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层状鱼鳞病治疗偏方 鱼鳞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2017-08-01 15:06 来源:网友分享

一、板层状鱼鳞病治疗偏方

  1板层状鱼鳞病是鱼鳞病当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这种疾病往往是在新生儿刚出生之后就能够发现,新生儿的身上就像覆盖着一层角质膜一样。等到第二周的时候,这一层膜就会自动脱落就会变成一大片鳞屑,往往会遍布全身。

  2治疗这种疾病的偏方主要是有,珍珠母,板蓝根,黄芩,银花,皂角刺。各六克然后用水煎服每天一剂,一般情况下都是连服10到20剂。另外我在其他的书上还看到了一个方剂,也是治疗这种病的,分别是板蓝根,败酱草,马齿蕨大青叶各30克。再加上20克的紫草和六克的红花同样用水煎服。

  3其实只要去查一查小偏方的书籍,还有一些医药方面的书籍都能够找到一些治疗鱼鳞病的偏方,但是有很多偏方并没有经过科学的验证,所以说它到底有没有效果?同时有没有副作用还不可知,所以在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注意事项:我身边也有鱼鳞病的患者,他们也用过一些偏方,但是我发现,都是在用偏方的时候觉得有效果病情减轻了,但治标不治本,停用了偏方之后,病情还会复发。

二、鱼鳞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首先,我们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鱼鳞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鱼鳞病经常会与寻常型鱼鳞病;性连锁隐患性鱼鳞病;板层状鱼鳞病;这几种疾病比较容易混淆,我们大家应该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2其次,鱼鳞病是一种比较可怕的皮肤疾病,对于鱼鳞病的患者应该尽早的接受治疗,而且在生活上也要格外的注意,鱼鳞病这种皮肤病给患者造成的心理伤害要大于身体上的伤害,一定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3最后,现在不少孩子会患有鱼鳞病,也有不少中老年朋友容易患有鱼鳞病鱼鳞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是常见的蛇皮病,它的形状就像蛇皮一样,特别的吓人,而且鱼鳞病的患者不能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注意事项:鱼鳞病是一种比较可怕的皮肤疾病,引发鱼鳞病的原因也有很多种鱼鳞病这种疾病给患者所带来的伤害是非常大的,而且心理上还要大于身体上的伤害。

三、鱼鳞病的病因是什么

  1.寻常型鱼鳞病

  为具有不全外显率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目前认为是mRNA的不稳定,转录后控制机制缺陷所致。

  2.性联隐性鱼鳞病

  为X染色体连锁隐形遗传。类固醇硫酸酯酶基因(STS)缺失或突变,造成硫酸胆固醇积聚,角质层细胞结合紧密不能正常脱落,形成鳞屑。

  3.板层状鱼鳞病

  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定位多个位点,包括2q33-35、19p12-q12、定位于14q11TGM1基因发生突变、缺失或插入,至细胞粘连和细胞被膜蛋白交联缺陷。

  4.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与角蛋白1(K1)和角蛋白10(K10)基因突变有关,导致角蛋白的合成或降解缺陷,影响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内张力微丝的正常排列与功能,进而造成角化异常及表皮松解。

  5.先天性非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

  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多个基因如脂氧合酶12(R)(ALOX12B)基因、油脂氧化酶3(ALOXE3)基因的突变引起。

  6.迂回性线状鱼鳞病

  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由染色体5p32上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Kazal5型(SPINK5)基因突变造成。

四、鱼鳞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寻常鱼鳞病

  本型为常见的轻型鱼鳞病,亲代一方或双方患病则家中常有患者,但无性别差异。常自幼年发病,成年后症状减轻或消失。皮损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仅冬季皮肤干燥,无明显鳞屑,搔抓后有粉状落屑。常见者除皮肤干燥外,尚可见灰褐色或深褐色菱形或多角形状鳞屑,中央固着,边缘游离。

