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怎么回事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措施

2017-07-12 07:22 来源:网友分享

一、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原因

  1.急性ITP与病毒分子模拟

  急性ITP的现有发病学研究相对较少。可能是由于急性ITP多呈自限性过程,只要控制好临床并发症即可。多继发于病毒感染,表明感染可能是造成急性ITP的一个启动因素。以下研究表明,至少在某些急性ITP患者中,抗血小板抗体的出现是由于抗病毒抗体与自身血小板之间交互反应所诱发的结果。

  A、Wright等首先证实可能是由于“抗原分子模拟”打破了原有的免疫耐受,造成机体产生针对自身血小板的抗体。他们在对水痘病毒相关的ITP患儿的研究发现,患儿血清中的IgG、IgM可以被水痘病毒糖蛋白层析柱所纯化,并且洗脱下来的IgG分子可以和“O”型血型正常人的血小板发生交叉反应。B、Chia等也发现,HIV表面的糖蛋白可以和HIV相关的ITP患者血小板发生交叉反应。C、Semple等进一步证实急性ITP患者的反应性T细胞活性与正常人比较没有差别,表明在急性ITP发病中,T细胞并不是介导抗血小板免疫的关键因素。也说明了为什么许多儿童ITP患者可以未经治疗而自愈:随着感染源的清除,抗体逐渐消失,抗血小板反应也渐趋终止。目前尚无办法预测哪些患者可能发展成为慢性的ITP。Coompath等推测在此型患儿中,可能是由于感染期发生的免疫失调导致B细胞产生的交互反应性抗血小板自身抗体(IgG)在体内的持续存在和扩散有关。

  2.血小板免疫

  从免疫学角度讲,ITP属于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免疫靶向组织异常表达自身抗原可以被自身反应性T辅助细胞(T helper,Th)所识别,这是造成自身免疫疾病的重要原因。血小板参与在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血小板表面特征性糖蛋白——血小板糖蛋白(GP),是自身抗体主要的攻击对象,按免疫原性由强到弱依次排列为:GPⅡb/Ⅲa、Ⅰa/Ⅱa、Ⅳ和V,以及其他一些血小板表面的决定簇。Kuwana等证实ITP患者的CD4 T细胞主要对GPⅡb/Ⅲa的氨基末端呈高反应性。Sinha等证实那些在正常细胞表面不存在的HLA-Ⅱ类抗原可以在特定条件下被诱发出来,激活通常处于静止状态的自身反应性Th细胞,与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Semple等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证实,HLA-DR 的血小板百分比与血小板计数呈反比关系,并且在生理条件下与巨噬细胞接触可以诱发血小板高表达HLA-DR;用炎性介质IFNγ预刺激的巨噬细胞可以造成血小板表面HLA-DR表达率进一步提高,从而增强血小板的免疫原性,有利于网状内皮系统对血小板的吞噬和破坏。

  3.细胞因子与T辅助细胞极化

  Th极化与多种自身免疫疾病有关。T辅助细胞(Th)在维持机体稳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细胞因子的分泌模式Th细胞可以分为2类:Th1和Th2。Th1细胞因子主要包括IL-2、IL-12、IL-15、TNFα和IFNγ,而Th2细胞因子为IL-4、IL-10、IL-13等。正常情况下,Th1/Th2细胞因子呈动态平衡,以维护机体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失去平衡时,Th极化,产生免疫紊乱,诱发疾病。Th1极化多与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有关,而Th2模式则多与全身性自身免疫病有关。当前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慢性ITP在疾病活动期主要体现Th1极化模式。Garcia-Suarez等发现慢性ITP患者的T细胞经PHA刺激后能够分泌高水平的TNFα和IFNγ,因此推测ITP患者淋巴细胞具有Th1极化趋势。慢性ITP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而瘦素可以在上游调控Th0细胞向Th1方向分化,从而导致ITP的Th1极化模式。治疗后随着病情的改善,ITP患者的Th1极化模式可以转变为Th2模式。对不同治疗时相的ITP患者Th极化模式的研究发现,用IVIG和(或)DXM(地塞米松)治疗有效的患者,短期内(治疗的第2~4天)就可以表现为Th2模式。因此,逆转Th极化模式,可能会成为ITP治疗的一个新方向。

