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的治疗方法 如何预防慢性肾炎

2016-12-08 16:40 来源:网友分享

一、慢性肾炎治疗方法

  在医学上有许多治疗慢性肾炎的方法,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这些治疗方法吧。毕竟这对我们还是很多帮助的。

  1.积极控制高血压和减少尿蛋白

  高血压和尿蛋白是加速肾小球硬化、促进肾功能恶化的重要因素,积极控制高血压和减少尿蛋白是两个重要的环节。慢性肾炎常有钠水潴留引起容量依赖性高血压,故高血压患者应限盐(NaCl<6g/d);可选用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

  Ccr<30ml/min时,噻嗪类无效应改用袢利尿剂,但一般不宜过多、长久使用。ACEI或ARB除具有降低血压作用外,还有减少尿蛋白和延缓肾功能恶化的肾脏保护作用,为慢性肾炎治疗高血压和/或减少尿蛋白的首选药物。通常要达到减少尿蛋白的目的,应用剂量常需高于常规的降压剂量。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ACEI或ARB要防止高血钾,血肌酐大于264μmol/L(3mg/d1)时务必严密监测血肌酐、血钾,防止副作用发生。

  除了上面的控制高血压的方法之外,我们还可以将上面的方法联合在一起治疗,或者选择一些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

  2.限制食物中蛋白及磷入量

  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患者应限制蛋白及磷的入量,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或加用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

  3.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

  鉴于慢性肾炎包括多种疾病,故此类药物是否应用,宜区别对待。但患者肾功能正常或仅轻度受损,肾脏体积正常,病理类型较轻(如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早期膜性肾病等),尿蛋白较多,如无禁忌者可试用,无效者逐步撤去。

  4.抗凝、纤溶及抗血小板解聚药物

  此类药物可抑制纤维蛋白形成、血小板聚集,降低补体活性,但疗效不肯定。

  5.避免加重肾脏损害的因素

  慢性肾炎的患者,在平时生活的时候还要多加注意生活洗过,避免出现一些感染或者劳累的情况,这些可能导致肾功能恶化。

二、慢性肾炎的药物治疗

  慢性肾小球肾炎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慢性肾炎,它是指由不同原因、不同病理所构成的一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表现为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及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它的特点是病程长(超过一年),病情进展缓慢,症状可轻可重,最终进展成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变进展的速度固然主要取决于其病理类型,但正确的治疗和保养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对慢性肾炎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来减慢肾功能的恶化,改善或减轻临床症状,防治严重的并发症,并不是一味以消除血尿、蛋白尿为目标。这里着重介绍慢性肾炎的药物治疗。

  一、积极控制高血压

  大多数慢性肾炎病人会发生高血压,而全身的高血压又会加重肾小球的高压力、高灌注和高滤过,导致肾小球进行性损伤。为了防止这种恶性循环,积极控制高血压是治疗中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因此,慢性肾炎病人要有“把降压进行到底”的决心,力争把血压控制到理想水平。当尿蛋白≥1克/天,血压应控制在125/75毫米汞柱以下;当尿蛋白<1克/天,血压可放宽到130/80毫米汞柱以下。常用的降压药物有以下几种。

  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这一类药物以其许多优点目前已被作为首选的降压药物。用一般的降压药物虽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但不一定就能降低肾小球内血管压力;而ACEI在降低全身高血压的同时,还能降低肾小球内的高压力、高灌注和高滤过;同时还起到减少蛋白尿、减轻肾小球硬化及肾间质纤维化,延缓肾功能衰竭进展的作用。

  2.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这类药物是通过拮抗血管紧张素Ⅱ的受体来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从而达到降压目的。它的降血压情况与ACEI类药物类似,而且从实验研究和已有的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它具有与ACEI相似的肾保护作用。它的副作用亦有高血钾、血管神经性水肿(罕见),但由于没有咳嗽的副作用而优于ACEI,因此特别适用于ACEI引起的不能忍受的咳嗽者。同样,妊娠、高钾血症及双侧肾动脉狭窄者禁用。这类药物有氯沙坦、缬沙坦等。

  3. 钙离子拮抗剂

  临床上也较常用。钙离子拮抗剂能扩张周围小动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使全身血压下降。最近有报道认为钙离子拮抗剂如氨氯地平(络活喜)、非洛地平(波依定)等具有一定的延缓肾功能进展的肾保护作用。但它没有减少蛋白尿的作用。为了避免血压日夜波动,最好用上面提到的长效制剂,这类药物副作用小,常见的是引起下肢轻、中度水肿,此外还有面部潮红、头痛、心跳加快等。

  4. 利尿剂

  对有明显的水钠潴留的病人应该使用利尿剂;若是用ACEI效果不理想可以加用利尿剂以加强降压效果。如果病人肾功能好可以选用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但如果肾功能差(肾小球滤过率<25毫升/分钟)、水肿严重或噻嗪类药物疗效差或无效,这时应改用袢利尿剂,如呋塞米(速尿)。使用中要注意电解质紊乱、高凝状态出现、增高血脂和血糖水平等副作用。

  5. β受体阻滞剂

  这类药物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等能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心排血量和血浆肾素活性,因此对肾素依赖性高血压有较好的疗效。虽然它可以降低心排血量,但不影响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是某些药物如氨酰心安,它的脂溶性低且从肾脏排泄,因此在肾功能不全时应该调整剂量和延长用药时间。另外,对同时合并房室传导阻滞、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糖尿病或哮喘的病人不宜使用。

