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6 07:09 来源:网友分享
直肠息肉是常见的肛肠疾病,大部分是直肠炎引起的,大多与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和便秘有关。对于你现在的情况,可以到正规医院在电子肠镜下切除治疗。直肠息肉手术应该是需要住院治疗的,手术后要清淡饮食,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烟酒刺激。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现在,大部分结肠息肉的切除已不需要开刀。近几十年,随着纤维内镜、特别是电子内镜的问世,内镜技术飞速发展,尤其是内镜下治疗技术发展得最快,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已是很成熟的一种治疗方法。其适应症有:
(1)各种大小的有蒂息肉和腺瘤;
(2)直径小于2cm无蒂息肉和腺瘤;
(3)多发性腺瘤和息肉,分布分散,数目较少。
可以说,内镜下肠息肉切除已成为肠息肉治疗的常规方法,除了极少部分直径过大、内镜下形态明显恶变或数目过多者外,一般均可在内镜下将肠息肉完整切除。对比开刀,内镜下进行息肉切除具有明显优势。
美国Bernard曾报道剖腹手术后,病人恢复正常生活平均要28天,而内镜下切除息肉,恢复正常生活平均仅需2天,且费用也仅是开刀的1/3.内镜下进行息肉切除对身体损伤小、痛苦少,对年老体弱或婴幼儿均适用,因此该方法现已广泛普及。
少纤维、低脂肪食物有促进肠蠕动、刺激肠壁的作用,但不易消化,对肠道不利,故应减少食用。多油及脂肪类食物除不易消化外,其滑肠作用还可使腹泻加重,所以油炸、烹调、油煎及肥肉类和食用油应控制用量。据统计,习惯于高脂饮食的人比低脂饮食的人患结肠直肠癌的风险要高得多。
吸烟及过量饮酒会增加直肠息肉的癌变几率。每天饮酒不应超过150ml葡萄酒,或者360ml啤酒、40ml白酒。排气、腹泻过强时,应少食糖及易产生发酵的食物:如薯类、豆类、牛奶等。
肛肠息肉病人还应密切观察自己对各种食品的适应性,注意个体差异。一些本不应对肠道造成影响的食品,如鸡蛋、牛奶等,在食用后腹泻加重,则尽量不要食用。肛肠息肉病人多身体虚弱、抵抗力差,尤其胃肠道易并发感染,因而更应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坚硬及变质的食物,禁酒及辛辣刺激性强的调味品。
肠息肉的复发与生活习惯有关。如果切除后仍食用肥腻的食物,也可诱发肠息肉。建议肠息肉患者饮食宜清淡,少吃煎炒、油炸、烈酒等不易消化和刺激的食物,多吃新鲜水果与蔬菜。一般以柔软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切记不要酗酒抽烟,坚持适当运动。
手术后,需要患者能够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大便的质地最好是以稀糊状比较好。还需要的就是做一些运动,如下蹲、屏气都有利于患者的肠道减压。还有的就是患者不能久坐、久立、久行,这样对于肠道的恢复是很不利的。
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荸荠汁、黄瓜、菠菜、金针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为了防止人工肛门排出大便有恶臭,病人宜吃酸奶、藕粉等食物,避免蛋、蒜、葱、虾等食物,以防止食物消化吸收后产生臭气。
摘除息肉后应卧床休息,以减少出血并发症,注意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呕血、便血、有无腹胀、腹痛及腹膜刺激症状,咽部有无水肿、疼痛、有无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改变。
1、饮食因素:饮食因素与大肠息肉及大肠癌的形成有一定关系,这已经反复多次的动物实验及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所证实。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在饮食中脂肪成份越来越多,而蔬菜纤维类成份减少,包括肉类进食增加(特别是猪肉、牛肉、羊肉等红肉类)导致大肠息肉、癌肿的发病也越来越多,这与脂肪刺激肝脏排泌更多的胆汁进入肠道,在细菌的作用下分化成有害的胆酸成份,刺激大肠产生息肉有关,进一步恶变成癌肿。
2、遗传因素:息肉形成与遗传因素也有关系,在遗传机会上没有性别的差异。
3、炎症刺激:结肠黏膜长期被炎症刺激,可导致肠黏膜的息肉生成。
4、粪便、异物刺激和机械性损伤:使细胞出现异常增生,形成息肉。
根据息肉生长的部位、大小、数量多少,临床表现不同。间断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带血,多为鲜红色;继发炎症感染可伴多量黏液或黏液血便;可有里急后重;便秘或便次增多。少数患者可有腹部闷胀不适,隐痛或腹痛症状。伴发出血者可出现贫血,出血量较大时可出现休克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