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得小儿肛周脓肿 吃什么可以缓解

2018-08-20 06:40 来源:网友分享

一、小儿肛周脓肿是怎么得的

  1、感染性因素:现代医学认为,感染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肛周脓肿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绿脓杆菌,偶有厌氧性细菌和结核杆菌,常是多种病菌混合感染。肛门周围皮下脓肿引最常见,多由肛腺感染经外括约肌皮下部向外或直接向外扩散而成。

  之所以会导致细菌感染,有认为是尿不湿的广泛应用所致。婴幼儿肛门括约肌较松弛,肛管较短,在腹泻和擦大便时易致肛管直肠黏膜外翻,皮肤娇嫩,受尿不湿等擦伤后易发生感染,继发肛周脓肿。

  2、医源性因素:临床上属医源性引起的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也不少见。这些因素有:内痔插枯痔丁或注射疗法,因操作不当或药剂不洁感染形成粘膜下脓肿;直肠周围注射化学药物刺激,引起组织坏死,造成直肠周围脓肿;乙状结肠镜检查,造成腹膜穿孔感染,引起直肠后间隙脓肿;局部麻醉感染,或油溶液注入后吸收不良,而形成脓肿。

  3、手术后因素:临床上亦可见到肛门直肠手术引起感染,而形成的直肠周围脓肿,以及尿道术后感染、等引起的脓肿。

  4、外伤因素:外伤、异物或手术后伤口愈合不当都可导致肛周脓肿。绕虫也是诱发肛周脓肿的原因之一。

  5、妊娠因素:母亲在怀孕时若子宫内雄性激素过高,会导致胎儿肛门产生异常腺体,这些腺体感染后形成肛周脓肿。

  6、其它因素:直肠内异物损伤后感染,放线菌病,直肠憩室炎感染,肛管直肠癌破溃或波及深部的感染,及身体虚弱,抵抗力低下,慢性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腹泻,肠道克罗恩氏病、白血病、AIDS以及其他免疫组织缺陷病等都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发病原因。

二、小儿肛周脓肿的症状

  小儿患肛周脓肿后一般肛门周围会长出肿块,随着病情发展肿块发疼、红肿发热,宝宝排便时会感到剧烈疼痛,肿块恶化后疼痛加剧,患儿坐立不安、夜不能寐。

  宝宝会因为排便和排尿不畅而出现直肠刺激症状。随之出现全身不适、精神疲惫乏力、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寒战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一般在1周左右可形成脓肿,在肛门周围成直肠内指诊可摸到柔软、压痛、有波动的肿物,用注射器穿刺可抽出脓汁。若自行溃破或切开排脓后疼痛缓解或消失,体温下降,全身情况好转。但流脓的伤口却不易愈合或暂时愈合后又复发流脓,经久不愈,就成为肛瘘。由于脓肿发生的位置不同,症状也不同。

  1、肛周皮下脓肿:主要是疼痛,最初为胀痛、化脓时跳痛、排便时疼痛加重,脓肿在肛门前方可发生尿潴留,脓肿在肛门后方出现尾骶部疼痛。全身中毒症状轻,局部肿胀,发红、压痛、有波动感。

  2、直肠后脓肿:全身症状与骨盆直肠窝脓肿相似,但局部症状主要在尾骶腰部酸胀坠痛,向背部及两侧大腿放射,尾骨有压痛,患儿不能端坐。

  3、直肠粘膜下脓肿:患儿有周身不适,疲倦,发热。局部以直肠刺激症状为主,有里急后重,下坠,便次多或便意感等。结核性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与上述细菌性感染不同,患儿常是慢性发病,脓肿经数周、数月后才能形成,局部疼痛不剧烈,伴有低热,局部红肿也不明显,破溃后流出的脓液清稀、乳白色,脓口凹陷,周围皮肤发青或呈青白色,常有多个流脓的外口,经久不愈。全身检查可以发现肺部、大肠或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脓液培养可找到结核杆菌。

