斑、微血管性肾病、血小板凝集异常、急性甲状腺炎、肉样瘤、呼吸道感染等。尚有面神经瘫、鼻窦炎、OT试验阳性以及眼部合并葡萄膜炎、巩膜炎与视盘炎者。本病可能为脉络膜毛细血管前小动脉对不同原因发生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可为周身血管反应的一部分。
Gass认为视网膜色素上皮在本病是最早受累的组织。随着对脉络膜循环的深入研究,发现本病的原发病灶在脉络膜毛细血管,是一种脉络膜缺血性的病变,由于脉络膜小动脉的阻塞所致,因而主张称为;急性多灶性缺血性脉络膜病变。
二、分类:
临床上可见的各种急性脉络膜缺血性病变有:
1.Elschnig斑:它代表着一种局部的脉络膜梗阻,由于供应单一脉络膜毛细血管小叶的终末脉络膜小动脉的阻塞而产生。可见于上述的各种全身病。
2.急性多灶性缺血性脉络膜病变:Gass首次报告时称之为急性后极性多灶性盘状色素上皮病变,又称急性后极部多发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本病起病急,视力急剧下降,多发生于青壮年,通常双眼发病,亦见于单眼。急性期眼底后极部可见多数散在的小黄白色圆形斑,边界不清,大小不一,有时可见融合病灶,呈片状甚至地图状。
根据FFA检查结果及典型的临床表现,可以明确诊断。
检查
可以针对某些病例合并的全身性疾病开展相应的实验室检查。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早期急性期病变处为不规则弱荧光,中期显示炎症病损处持续性弱荧光、点状荧光,并逐渐增加,形成弥漫性荧光。晚期则病损处出现强荧光,病灶边缘为窗样缺损荧光,病灶呈斑片状、不规则分布提示脉络膜充盈缺损。由于脉络膜-视网膜屏障的损害致使荧光素漏出,晚期造成强荧光。病灶中央部分强荧光显示出活动性病灶,窗样缺损荧光显示病灶边缘非活动性。晚期病变色素脱失处为窗样缺损的早期透见荧光,色素增殖处则为色素遮挡荧光。
西医治疗
治疗:如能查出可疑的致病原因,应做针对性治疗。皮质激素治疗可缩短疗程,取得满意效果。其他尚可用阿司匹林、吲哚美辛、血管扩张药及维生素类药物。
饮食适宜:1.宜吃具有消炎作用的食物;2.宜吃具有抗感染作用的食物;3.宜吃具有改善免疫功能的食物;4.宜吃具有利尿作用的食物。
冬瓜具有很好的利尿性作用,可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可促进网膜炎功能的恢复,同时减轻网膜炎所致的临床症状。500g与排骨同炖食用即可。
丝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P,对神经组织具有一定的营养性作用,可增加组织的免疫功能,促进炎症的消散。200g与肉片同煮食用。
蒲公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可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吸收。150g清炒食用。
饮食禁忌:1.忌吃发物性的食物;2.忌吃滋补性的食物;3.忌吃燥性的食物。
糍粑属于不宜消化的食物,通常在肠道内的蓄积时间比较长,不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应该避免吃这类磁性明显的食物。宜吃糯米粥,具有很好的滋养型的作用。
辣椒具有辛辣刺激性的作用,可造成炎症感染进一步加重,不利于炎症的消散,应该避免进食过多的燥性的食物。宜吃无辛辣刺激性的太空椒。
霉豆腐属于霉变以及发酵的食物,可降低组织的免疫功能,增加感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特别是真菌的感染,应该避免食用。宜吃新鲜的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