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7 10:40 来源:网友分享
心脑血管的危害
心脑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致命性并发症。主要表现于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广泛小血管内皮增生及毛细血管基膜增厚的微血管糖尿病病变。血管收缩与扩张不协调,血小板粘聚,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形成高血糖、高血脂、高粘血症、高血压,致使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系数。
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危害还包括急性并发症,尿病合并感染:发病率高,两者互为因果,必须兼治。常见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和肺结核、泌尿系感染和皮肤感染。危害还在于糖尿病高渗综合症:多发生于中老年,半数无糖尿病史,临床表现包括脱水严重,有时可因偏瘫、昏迷等临床表现而被误诊为脑血管意外,死亡率高达50%。
乳酸性酸中毒危害
患者多有心、肝、肾脏疾病史,或休克、有感染、缺氧、饮酒、大量服用降糖灵史,症状不特异,死亡率高。
现在大家对糖尿病带来的危害认识了吧,患者应该及时的去正规医院接受治疗,否则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将加大治疗的难度,患者会遭受更大的伤害,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学会护理疾病。
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的十大控制目标包括:
空腹血糖:
餐后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血压:
总胆固醇(T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无冠心病者<2.6mmol/L;有冠心病者
甘油三酯(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男性>1.0mmol/L;女性
体重系数:
尿蛋白排泄率:<30mg/天
可见,糖尿病的控制远不止“降血糖”那么简单。其中需要强调一下糖化血红蛋白,该指标反映病友最近2-3月血糖控制的水平,稳定性好,是能够体现血糖控制好坏的“黄金指标”,也是医生判断治疗方案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请记住,每3个月查一次,无需空腹。
糖尿病除了关注血糖以外,还需对各种代谢紊乱状态进行综合治疗,才能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比如,除非有特殊情况,多数糖尿病患者均需要进行抗血小板治疗,预防血栓形成。国外对糖尿病患者血脂控制更为严格,要求所有糖尿病患者不管血脂高低,都应该常规服用调节血脂药物,用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
首先,糖尿病患者不提倡饮酒。如果已养成长期饮酒习惯,建议限制饮酒量。每天饮酒量不超过1个酒精单位,若是啤酒的话大约不超过400毫升,若是饮用葡萄酒大约不超过150毫升,若是饮用白酒的话大约不超过50毫升。
但是有以下情况者建议戒酒:严重脂肪肝或肝功能损害(转氨酶升高)、近期或曾发生过急性胰腺炎、频繁发生低血糖、胰岛素用量较大患者、正在使用抗生素的患者、血糖控制差的患者、有严重并发症患者等。
关于吸烟的问题,不管是从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影响的角度,还是对其他各种疾病的影响来看,态度是比较明确的,戒烟!看看图片中这个病友,住院期间打吊瓶犯了烟瘾,拿起吊瓶就往楼下跑,着实不可取。
运动治疗与上述糖尿病预防的运动方法和原则一致,但考虑到糖尿病病友多数都在服用降糖药,需要预防低血糖。为此,需避免空腹剧烈运动、餐后立即运动,同时需随身携带糖块以备低血糖之需。此外,建议运动前后测量血糖。
目前广大糖友正在使用的降糖药主要包括以下8类:
磺脲类药物:促进胰腺分泌胰岛素(代表药物: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美脲等)
双胍类药物:抑制肝脏葡萄糖输出(代表药物:二甲双胍)
α-糖苷酶抑制剂:抑制糖吸收(代表药物: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
胰岛素增敏剂:改善胰岛素抵抗(代表药物:吡格列酮)
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代表药物: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胰岛素:(短效、速效、长效、预混等各种剂型)
受体激动剂:提高肠促胰素浓度,抑制胰高糖素分泌,降低体重,适用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代表药物:艾塞那肽、利拉鲁肽)
抑制剂:(代表药物:沙格列汀、西格列汀、阿格列汀、维格列汀等)
新药:(SGLT-2抑制剂:未上市)
需要指出的是,药物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但需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作为一名内分泌糖尿病专业医生,需要在了解病人年龄、糖尿病患病时间、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功能、肝功、肾功、并发症情况、以往治疗情况等前提下才会慎重选择降糖药物,然后进行后续的病情监测和方案调整。
温馨提示:
要根据自身体重定制合理的饮食计划,选择低血糖生成的食物。运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身体逐步适应,并在运动过程中逐步提高运动能力。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