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7 08:09 来源:网友分享
1、消化道症状
常呈现间断性腹部隐痛、腹胀、腹痛为肠炎主要表现。遇冷、进油腻之物或遇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尤著。大便次数增加,日行几次或数十余次,肛门下坠,大便不爽。慢性肠炎急性发作时,可见高热、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大便急迫如水或粘冻血便。
2、腹泻
是结肠炎最常见的症状,多有粘液性血便、水样便、粘液便、稀便等粪便异常。轻者每1~2小时排便一次,有时全为粘液脓血便或水样便而无粪质。溃疡性结肠炎病人5%可有便秘,这种情况多为之肠炎型病例,因其便时带有血,常易误认为痔出血。
3、便秘
结肠炎、直肠炎是导致便秘的原因,从全身性代谢紊乱、神经系统疾患,到肛门局部的细小肛裂均可引起。
4、肠出血
是溃疡性结肠炎最初的主要症状之一,多数情况下血混于液体粪便中,便时可附着于粪便外面。
5、肠炎体征方面
长期腹部不适或少腹部隐隐作痛,查体可见腹部、脐周或少腹部为主,有轻度压痛、肠鸣音亢进、脱肛等。
6、腹痛
慢性反复发作的病人常伴有腹痛,多为轻度到中度痉挛性腹痛,多在左下腹及左侧腹部,多数情况下呈阵发、短暂、轻微的腹痛、腹泻发作时腹痛显著,有腹痛-便意-排便后减轻的规律。重症病人可引起持续性剧烈性疼痛,直肠受累严重多伴有里急后重的症状。
7、便血
便血是本病主要症状之一,轻者血液附于表面,重者鲜血下流,以至休克。
8、里急后重
这是结肠炎的主要症状之一,本病常见。
9、全身表现
呈慢性消耗症状,面色不华精神不振,少气懒言,四肢乏力,喜温怕冷。如在急性炎症期,除发热外,可见失水、酸中毒或休克出血表现。
1、寒热夹杂性结肠炎:典型症状为腹泻伴有侬血便,是虚热,病因是虚寒、虚热夹杂、情致不畅所至,大多伴有胃炎并发病症。治疗施以药物治疗,并兼疏导患者情绪为辅的治疗方案为最佳。
2、实热型结肠炎:也是本实虚杂,这个症状难度较大,病程长,先用温药祛寒湿,再用凉药祛实热,前期难度不大,反复用药后难度加大,会出现热不能泻,虚不受补的病情发生;因此要求临床医生辨证明确。由其伴有腿疼的患者会难度更大,热不能泻。
3、虚寒性结肠炎:病因是虚寒和寒湿,经络疏通法治疗。
4、自身免疫力低下。根除办法应当增强人体的营卫能力。平时要多食富含营养素的绿色素菜水果,肉类食物少吃。也可另食营养补充品。如:花粉。
5、病原体感染。病原体感染也是自身免疫力低下引起感染的。根除方法两部,一部是增强人体免疫力,增加白细胞。二部是人体淋巴排毒。淋巴排毒可以排出病原体分泌的毒素,抑制病原体的生存环境,减缓病原体繁殖,在白细胞与病原体数量上此消彼长下,在结肠炎上的病原体必然会被消灭。
6、遗传基因和精神因素。生活压力不要太大,心情保持愉快,只要不产生有利于遗传基因和精神因素复发的环境,加上一和二的方法,结肠炎通过身体自然恢复必然会慢慢康复的。
过敏因素:
过敏性病变,受个体差异影响。主要是肠道性过敏,也时有累及皮肤。有些人对鱼类、虾、蟹、牛乳等高蛋白食物产生过敏,这些都是异体蛋白进入人体时所产生大量组织胺物质,引发过敏性反应。过敏性反应,是受致敏物质刺激,自身免疫引起反应,释放出自卫物质而激发大量免疫细胞凝聚、均结集在消化道粘膜表面,从而引起粘膜表面水肿充血及渗液等炎症发生。过敏性反应是随着人类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个体的差异,是消化过敏的主要因素。
感染因素:
感染,在结肠炎病因中是主要病因之一。虽然在粪便中未能检致病菌 、病毒或真菌。每当发病时,使用抗生素则有不同程度控病情和治疗效果,这说明抗生素具有抑制大肠杆菌及其它致病菌,可减低临床症状,一般认为都与感染有关。人类是杂食性的,当吃了不洁或变质的食物,往往会发生肠道病变,是占结肠炎病因多数。
自身免疫:
随着社会发展,医学的进步,免疫学的快速成长,有很多不明病因的都以探明。目前,免疫疾的发病率高,治疗困难,已引起重视。因此,慢性结肠炎在常规治疗是下难以治愈的。
体液免疫血液:
体液免疫血液中,一般都可发现抗结肠炎抗体(IGM)存在,其抗原是结肠上皮细胞内的脂多糖,从而使细胞毒细胞杀死结肠的上皮细胞,形成了局部或整片创伤,容易引起继发性感染,发生炎症。所以,在患者粪便中,常可发现大量上皮细胞脱落,也说明这个原因。
细胞免疫:
在人体免疫系统中,细胞免疫为人体主要免疫,其中有"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慢性结肠炎的发生,往往可引起大量淋巴细胞结集于肠素周边的淋巴结内,对抗发生肠系感染及肠道粘膜损伤的病毒(有报道为肠病毒感染)。而中性粒细胞则针对细菌性感染起到免疫作用,在长时间炎症作用下,可引起免疫细胞增强功击力,互相杀灭,将正常细胞破坏,导致炎症加重,是长期炎症不愈原因之一。
1、中毒性结肠扩张
在急性活动期发生,发生率约2%,是由于炎症波及结肠肌层及肌间神经丛,以致肠壁张力低下,呈节段性麻痹,肠内容物和气体大量积聚,从而引起急性结肠扩张,肠壁菲薄,病变多见于乙状结肠或横结肠。诱因有低血钾、钡剂灌肠及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或*类药物等。临床表现为病情迅速恶化,中毒症状明显,伴腹胀、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白细胞增多,X线腹平片可见肠腔加宽,结肠袋消失等。容易并发肠穿孔,病死率可达11%~50%。
2、溃疡穿孔
在结肠扩张基础上,易引起溃疡穿孔并发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3、溃疡出血
因溃疡累及血管发生出血外,低凝血酶原血症亦是一个重要原因。往往因出血量大而需要治疗。
4、癌变
癌变的发生与疾病时限和病变范围有关,病程越长,范围越广,癌变越多。发生率约5%,比无结肠炎者高10倍,多见于结肠炎病变累及全结肠、幼年起病和病史超过10年者。
5、结肠狭窄和肠梗阻
修复过程中,大量纤维组织形成的瘢痕可引起结肠狭窄和肠梗阻,多见于结肠远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