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肛瘘的方法有哪些 肛瘘的食疗方有哪些

2018-08-15 09:00 来源:网友分享

一、如何诊断是否患有肛瘘

  一、望诊

  可见外口常在肛门周围皮肤上或臀部形成一突起或凹陷。周围皮肤因脓液刺激,常有脱皮发红,有时有肉芽组织由外口内突出。周围皮肤红紫色,多为结核性瘘管。

  二、触诊

  低位肛瘘之瘘管,在皮下可以摸到绳状硬条,由外口行向肛门,用指按压,有脓液由外口流出。

  三、直肠指检

  常在肛管后侧、齿线附近可摸到中心凹陷的小硬结,有轻微压痛,即是原发内口。

  四、确定内口位置

  因内口是肛瘘的原发病灶,必须准确定位其内口部位和弄清其数量,如检查不清或定位错误,必然会导致治疗失败。因此在瘘检查中正确判断内口的位置及数量,对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1.从病史上判断内口的位置:如有多个外口,首先应了解到哪一个外口是先发生的。往往从第一个外口用探针探查,可以通过主管而找到内口。

  2.通过触诊可以帮助了解内口的位置:肛门周围脓肿破溃或切开排脓后,大约经过2~3个月形成瘘管管壁。如果瘘管位于表浅部位,通过触诊可以触到条索走行,顺着向肛门走行的条索,可以发现内口的部位。如果在肛门外触诊没有触到条索,常常说明瘘管管道较深,可通过肛门内指诊,在肛管直肠环的部位可以触到病变的较大瘢痕或条索状瘢痕,在瘢痕部位的隐窝处。常为内口部位。

  3.肛门镜检查:用双叶肛门镜张开肛门,可见内口所在肛窦红肿、发炎、变深,用钩状探针轻轻探查,不难找到内口。

  4.探针检查:主要探明瘘管走行方向、深浅和内口的位置。探查直瘘时,将探针从外口伸入,食指深入肛管,指尖按在可疑内口处,探针从内口探出。若弯曲瘘管或复杂的瘘管行径弯曲,探针不易探过,可用银制细软探针探查。探查不可用力太猛,以免造成假瘘道和假内口。

  5.染色检查:本法寻找内口准确,临床上有重要价值。

  具体方法是:先将盐水纱条放入直肠,再用1%双氧水加龙胆紫液,或用1%亚甲蓝溶液,从瘘管外口注入,观察内口有无染色液流出,跟据纱布染色的位置,即可判断内口位置。如纱布条无染色,也不能肯定无内口。管道弯曲,受括约肌收缩影响。被脓液阻塞,或内口暂时闭合,使染色溶液不能通过内口,无法染色于纱布。手术时应加以注意。

  6.碘油造影:从肛窦外口注入30%~40%碘油或12.5%碘化钠溶液,然后摄片。可见瘘管深浅分支与邻近器官的关系。此法多用于高位复杂性肛瘘,一般肛瘘不作为常规检查。

  7.病理检查和细菌培养:可帮助诊断和指导治疗。

  8.根据外口与肛门的距离来判断内口的部位:经过肛门中部画一横线,如外口在横线之上,离肛门不超过5cm,其内口在肛门齿线上与外口相互对应;如外口距离肛门超过5cm或外口在此线之后,这些瘘管多数是向后弯曲的,内口常在肛管后中线上。

二、肛瘘患者的手术保健

  肛瘘患者在手术之后应该给予什么样的保健很重要,因为肛瘘的患者在手术之后还有伤口的愈合,这就需要我们做好做好患者的并发症的保健,但是患者在手术之后一段时间之内会卧床休息,一定要指导患者做好床上运动,避免压疮等并发症。

  1、肛瘘切开术后48—72小时内,如未排便,可仅更换外层敷料。排便后开始温水坐浴。坐浴后取出伤口内纱布,检查伤口引流情况。伤口内填充的纱布要逐渐减少,既要保持引流通畅,又不延长愈合时间。伤口愈合的后期,要注意肛管内创面,每隔数日行直肠指诊扩张肛管,以防粘连。

  2、嘱患者卧床休息,避免频繁过强的活动,指导患者适当活动。

  3、注意局部清洁,术后每日坐浴,对初次坐浴的病人要观察有无不适;每日更换敷料。

  4、肛瘘挂线术后病人,应注意橡胶条是否过松或过紧,根据情况做适当调整。

  5、了解大小便情况,术后数时小便未解,膀胱充盈,病员自觉症状不佳,应针炙、按摩,必要可用导尿术。大便结燥时,可服麻仁丸、中药痔瘘合剂、液体石蜡油以保持大便通畅。

三、肛瘘的食疗方有哪些

  一、冬瓜苦瓜饮

  组成:冬瓜50克,苦瓜50克。

  用法:冬瓜洗净,切成小丁;苦瓜洗净,切成小块。同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沸10分钟,滤渣取汁,分次饮用。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通便。

  主治:肛瘘属实证,伴大便干结,小便赤短者。

  二、绿豆薏仁米粥

  组成:绿豆20克,薏苡仁20克,粳米50克。

  用法:绿豆、薏苡仁分别洗净,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加粳米,急火煮开5分钟,改文火煮30分钟,成粥,趁热食用。

  功效:清热利湿。

  主治:肛瘘属实证,肛门肿痛,脓肿稠厚,大便干结者。

  三、蜂蜜核桃仁

  组成:蜂蜜20克,核桃仁50克。

  用法:核桃仁洗净,焙干,研成细末,加蜂蜜调和,分次食用。

  功效:滋阴活血。

  主治:肛瘘属虚证,肛门胀痛,脓稀,大便不畅,神乏气短者。

四、肛瘘的临床表现包括哪些

  1、流脓

  是主要症状,脓液多少与瘘管长短,多少有关,新生瘘管流脓较多,分泌物刺激皮肤而瘙痒不适,当外口阻塞或假性愈合,瘘管内脓液积存,局部肿胀疼痛,甚至发热,以后封闭的瘘口破溃,症状方始消失。

  肛瘘外口流出少量脓性、血性、粘液性分泌物为主要症状。较大的高位肛瘘,因瘘管位于括约肌外,不受括约肌控制,常有粪便及气体排出。

  2、疼痛

  瘘管通畅无炎症时常不感疼痛,只感觉局部发胀和不适,行走时加重。当瘘管感染或脓液排出不畅而肿胀发炎时,可引起疼痛。内瘘时常感到直肠下部和肛门部灼热不适,排粪时感到疼痛。

  3、瘙痒

  由于脓液不断刺激肛周皮肤,常感觉瘙痒,肛周潮湿不适,皮肤变色、表皮脱落。纤维组织增生和增厚,有时形成湿疹。

  4、排便不畅

  复杂性肛瘘口久不愈,可引起肛门直肠周围形成大的纤维化瘢痕或环状的条索,影响肛门的舒张和闭合,大便时感到困难,有便意不尽的感觉。

  5、全身症状

  在急性炎症期和复杂性肛瘘反复发作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或伴有消瘦、贫血、体虚等长期慢性消耗症状。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肛肠科外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