二、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该做哪些检查

  1.血象

  血小板计数常<20?109/L(急性型多在20 x 109/L以下,慢性型多在50 x 109/L左右),重者可<10?109/L,体积(MPV)增大。有失血性贫血时血红蛋白下降,网织红细胞升高。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急性型约有25%的病儿可见嗜酸性细胞升高。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血清凝血酶原消耗不良。

  2.骨髓象

  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发育成熟障碍,分类幼稚型比例增加,产板型巨核细胞减少,部分巨核细胞胞浆中可见空泡变性现象。红细胞系和粒细胞系正常,部分病例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加,如有失血性贫血时,红细胞系统增生。

  3.血小板抗体检查

  80%的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血小板相关补体(PAC3)呈阳性。主要是血小板表面IgG(PA IgG)增高,阳性率为66%~100%。发同时检测PAIgG、PAIgM、PAIgA可提高检测阳性率。PAIgG增高并非本病特异性改变,在其它免疫性疾病亦可增高。但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AIgG不增高。此外系统观察PAIgG变化对ITP的预后有指导意义。一般在PAIgG下降时血小板才上升,有报道每个血小板PAIgG量>1.1?10-12g的病例用激素治疗无效,而每个血小板PAIgG量为(0.5~1.0)?10-12g的病例激素疗效好。如激素治疗或切脾手术后PAIgG恢复正常则预后好,增高则提示治疗无效。 切脾前如果PAIgG极高亦预示手术效果不好。

  4.PAIgG测定

  含量明显升高,以急性型更显著。

  5.束臂试验

  束臂试验结果阳性。 6.其他:应做胸片检查、B超检查,必要时做CT检查。

三、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哪些症状

  1.急性型(≤6个月)

  约占ITP的80%,男女发病无差异。多见于婴幼儿时期,2~8岁小儿,7岁以后明显减少。春季发病数较高。既往无出血史,发病突然,50%~80%的病儿在发病前1~3周有一前驱感染史,通常为急性病毒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风疹、麻疹、水痘、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细菌感染如百日咳等也可诱发,偶有接种麻疹活疫苗或皮内注射结核菌素后发病的。患者发病急骤,以自发性的皮肤、黏膜出血为突出表现。皮肤可见大小不等的瘀点、瘀斑,全身散在分布,常见于下肢前面及骨骼隆起部皮肤,重者偶见皮下血肿。黏膜出血轻者可见结膜、颊黏膜、软腭黏膜的瘀点,重者表现为鼻出血、牙龈出血、胃肠道出血,甚至血尿,青春期女孩可有月经过多。器官内出血如视网膜出血、中耳出血均少见,罕见的颅内出血当视为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常预后不良;深部肌肉血肿或关节腔出血偶或见之。临床上除非严重出血者一般无贫血,不足10%的病例可有轻度脾肿大。有时病。毒感染可致淋巴结肿大,此时要注意排除继发性ITP。急性暴发型病人除血小板减少外,常伴有血管壁的损害,故出血较重。

  2.慢性型(>6个月)

  约占小儿ITP总数的20%,多见于年长儿,男女之比约1∶3,慢性ITP发病前多无前驱感染,起病缓慢或隐袭。皮肤、黏膜出血症状较轻,血小板计数多在(30~80)?109/L。皮肤瘀点、瘀斑以四肢远端多见,轻者仅见于皮肤抓痕部位。黏膜出血可轻可重,以鼻出血、牙龈出血及月经过多常见,口腔黏膜次之,胃肠道出血及血尿十分少见。根据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象产血小板巨核细胞减少即可做出诊断,PAIgG测定对诊断有帮助。本型可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后者发作与缓解交替,缓解期长数周至数年,最终约有30%病儿于发病数年后自然缓解,临床反复发作者可有轻度脾大。临床上做出诊断前需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脾功能亢进、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病毒感染等。