  4、坐骨直肠窝脓肿:患儿有周身不适、发热寒战、体温升高等全身中毒症状。局部见肛门一侧肿胀、发红、灼痛、跳痛、压痛、坐卧不安,活动和排便时痛加重,有排尿困难等。

  5、骨盆直肠窝脓肿:患儿全身症状重,先寒战高热,周身疲倦,严重者可有败血症的中毒症状。局部症状轻,仅有直肠下坠感,酸痛或不适的表现,亦可发生排尿困难。

  一旦家长发现宝宝排便困难且肛周部位出现肿块甚至脓包时,一定要警惕孩子是否患上肛周脓肿,最好立即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确诊病情。

三、小儿肛周脓肿怎么治

  小儿肛周脓肿的治疗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若宝宝太小可以先进行药物等保守治疗法。

  若宝宝肛周脓肿初起尚未形成脓包,家长可以采取保守治疗法进行治疗。可用凉血解毒、清热利湿的中药内服。常用药物有苍术、黄柏、生地、赤芍、丹皮、槐角、银花、紫花地丁、川牛膝等。也可配用一定的抗生素,以促使其消散。

  若宝宝肛周部已成脓包,则宜早期切开排脓,以防炎症侵及肛门直肠周围间隙和疏松组织,形成范围较大的脓腔。许多家长担心宝宝太小,手术会影响肛门功能,想等宝宝长大些身体功能发育完善后再做,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一旦宝宝得了肛周脓肿,如不及时治疗,脓肿会蔓延扩散,使病变进一步加重,就会由小病变成大病。需要手术治疗的就不应依赖消炎药或中药膏药而过分地采用保守治疗,以免延误手术时机。尤其要提醒家长们的是,千万不要自行将脓肿刺破或挤脓,以免造成感染等意外。手术原则为:

  1、选择脓肿波动最明显的部位下方,呈放射状切开,钝性分离,排出积聚的脓液。如果切口边缘重叠,可修剪创缘,以利引流,不留死腔。

  2、表浅的皮下脓肿,在切开排脓的同时,寻找齿线处感染的肛窦,即内口;然后延长切口,使之与内口相通;修剪切口边缘,使切口适当向肛外延伸,并置引流物,以利引流。

  3、粘膜下脓肿,需在肛门镜下显露脓肿部位,在中央作纵向切口,排出脓液;再用血管钳分离脓腔,排尽残留脓液,放置红油膏纱条引流。

  此外,小儿肛周脓肿的术后护理十分重要。家长要每天定时给孩子的患处换药,做好清洁工作,并谨记不能在伤口处使用抗生素,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四、小儿肛周脓肿吃什么好

  饮食调理对于小儿肛周脓肿的康复起到很大作用。肛周脓肿患儿应多吃以下食物:

  1、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能促进宝宝肠胃蠕动,防止大便干结,这样宝宝排便时就不会因为干硬大便伤及肛管而感到疼痛甚至不愿大便。此类食物有薯、芹菜、茄子、香蕉、玉米等。

  2、绿色食物。如菠菜、芹菜、冬瓜、丝瓜、南瓜、绿豆、黄豆、油菜、黄花菜、木耳、海带、萝卜、茭白等蔬菜较为清淡,除了能预防大便干结外,能够清热解毒,能有效缓解肛门局部肿痛以及流脓流水的症状。

  3、多喝凉性的饮料。可选绿茶、菊花茶、金银花茶、绿豆汤等饮料,也能预防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形成,缓解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症状。

  绿豆性凉,对于肛周脓肿患儿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食物。家长可以将绿豆煮成粥或者汤水给患儿服用:

  绿豆粥:准备大米250克,绿豆150克,白砂糖200克,常用水适量。将大米用清水淘净,绿豆去杂质,用清水洗净。一同入锅大火煮开后小火煮1小时左右即可食用。

  绿豆汤:将绿豆洗净并控干水分,倒入锅中,加入开水,开水的用量以没过绿豆2公分为好,煮开后,改用中火,当水分要煮干时(注意防止粘锅),加入大量的开水,盖上锅盖,继续煮20分钟,待绿豆已酥烂,汤色碧绿时即可。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肛肠科外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