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剖析维生素C 人类不可或缺的营养素

2017-03-23 12:45 来源:网友分享

一、维生素C的作用有哪些

  1、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维C可增强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和变形能动力,提高杀菌能力;促进淋巴母细胞的生成,提高机体对外来和恶变细胞的识别和杀灭。此外,维C参与免疫球蛋白的合成;促进干扰素的产生,干扰病毒信使核糖核酸的转录,抑制病毒的增生,从多方面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因此,在感冒流行季节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C,防治呼吸道感染、预防感冒。

  2、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

  人体由细胞组成,细胞间的联系靠细胞间质来连接,细胞间质的关键成分是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占身体蛋白质的1/3,参与组成结缔组织,构成身体的支架。维生素C在合成胶原蛋白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如维生素C缺乏,会导致细胞连接障碍,微血管容易破裂,血液流到邻近组织。这种情况发生在皮肤,则产生淤血、紫癍;在体内发生则引起疼痛和关节涨痛;严重情况时,在胃、肠道、鼻、肾脏及骨膜下面均可有出血现象,甚至死亡,故被称为坏血病。包裹每一颗牙齿的牙龈软组织,主要成分也是胶原蛋白,当缺乏维生素C时易产生牙龈萎缩、出血。皮肤也会由于胶原蛋白减少而粗糙并失去弹性(正因此,维C有美化皮肤的作用)。

  3、抗氧化作用:

  机体氧化损伤产生的自由基可侵犯人的各种细胞,侵犯DNA导致癌症;侵犯血管就会加速动脉硬化;侵犯眼睛晶状体就会引起白内障等。因此,抗氧化是一个重要的养生防病措施。维C是强有力的抗氧化剂,可以保护其它抗氧化剂,如维生素A、E免受氧化破坏;可抑制脂质过氧化自由基生成,阻断脂质过氧化,防止自由基对人体的伤害。

  4、参与胆固醇的代谢:

  维C可促进胆固醇的羟化和排泄,防止胆固醇在动脉内壁沉积,发挥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5、促进铁、钙和叶酸的吸收:

  食物中的铁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血红素铁是二价铁,吸收率较高。非血红素铁是三价铁,需在体内转化成二价铁才可被人体吸收。维C可将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促进铁的吸收。血红素铁在动物肉类中占40%,吸收率可达20%--25%;而在植物性食物中的是非血红素铁,吸收率较低,约1%--3%。我国居民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因此多吃含维C丰富的食物对铁的吸收很重要,也是防治缺铁性贫血的一个好办法。

  钙在消化道呈可溶状态是被吸收的基本条件。维C在胃中可形成一种酸性介质,防止不溶性钙络合物的生成及发生沉淀,促进钙的吸收利用。

  维C可将叶酸还原成有生物活性的四氢叶酸,利于叶酸的吸收利用,预防发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因此,服用铁剂、钙剂或叶酸补充剂的同时,最好服用维生素C。

二、维生素C缺乏的基本症状和体征

  1、一般症状

  起病缓慢,维生素C缺乏约需3--4个月方出现症状。早期无特异性症状,病人常有面色苍白、倦怠无力、食欲减退、抑郁等表现。儿童表现易激惹、体重不增,可伴低热、呕吐、腹泻等。

  2、出血症状

  皮肤淤点为其较突出的表现,病人皮肤在受轻微挤压时可出现散在出血点,皮肤受碰撞或受压后容易出现紫癜和淤斑。随着病情进展,病人可有毛囊周围角化和出血,毛发根部卷曲、变脆。齿龈常肿胀出血,容易引起继发感染,牙齿可因齿槽坏死而松动、脱落。亦可有鼻出血、眼眶骨膜下出血引起眼球突出。偶见消化道出血、血尿、关节腔内出血、甚至颅内出血。病人可因此突然发生抽搐、休克,以至死亡。

  3、贫血

  由于长期出血,另外,维生素C不足可影响铁的吸收,患者晚期常伴有贫血,面色苍白。贫血常为中度,一般为血红蛋白正常的细胞性贫血,在一系列病例中亦可有1/5病人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4、骨骼症状

  长骨骨膜下出血或骨干骺端脱位可引起患肢疼痛,导致假性瘫痪。在婴儿早期症状之一是四肢疼痛呈蛙状体位(piched frog position),对其四肢的任何移动都会使其疼痛以致哭闹,主要是由于关节囊充满血性的渗出物,故四肢只能处于屈曲状态而不能伸直。患肢沿长骨干肿胀、压痛明显。少数患儿在肋骨、软骨交界处因骨干骺半脱位可隆起,排列如串珠,称“坏血病串珠”,可出现尖锐突起,内侧可扪及凹陷,因而与佝偻病肋骨串珠不同,后者呈钝圆形,内侧无凹陷。因肋骨移动时致疼痛,患儿可出现呼吸浅快。

  5、其他症状

  病人可因水潴留而出现水肿,亦可有黄疸、发热等表现。有些病人泪腺、唾液腺、汗腺等分泌功能减退甚至丧失,而出现与干燥综合征相似的症状。由于胶原合成障碍,伤口愈合不良。免疫功能受影响,容易引起感染。

三、维生素C缺乏症怎么引起的

  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病有坏血病。常见于儿童,起病缓慢,主要表现为牙龈肿胀、充血、出血、皮肤瘀斑、肢体疼痛、虚弱和乏力、贫血。儿童骨改变。

  我国北方多见,好发于冬、春季节。维生素C也称为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或ascorbate),由于人类体内缺乏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不能把古洛糖酸内酯(a-酮-L-古洛糖酸内酯)转为L-抗坏血酸,故人体不能合成抗坏血酸,需经常由食物中供给维生素C.

