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06 16:46 来源:网友分享
糖尿病发病率日渐升高,对于普通人来说,到了医院,如何对自己有无糖尿病,及如何诊治进行针对性的检查并看懂检验报告呢?教大家来看懂糖尿病的检验报告,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和糖耐量试验口服法是最为常用的检测方式。
测定糖尿病有两个方法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看区间来辨别
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是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反映过去2—3个月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它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因此对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测定,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过去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水平。ADA(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小于7%,IDF(国际糖尿病联盟)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标准为小于6.5%,目前我国将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定为6.5%以下。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的控制情况
4%—6%:血糖控制正常。
6%—7%:血糖控制比较理想。
7%—8%:血糖控制一般。
8%—9%:控制不理想,需加强血糖控制,多注意饮食结构及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9%: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可能引发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并有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
糖耐量试验口服法
分时段看峰值
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是检查人体血糖调节功能的一种方法。正常人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浓度暂时性升高,但在2小时内血糖浓度又可回复至正常空腹水平。在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定血糖和尿糖,观察血液葡萄糖水平及有无尿糖出现,称为耐糖试验。若因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因素引起糖代谢失常时,食入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浓度可急剧升高,而且短时间内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浓度水平,称为糖耐量失常。试验前病人应禁食10—16个小时。
正常糖耐量:
空腹血糖<6.1mmol/L;
口服葡萄糖30分钟—60分钟达高峰,峰值<11.1mmol/L;
120分钟时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即<7.8mmol/L,糖尿均为阴性,此种糖耐量曲线说明机体糖负荷的能力好。
确诊糖尿病要测5次血糖
确诊糖尿病为何要测5次血糖?回答是如果是糖尿病早期,血糖的变化则是不规则的。
“五点”测血糖是指测五个时间点的血糖,这五个时间点包括:空腹时、餐后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
正常人的“五点”血糖是逐渐升高的,如果是糖尿病早期,血糖的变化则是不规则的,一般是空腹时和餐后120分钟时血糖正常,而餐后30分钟、60分钟血糖偏高,或者出现餐后120分钟与餐后180分钟血糖偏低的情况。
如果发生以上情况,专家建议,最好再到医院做一个胰岛素的检测,通过血糖值与胰岛素分泌的高峰和低谷的对比,来确定是否真正患上了糖尿病。
为什么糖尿病人在餐前出现低血糖呢?
有些病人患糖尿病后,胰岛细胞尚有一定分泌能力,只是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正是第一餐后、第二餐前这段时间,这时候实际血糖已经很低了,而此时由于胰岛素是延迟分泌达到最高峰的时候,本身血糖正是低谷,再加上胰岛素的高峰,就会出现持续低血糖,表现为饥饿、出虚汗、头昏、心慌等。如果病人对自己的病情不清楚,就会有意识地多吃、增加热量,这样更加剧了糖尿病的发展。
随着病情继续发展,胰岛细胞损伤加剧,胰岛素分泌量逐渐减少,或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加重,这个时候低血糖的情况被持续的高血糖所取代,糖尿病的情况也更加严重,给治疗增加了难度,也让患者本身的危险性增加。
温馨提示:
要根据自身体重定制合理的饮食计划,选择低血糖生成的食物。运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身体逐步适应,并在运动过程中逐步提高运动能力。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