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8 09:25 来源:网友分享
根据患者病情给予个体化、综合化的治疗。原则上应尽早控制疾病的症状,促进缓解,维持治疗,防止复发,防治并发症和掌握手术治疗的时机。
1.一般疗法
注意休息,防止过劳。进食高营养、易消化食物、低脂、低渣食物。重症患者或伴有巨结肠、肠瘘等并发症的患者给予全肠外营养。
2.药物治疗
(1)氨基水杨酸类 ①柳氮磺吡啶(SASP):适用于轻、中度UC,间歇期以防复发。用量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在使用时应注意两点,磺胺过敏者禁用,连续使用三个月查肝肾功能。②美沙拉嗪:是SASP中的活性成分5-氨基水杨酸(5-ASA),副作用相对较低。③奥沙拉嗪:是两分子的5-ASA偶合而成,疗效与SASP相似,但副作用要低。
(2)糖皮质类激素 常用药物有强的松、强的松龙,为抑制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活动期炎症的有效的药物之一。
3.手术治疗
大出血者、存在穿孔或即将穿孔者、中毒性结肠炎出现持续性或进行性加重时,应紧急手术处理。
当强化的药物治疗方案已经不能完全控制症状,或长期依赖激素和硫唑嘌呤,或有癌变高危因素,也是手术的指征。
1、异物损伤。最为常见的病因是直肠内异物损伤。未消化的骨片、木片或其他带有锐利角的各种异物可直接损伤直肠黏膜而发生直肠炎。此外,严重便秘时的坚硬粪块,可引起直肠炎甚或溃疡。
2、中毒与感染。重金属(汞、砷等)中毒或者发生以胃肠道损伤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时,常常并发直肠炎。
3、局部炎症刺激。长期局部炎症刺激如慢性细菌感染(慢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
4、性病所致。不洁*,使肛门部患了尖锐湿疣或乳头状纤维瘤,长期摩擦刺激,可引起直肠炎变。
5、免疫功能异常。人体免疫功能调节异常可引发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6、痔疮、肛瘘、肛裂、化脓性汗腺炎、毛囊炎等长期刺激肛门皮肤,也可累及直肠下段引起炎变。
7、血吸虫感染。直肠黏膜长期受沉积虫卵刺激,产生坏死、脱落,从而导致炎变。
8、其他感染。如梅毒(性传播疾病)、病毒(单纯性疱疹或巨细胞病毒)及衣原体感染;抗生素相关性直肠炎症等。
9、放射性照射。由于局部放射性治疗(前列腺癌、宫颈癌)可引致直肠炎症。
1、忌牛奶及牛奶制品
如炼奶、芝士、奶油、蛋糕、奶茶等。每100毫克的奶中含有大约4.5克的乳糖,乳糖在人的小肠内被乳糖酶分解成中葡萄糖和半乳糖之后,才可以被吸收。
2、忌煎炸油腻之品
包括荤油类,油煎油炸制品,肥肉,老火汤,动物油脂,小餐馆路边摊饮食等。难消化的油脂可增加胃肠道负担,其滑肠的作用可使肠炎患者腹胀腹泻症状加重,此外,反复或长时间高温烹饪下的油脂过氧化可产生各种致癌物,增加癌变风险。(再次强调路边摊用餐的风险,高含量的地沟油都是重复反复使用,再兑入化学香精制剂,大部分肠炎患者在此用餐之后明显诱发症状)推荐蒸、煮、烩、焖低油烹饪法。
3、忌不洁、变质、腌制、隔夜、冷冻食物
众所周知,这类食物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并且高盐、含有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可刺激肠粘膜的炎性反应和炎性增生,有这类饮食习惯的地区都是肠炎和肠癌的高发区。此外,这类食物的经过久置和再次加热,营养容易流失,所以,无论是从营养还是安全的角度,都尽量忌口。
4、忌生冷、性味寒凉的果蔬、海鲜
比如冷饮、凉拌菜、西瓜、生梨、苦瓜、柑橘、柚子、枇杷,绿豆、蜂蜜、香蕉、虾蟹。生冷食物容易刺激胃肠粘膜,影响胃肠动力,形成消化不良,同时引起胃肠痉挛,造成腹痛、大便失调,中医认为这类食物性味寒凉,损及脾阳,滋生湿邪,困阻脾胃,若湿从寒化,形成寒湿,脾失健运,清浊不分,形成寒湿泄泻;湿从热化,湿热下注,蕴结大肠,形成湿热泄泻。而慢性肠炎患者大多脾胃虚弱,脾肾阳虚,食用性味寒凉食物无疑会加重病情。相反可适当食用温补的食物,如荔枝、龙眼、牛羊肉、胡椒粉、花椒。柿子、石榴、苹果含鞣酸及果胶成分,可助收敛止泻,可适量食用。
5、忌过饥过饱、忌暴饮暴食
使胃肠功能紊乱,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对结肠炎病人尤为重要。
6、慎用坚硬、粗纤维食物
包括烧烤、煎炸食物、韭菜、芹菜、蒜台、粗粮这类食物可引起胃肠粘膜的机械性损伤,增加胃肠负担,并具有滑肠作用,导致腹痛、腹泻,甚至完谷不化。建议更多食用半流质、少渣饮食,可以减少肠蠕动,有助于止泻,推荐新鲜嫩菜叶、蔬菜粥、精米面等质软熟烂食物。
7、慎用刺激性食物和调味料
如酒精制品、咖啡、浓茶、辣椒油、芥末等,可对胃肠粘膜形成胃肠粘膜的化学性刺激,诱发肠道炎症反应,形成肠粘膜充血,引起腹痛,大便失调。
1、溃疡性结肠炎
按溃疡性结肠炎病情轻重可分为3级:
(1)轻度:此型最常见,通常仅累及结肠的远端部分,病情轻,腹泻每日少于4次,腹痛、便血清或少见,缺乏全身症状和体征。
(2)中度:介于轻度与重度之间,起病突然,腹泻每日4一5次,为稀便和血便,腹痛较重,有低热,体重减轻,食欲减退,可有肠道外表现。
(3)重度:起病急骤,有显著的腹泻、便血,有持续的严重腹痛,可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
按溃疡性结肠炎病程经过可分为以下4型:
(1)初发型:指无既往病史而为首次发作,病情轻重不等,可转为其他类型。
(2)慢性复发型:临床最多见,病变范围小,症状较轻,往往有缓解期,但易复发,预后好,多数对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有效。
(3)慢性持续性:病变范围广,首次发作后可持续有轻度不等的腹泻、便血,常持续半年以上,可有急性发作。
(4)急性爆发型:少见,起病急骤,局部和全身症状严重,常有高热、水样泻、急性结肠扩张,易发生下消化道大出血及其他并发症入和肠穿孔。暴发型病例急需用皮质激素、输血等治疗,预后差,有些溃疡性结肠炎病例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可在2周之内死亡。
2、缺血性结肠炎
又称结肠缺血是老年肠系膜动脉硬化狭窄闭塞引起结肠病变的常见表现形式。而且是最常见的一种肠缺血损伤。从病因学看,结肠缺血可因为动脉硬化,导致大循环或局部肠系膜血管床解剖或功能改变。由于结肠部位相应的低血流,在功能活动时血流量的独特减低以及对自主神经刺激的敏感性等原因,使得结肠对缺血相当敏感。多数结肠缺血病例无明确的原因。此为是局限性非闭塞性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