  维生素c缺乏病的病因

  1.摄入不足

  母乳中含有227--400μmol/L维生素C,故母乳喂养儿,一般不易得病,但如果乳母饮食中长期缺乏维生素C,则母乳含量不足也可使婴儿患病。生乳中的维生亲C含量只有85μmol/L,且于煮沸后破坏殆尽。

  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水果和绿叶蔬菜中,因为水果和蔬菜的缺乏或在工业化城市,因为忽视了食物,不加水果和蔬菜可能导致缺乏维生素C.

  2.吸收障碍

  长期消化功能紊乱可影响维生素C的吸收和利用。

  3.需要量增加

  在生长发育加速期,发热性疾病以及创伤愈合时,维生素C需要量增加,若摄入不足便可发生缺乏症。

四、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有哪些

  1、柠檬

  柠檬含有维生素C,对于肌肤美白、皮肤老化,具有极佳的效果,能防止和消除色斑,是备受女性青睐美容的佳品,而且,柠檬中所含的枸橼酸同样能有效防止皮肤色素沉着。使用柠檬制成的沐浴剂洗澡能使皮肤滋润光滑。

  优质柠檬个头中等,果行椭圆,两端均突起而稍尖,似橄榄球状,成熟者皮色鲜黄,具有浓郁的香气。

  2、猕猴桃

  每100克的猕猴桃中含有60-80毫克的维生素C,在富含维C的水果中排行第一。

  猕猴桃中的维生素C能有效抑制皮肤内多巴醌的氧化作用,使皮肤中深色氧化型色素转化为还原型浅色素,干扰黑色素的形成,预防色素沉淀,保持皮肤白皙。而其丰富的维E,还能提高肌肤的抗氧化能力,在有效增白皮肤,消除雀斑和暗疮的同时增强皮肤的抗衰老能力。

  3、柚子

  每100克柚子含有约123毫克维他命C,因引被称为维他命C的宝库,既可以去油解腻,当然也有美颜祛斑的功效。而柚皮因为富含精油(油食品),煎汤后加入洗澡水,也有美容效果。

  刚买回来的柚子,最好在室内放置两周左右,这样果实水分逐渐蒸发,甜度提高,吃起来味更美。

  4、鲜枣

  多数人的都认为,维生素C之王是猕猴桃。但和鲜枣比起来,猕猴桃的维生素C含量只能屈居第二。每100克鲜枣中的维生素C含量可达200-500毫克,高于猕猴桃60-200毫克的含量,其中的钾、铁等元素也在水果中名列前茅。所以,每天吃一把鲜枣,即可满足人体一天的维生素C供应。

  维生素C是“永远的美肤圣品”,想保有健康明亮、不易晒伤老化的皮肤,几乎每个皮肤科医生都会叫你多吃高C蔬果,鲜枣中的维生素C可以帮助胶原蛋白的合成,有保湿、滋养、修复等多种护肤功效。

  鲜枣中含有抗氧化作用的类黄酮,含量丰富,而且还有多糖类物质,也可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5、草莓

  每100克的草莓中约含有61克的维生素C,草莓还含有种果酸、维他命及矿物质等,可增强皮肤弹性,具有增白和滋润保湿的功效。

  6、西红柿

  西红柿具有保养皮肤、消除雀斑的功效。它丰富的西红柿红素、维生素C是抑制黑色素形成的最好武器。有实验证明,常吃西红柿可以有效减少黑色素形成,使皮肤白净细腻。

  7、青椒

  青椒含有青椒素及维生素A、C等多种营养物质,有芬芳的辛辣味。青椒营养价值高,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C、胡萝卜素,具有促进消化、脂肪代谢等功效。尤其是其维生素C含量是番茄含量的7--15倍。

  选择大而厚实的青椒,抛开、去子,将5%的纯碱水加热到九十度左右,然后把青椒放入浸泡3-4分钟,捞出晾干,不仅颜色得以保持,味道也会很好。 青椒不宜一次吃得过多,推荐量为每餐60克。

  8、西兰花

  很多人以为番茄、辣椒等是含维生素C最丰富的蔬菜,其实,西兰花的维生素C含量比它们都要高,也明显高于其他普通蔬菜。

  西兰花中的营养成分,不仅含量高,而且十分全面,主要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生活保健养生大全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