  本病多对称分布于四肢伸侧及躯干,尤以肘膝伸侧为著。屈侧亦可出现,手背常有毛囊性角质损害,伴有掌跖过度角化。一般颜面、头皮、肘窝、腋下、腮窝、外阴、及臀裂常不被侵犯。冬季加重,夏季减轻。患者常有异位性体质,如枯草热及哮喘等。

  2.性联遗传寻常鱼鳞病

  较少见。由于本病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故几乎全部是男性,多于出生后3个月发病。皮损与上型略异,鳞屑大而显著,呈黄褐色或污黑色大片鱼鳞状,皮肤干燥粗糙,皮损可局限或泛发,颈前部,四肢伸侧,躯干常受累,如面部受累,则仅限于耳前及颜面侧面。幼儿期腋窝、肘窝等部亦可受累,成人期腘窝可受累,颈部受累最重,躯干部腹部较背部严重。一般不发生毛囊角化。掌跖皮肤正常。夏季减轻。皮损不随年龄增长而减轻,有时反而增剧。角膜后壁及后弹性层膜上可有小浑浊点状,不影响视力。可有隐睾症,骨骼异常等。

  3.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

  又称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临床少见。生时或生后几小时,出现泛发性红斑鳞屑,鳞屑脱落后全身红皮,广泛分布的大疱,水疱愈合后无瘢痕。随年龄增长,水疱和红皮逐渐减轻消退,表现为疣状角化过度,特别是肘窝、腘窝、腋窝、腹股沟等屈侧和间擦部位。

  4.板层状鱼鳞病

  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非常少见。出生后全身即为一层广泛的火棉胶状的膜紧紧地包裹,2~3周后该膜脱落,皮肤呈广泛弥慢性潮红,上有灰棕色四边形或菱形大片鳞屑,中央固着,边缘游离。往往对称性发于全身躯干四肢,包括皱褶部。掌跖过度角化,病程经过迟缓,可终生存在,至成年期红皮症可减轻,但鳞屑仍存在。1/3患者有严重的睑外翻,唇外翻。

  5.迂回性线状鱼鳞病

  躯干和四肢近端泛发性多环状匍形性皮疹,外围有增厚、变化缓慢的角质边缘,腘窝和肘窝的屈面苔藓形成或角化过度。一些病例可发生松弛型角层下水疱,掌跖多汗。大多数病例可见竹节发。本病常同时存在特应性皮炎。随年龄增长,皮肤和毛发逐渐好转,但皮肤仍干燥,脱细屑。

  6.先天性非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

  出生时即婴儿被包裹在羊皮纸样或火棉胶样的膜内,活动受限,伴睑外翻。24小时内出现裂纹和剥脱,10~14天后,出现大片角质板剥离,同时快速好转。随着膜的剥脱,见其下红斑和鳞屑,通常为全身性,可累及面部,掌跖部和屈侧部:鳞屑较大,在腿部呈板状,躯干部、面部和头皮则较细小。瘢痕性脱发,甲营养不良和睑外翻常见,并常伴有色素性视网膜炎。此外本病有发展成皮肤癌的可能,包括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鱼鳞病

挂号科室:皮肤科

温馨提示:
平时要加强锻炼,生活方面注意可多饮白开水,服用维生素A。

鱼鳞病是一组遗传性角化障碍性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伴有鱼鳞状脱屑。本病多在儿童时发病,主要表现为四肢伸侧或躯干部皮肤干燥、粗糙,伴有菱形或多角形鳞屑,外观如鱼鳞状或蛇皮状。寒冷干燥季节加重,温暖潮湿季节缓解。易复发。多系遗传因素致表皮细胞增殖和分化异常,导致细胞增殖增加和(或)细胞脱落减少。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无特殊发病群体 常见症状:四肢伸侧或躯干部皮肤干燥、粗糙、伴有菱形或多角形鳞屑、外观如鱼鳞状、蛇皮状、皮肤皲裂、表皮僵硬[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皮肤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