  可依照病情分为四度:A、轻度:血小板<100?109/L(10万/mm3)而>50?109/L,只在外伤后出血;B、中度:血小板≤50?109/L而>25?109/L,尚无广泛出血;C、重度:血小板<25?109/L而>10?109/L,见广泛出血,外伤处出血不止。D、极重度:血小板<10?109/L,自发性出血不止,危及生命(包括颅内出血)。

四、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怎样治疗

  1、一般治疗

  急性出血及血小板过低宜住院治疗,注意预防感染、外伤,忌用阿司匹林等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可适当使用止血药,如月经经期过长的女孩可使用甲孕酮类药物。

  2.药物治疗

  A、肾上腺皮质激素:

  能抑制抗血小板抗体的产生,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抑制单核-巨噬系统吞噬吸附有抗体的血小板,因而延长了血小板生存期,减少了其消耗。使用的指征是:黏膜出血;皮肤广泛紫癜和瘀斑,尤其是颈部的皮肤;血小板计数<30?109/L;血小板持续降低超过3周;病情加重或进展快;复发性ITP。不良反应有血压升高、骨质疏松、库欣综合征及免疫抑制作用等。 泼尼松:1.5~2mg/(kg?d),分3次服,用至血小板数恢复近于正常水平即可逐步减量,一般疗程不超过4周。如果随减量、停药血小板数亦再次下降,间歇1个月左右可重复治疗1疗程。  地塞米松冲击疗法:主要用于严重的出血,剂量为1.5~2mg/(kg?d),静滴5~7天,作用较泼尼松强而快,若无效,不必延长使用。

  甲泼尼龙(甲基氢化泼尼松,甲基强的松龙):500mg/(m2?d),静滴5天,指征及作用同地塞米松。

  B、达那唑:

  属雄性激素类药物,部分难治性ITP治疗有效,通常300~400mg/(m2?d),分次口服,2~3个月,可与长春新碱合用。不良反应包括痤疮、多毛、体重增加和肝功能损害。

  C.人血丙种球蛋白:

  有些慢性ITP病人使用皮质激素时间过长,可用人血丙种球蛋白作为一种有效的替代性辅助治疗。其主要作用是能封闭巨噬细胞的Fc受体,阻止巨噬细胞对血小板的结合与吞噬,降低自身抗体的合成,保护血小板和(或)巨核细胞免受抗血小板抗体的损伤。另外由于高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的输入常能帮助机体摆脱反复呼吸道感染,对治疗也有益。急性ITP的治疗总剂量为2.0g/kg,静脉滴注,可采用0.4g/(kg?d),静滴5天,或是1.0g/(kg?d),静滴2天,必要时3~4周后可重复。慢性ITP初期高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时,可给予1.0g/(kg?d)静滴2天,然后根据血小板计数波动情况,定期给予0.4~1.0g/(kg?d)静滴,以维持血小板计数在安全水平(>30?109/L)。少数病人可出现发热、寒战、头痛等不良反应;由于人血丙种球蛋白中含有血型抗体,也可出现轻度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的溶血。临床上IgA缺乏症病人的体内存有抗IgA的抗体,商业性人血丙种球蛋白中含有少量IgA,此时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时就会出现过敏反应,较罕见。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挂号科室:血液科

温馨提示:
一般病程4~6周,大多有自限性,预后良好。部分病例反复发作后转为慢性。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cytopenic purpura)系血小板减少引起的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或内脏出血。分为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继发性或症状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女性多见 常见症状:发热、畏寒、皮肤粘膜紫癜、甚至大片瘀斑和血肿、皮肤瘀点以下肢为多、分布均匀、鼻出血、齿龈出血、皮肤出血点、皮肤瘀斑、皮肤紫癜、贫血、鼻出血、紫斑、色素异常、碰撞后皮肤容易青紫、畏寒、月经量多、血象异常[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皮肤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