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痉挛如何诊断 肠痉挛的症状

2018-09-11 06:10 来源:网友分享

一、肠痉挛患者主要有哪些症状

  在小婴儿,肠痉挛发作时主要表现为持续、难以安抚的哭吵。主要表现为哭闹不安,可伴有呕吐、面颊潮红、翻滚、双下肢蜷曲等症状。哭时面部潮红,腹部胀而紧张,双腿向上蜷起,发作可因患儿排气或排便而终止。在小婴儿则可反复发作并呈自限过程。

  肠痉挛的临床表现一:婴幼儿不能自己述说腹痛,只是表现为突然发作的阵发性哭闹,有时从睡眠中哭醒。每次发作几分钟到十几分钟,时痛时止。腹痛程度不等,重者可伴有四肢乱动,翻滚,面色苍白,手足发凉。

  肠痉挛的临床表现二:学龄前或学龄期儿童一般可以自己表诉腹痛,腹痛部位以中腹部或脐周最多,因便秘诱发的肠痉挛往往表现为左下腹痛,但也有时腹痛难以定位。腹痛一般也为阵发性发作,间歇期可无任何不适。

  肠痉挛的临床表现三:大龄儿的腹痛程度虽有轻有重,但全身情况均较好。单纯肠痉挛在发作几十分钟至几小时内常可自愈。

二、肠痉挛的鉴别诊断是什么

  (一)经常需要鉴别的疾病

  1、肠套叠:

  是婴幼儿应首先鉴别的疾病,好发于4~10个月的肥胖男婴,全年可发病,春季为高峰期。典型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腹部腊肠样包块及果酱样(血)便。阵发性哭闹为套叠的肠管痉挛所致,其程度往往比单纯的肠痉挛重而且规律性更强。呕吐几乎发生于每一例肠套叠,单纯肠痉挛则较少见。大多数患儿可触及腹部腊肠样包块,一般位于沿结肠框走行的部位,其中半数位于右上腹。包块比单纯肠痉挛时触及的肠管粗大,有一定弹性,并有触痛。发病超过6小时则可能排出果酱样便。气或钡灌肠可证实临床诊断(除少见的小肠套叠),并可通过增加灌肠压力试行肠套叠复位。

  2、急性阑尾炎: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多发于5岁以上小儿,但婴幼儿期也并非不能发生,阑尾炎的典型症状是转移性右下腹痛。发病初期患儿常自述为中腹或上腹部痛,也有的不能确定腹痛部位,此时可与肠痉挛相混淆,数小时后腹痛多固定于右下腹。腹痛一般为持续性,但粪石梗阻、阑尾内寄生虫等具有梗阻性质的阑尾炎在一段时期可以阵发性、痉挛性疼痛为主,也应与肠痉挛鉴别。鉴别要点是各种类型阑尾炎一定都有右下腹的固定压痛,病程稍长还可能出现肌紧张,与肠痉挛不同。有时需数次检查才能确定其压痛点是否为“固定”。此外,阑尾炎常伴有早期的恶心、呕吐及稍后的发热与白血球增高。

  3、急性胃肠炎或肠道感染:

  可发生于各年龄组小儿,除阵发性腹痛外还可能出现呕吐、腹泻及发热等症状,有时会由于吐、泻而发生脱水。以上都是单纯肠痉挛不应有的表现,但发病初期还是需要与肠痉挛鉴别。包括细菌性痢疾与阿米巴痢疾在内的肠道感染应结合大便的化验室检查才能确诊。

  4、肠系膜淋巴结炎:

  儿童较为多见,一般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患儿常自述为隐约的腹痛,为阵发性。有时不能确定腹痛部位,也常为右下腹痛,因回、结肠系膜富含淋巴组织。体格检查可有右下腹压痛,但压痛点并不固定,也不伴肌紧张。疑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时不要忘记进行患儿的咽喉部及肺部检查。

  5、肠蛔虫症与胆道蛔虫:

  肠蛔虫症引起的腹痛实际上也是一种肠管痉挛性疼痛,且呈阵发性,有时出现呕吐与腹部压痛,难以触及蛔虫团。本症虽与肠痉挛临床表现相似,但因治疗方法不同,故还应力求作出鉴别。胆道蛔虫的典型临床表现是剧烈的阵发性腹痛,上腹部偏右为疼痛最重点,可伴有局部的压痛与肌紧张。胆道蛔虫有时与肠蛔虫症并发,应予以注意。蛔虫并发症与国民的卫生条件和生活习惯有关,因此诊断必须结合病史。虽近年来本症有所减少,但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农村仍为常见病。

  6、便秘:

  慢性便秘一般不引起腹痛,但因一时原因引起的便秘,常可诱发乙状结肠痉挛,出现阵发性腹痛。本症多发生于儿童。腹痛常在下腹部或偏左,有时可触及痉挛肠管或/及干硬大便块。用开塞露或肥皂水灌肠排便后常可使腹痛得以缓解或消失。此外,婴幼儿甚至新生儿有时在排便前会出现哭闹,排便后哭闹消失,是否由于大便的局部刺激或神经反射引起肠管痉挛,不能得知。

  (二)其它需要鉴别的疾病

  外科性:肠扭转内疝肾及输尿管结石、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等。

  内科性:胆道痉挛腹型、过敏性紫癜腹型、癫痫卟啉病等相关病症甚至要注意到大叶性肺炎和心包炎所引起的腹痛。

三、小儿肠痉挛怎么护理呢

  1、小儿肠痉挛的家庭护理

  肠痉挛发作时,患儿的腹部喜温喜按,爸爸或妈妈可用温手揉按患儿腹部或将温水袋放在患儿腹部,数分钟后症状可缓解。

  在肠痉挛发作期间,应给宝宝吃面条或粥等易消化的饮食,不要让宝宝吃冷饮或喝含糖量高的碳酸饮料。

  中药治疗上,可采用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法。

  要给宝宝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进食前要稍事休息,不要仓促就餐;不要暴饮暴食;要节制冷饮,少喝含糖量高的饮料;饭后不要剧烈运动;临睡前不要吃得过饱。

  2、小儿肠痉挛吃什么药

  1.如果孩子的腹痛只是偶尔发生或发生次数并不频繁,一般不用服药治疗,大约经过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甚至数秒钟,腹痛往往会自然缓解。

  3.如果各项检查都是正常时,就可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肠痉挛症”。临床经验表明,这种病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腹痛往往可以自然痊愈。

四、小儿肠痉挛怎样护理

  首先孩子肠痉挛应立即停止孩子吃冷饮和不卫生的食物,立即给孩子揉一揉,并用暖袋暖在孩子肚子的部位,同时应该立刻给孩子在肚脐上贴一贴腹泻贴,如果孩子疼痛厉害不能缓解并伴有发烧症状,妈妈赶紧领孩子进行就医。

  如果孩子肠痉挛引起腹泻症状厉害,造成失水过多,嘴唇发干,妈妈应该立即给孩子补充水分,建议妈妈给孩子采用少量多次的办法服用淡盐水,从而补充体液,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让孩子尽快恢复。

  建议每天给孩子熬姜汤水喝,姜切片放入水中,再加入葱根3到5个,红糖适量,用大火熬20分钟以上,让孩子趁热喝下,姜能驱寒暖胃消炎杀菌,葱根被称为金子,再佐以红糖,效果非常好。

  注意事项:

  注意孩子要多休息,要保持平静,不要做剧烈的运动,每天保持足够的睡眠,睡觉之前要泡泡脚帮助排出寒凉之气并帮助睡眠,泡脚大约30分钟,到额头微微出汗为止。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肛肠科外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