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盂肾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怎样鉴别不同类型的肾部疾病

2016-11-23 21:44 来源:网友分享

一、肾盂肾炎的临床特征

  1.急性肾盂肾炎

  本病可发生于各种年龄,但以育龄期妇女最多见,起病急骤,主要症状如下:

  (1)一般症状 高热、寒战,体温多在38~39℃之间,也可达40℃。热型不一,一般呈弛张型,可呈间歇或稽留型。伴头痛、全身酸痛,热退时大汗等。

  (2)泌尿系症状 患者有腰痛,多为钝痛或酸痛,程度不一,少数有腹部绞痛,沿输尿管向膀胱方向放射,体检时在上输尿管点(腹直肌外缘与脐平线交叉点)或肋腰点(腰大肌外缘与十二肋交叉点)有压痛,肾叩痛阳性。患者常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不典型患者可见血尿,轻度腰痛和发热。儿童患者的泌尿系症状常不明显,起病时除高热等全身症状外,常有惊厥、抽搐发作。

  (3)胃肠道症状 可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个别患者可有中上腹或全腹疼痛。需和阑尾炎,胆囊炎及急性胃肠炎进行鉴别。

  2.慢性肾盂肾炎

  慢性肾盂肾炎临床表现复杂,容易反复发作,病程隐蔽,有时可表现为无症状性菌尿和/或间歇性的尿频、尿急、尿痛。可有慢性间质性肾炎的表现,包括尿浓缩功能减退,低渗、低比重尿,夜尿增多及肾小管性酸中毒等。至晚期,可出现肾小球功能损害,氮质血症直至尿毒症。

二、慢性肾盂肾炎检查方法

  1.尿常规检查

  最简便而可靠的方法。凡每个高倍视野下超过5个(>5个/HP)白细胞成为脓尿,有时可发现白细胞管型、菌尿,可伴有镜下血尿。偶见微量蛋白尿,如有较多蛋白尿则提示肾小球可能受累及。

  2.尿细菌学检查

  95%以上的尿路感染有革兰阴性菌引起,其他一些寄生菌如表皮葡萄球菌、乳酸杆菌、厌氧菌、棒状杆菌等很少引起尿感。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大于105/ml有临床意义。美国传染病学会的推荐标准:有肾盂肾炎症状、菌落计数≥104/ml可考虑为感染。尿细菌培养能够帮助确定致病菌株,并可进行药敏试验,提高抗生素治疗效果。

  3.X线检查

  静脉或逆行肾盂造影具有特征性征象,即肾盂和肾盏的变形、扩张或缩窄,肾乳头收缩等。

  4.超声检查

  应用最广泛、最简便的影像学方法。可见肾外形凹凸不平、两肾大小不等,集合系统结构紊乱,可见肾盂分离或扩张。后期可见皮质回声增强、变薄等表现。

三、慢性肾盂肾炎诊断鉴别

  1.肾结核

  肾结核也可有低热、乏力、腰痛、尿频、尿急、尿痛等表现。数年后可出现干酪样变致肾实质破坏,肾盂、肾盏变形,后期肾功能受损。但是,肺部X线检查发现结核灶、前列腺、附睾及盆腔结核的检出有助于与此病相鉴别。尿液结核菌培养阳性、多聚酶链反应检出尿结核菌均有助于鉴别诊断。

  2.慢性肾小球肾炎

  如果表现为水肿、大量蛋白尿,与之鉴别则不难。肾盂肾炎的尿蛋白量一般小于1~2g/天,大于3g/天则应考虑肾小球疾病。隐匿性肾炎尿常规中常有较多红细胞,而肾盂肾炎则以尿白细胞为主。此外,尿培养、长期低热、尿频等症状亦有助于鉴别诊断。晚期慢性肾小球肾炎并发尿路感染时鉴别困难,此时可详细询问病史、结合临床特点加以分析,常可鉴别。

  3.前列腺炎

  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男性,有前列腺肥大、放置尿管、膀胱镜等情况易发生。可有腰骶和会阴部疼痛以及尿频、尿痛,尿常规发现白细胞。但前列腺炎除尿检异常外,其他临床表现常不明显。查前列腺液白细胞数>10个/HP和前列腺B超有助于鉴别诊断。

四、慢性肾盂肾炎的治疗

  1.一般治疗

  鼓励多饮水,勤排尿。有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应卧床休息。积极治疗诱发因素,如肾结石、输尿管畸形、反流性肾病等。

  2.抗感染治疗

  慢性肾盂肾炎致病菌常较复杂,最好通过尿细菌培养确定菌型,在药物敏感试验指导下进行抗生素治疗。

  3.疗效判断

  (1)临床治愈症状消失,停药72小时后,每隔2~3天作尿常规及细菌培养,连续3次阴性。

  (2)痊愈临床治愈后,尿常规及细菌培养每月复查1~2次,连续半年均阴性。

  (3)复发指治疗后菌尿转阴,但停药后6周内再发,且致病菌与先前感染完全相同。复发的常见原因有:①尿路解剖或功能异常而引起尿流不畅。应积极解除梗阻、纠正解剖异常。如无法纠正,则根据药敏选择恰当抗生素治疗6周。②抗生素选用不当或疗程不足。根据药敏选择药物,治疗4周。③病变部位瘢痕形成,血供差,病灶内抗菌药物浓度不足。可选用大剂量杀菌性抗生素,如头孢菌素、氨苄青霉素等,疗程6周。

  (4)再发治疗后菌尿转阴,停药后6周内发生两一种与先前不同的病菌感染,即重新感染。可按首次发作的治疗方法处理,重视预防。同时应全面检查有无易感因素存在,予以去除。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肾炎

挂号科室:肾内科

温馨提示:
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

肾炎是两侧肾脏非化脓性的炎性病变。肾因肾小体受到损害出现浮肿、高血压、蛋白尿等现象,是肾脏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肾炎种类很多,急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 肾盂肾炎、 隐匿性肾炎、 过敏性紫癜肾炎(紫癜性肾炎)、 红斑狼疮肾炎(狼疮性肾炎)。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老年人、肾功能损害患者、高血压患者、肥胖者、糖尿病人群 常见症状:少尿、肉眼血尿、面部或下肢水肿、呼吸困难[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西药治疗、透析治疗、中药治疗、饮食调理

肝肾科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