  6. α受体阻滞剂

  如哌唑嗪等,能够扩张小动脉和小静脉。它的常见不良反应为体位性低血压,尤其是第一次服药的时候容易发生,因此首次服药时最好在临睡前药量减半服用,并尽量避免夜间起床;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至治疗剂量。

  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并决定是单用还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联合应用。病人一定要根据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做到坚持用药、合理用药。

  二、抗凝药和血小板解聚药物

  研究发现肾小球内凝血在肾炎中起了重要作用。如果病人有低白蛋白血症(白蛋白<25克/升),有明确的高凝状态和某些容易发生高凝状态的病理类型,可较长时间应用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药物。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潘生丁、阿司匹林,抗凝药物有肝素、华法林等,要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保肾康片亦有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及扩张微血管等作用。

  三、对伴有的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伴有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除了饮食控制以外,常需用一类叫做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药物。它能够抑制胆固醇的合成,从而达到降脂作用,预防肾小球硬化。常用的有氟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等。

  少数慢性肾炎氮质血症特别是高龄的病人合并有高尿酸血症。这时增加尿量和使尿液碱化就十分重要,另外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但是不宜使用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

  四、关于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

  对于慢性肾炎病人使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的问题,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看法,一般不主张应用。有人认为如果肾功能正常或仅是轻度受损,肾脏的体积也是正常的,而且24小时尿蛋白≤2.0克,病理类型是轻度系膜增殖性肾炎、轻微肾小球病变等,如果没有药物的禁忌证可以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如果无效应该逐步地把药撤去。

  五、中成药

  病人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如肾康宁等中成药。

  俗话说,肾脏病三分治,七分养。慢性肾炎更是如此,它的进展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自己的保养。因此除了上面提到的药物治疗外,合理的饮食治疗,避免劳累、感染,不用对肾脏有害的药物,树立战胜疾病信心,保持心情舒畅都是十分重要的。慢性肾炎的患者们,为了让肾脏慢一点衰老,行动起来吧。

三、慢性肾炎食疗方

  (1)桂圆粥

  桂圆60克,粳米100克,红糖少许。①黄芪切成薄片,粳米淘洗干净。②黄芪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中火煮沸后,去渣取药汁。③粳米放锅内,加药汁,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混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每日2次,早晚各1次,适用于老年浮肿、慢性肾炎,体质虚弱者、但舌质红者忌服。

  (2)生姜大枣粥

  鲜生姜12克,大枣6枚,粳米90克。生姜洗净后切碎,用大枣、粳米煮粥。每日2次,做早晚餐服用,可常年服用。选用于轻度浮种,面色萎黄者。

  (3)黑芝麻茯苓粥

  黑芝麻6克,茯苓20克,粳米60克。茯苓切碎,放入锅内煎汤,再放入黑芝麻粳米煮粥即成。每日2次,早晚餐服用,连服15天。适用于精神萎糜者。

  (4)双皮汤

  葫芦壳50克,冬瓜皮30克,红枣5枚。把上述各味药共加水4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渣留汁。每日1剂,服至浮肿消退为止,适用于浮肿者。

  (5)山药粥

  干山药60克或鲜山药120克,粳米60克。山药洗净切成片,与粳米共同煮成粥。每日2次,早晚餐服用,可常服用,宜温补脾肾,通阳利水为主。

  (6)冬瓜砂仁汤

  冬瓜1000克,砂仁30克。冬瓜、砂仁共同炖成汤。隔日1剂,连服20天,以利尿为主。

  (7)龟板饮

  山药30克,龟板30克。先将龟板煎2小时,然后加入山药,黄花同煎,去渣留汁。每日2次,早晚服用,连服1周。适用于尿少,腰以下浮肿者。

  (8)鲫鱼粥

  鲫鱼2条,粳米60克,鲜芦根6克。净鱼去除内脏洗净,与灯芯草,粳米共同煮成粥。每日2次,早、晚餐服用,连服20天,宜温补脾肾、通阳利水。

  (9)芡实粥

  芡实30克,糯米30克,白果10枚。先净白果去壳去芯,将白果与芡实、糯米共同煮成粥。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宜平肝潜阳,以固肾为主。

  (10)柿叶糖

  鲜柿叶1000克。将鲜柿叶洗净切碎,加水浓煎,去渣取汁,小火浓缩至粘稠。加白糖吸干药汁,晒干压碎,装瓶配用。每日3次,每次冲服15克,适用于轻度浮肿,腰酸腿软,入睡盗汗者。

四、预防慢性肾炎的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

  过度劳累、开夜车、考学压力大等等,均可使慢性肾炎病情加重。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平时要合理安排生活作息制度,多参加适量活动,加强身体锻炼,但应避免过劳。合理营养,增 强体质和机体抵抗力。注意个人卫生及环境卫生的清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并随时保持心情轻松愉快,强化自我保健意识。>>>急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者不宜多吃香蕉

  谨防细菌或病毒感染

  细菌或病毒感染是引起急性肾炎的最常见原因,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无症状性菌尿、流感、咽喉炎、气管支气管炎等,都可能使慢性肾炎症状加重。

  积极防治感染病灶、积极防治急性肾炎。减少机体感染机会,防止受冷着凉,预防感冒、化脓性扁桃体炎、皮肤化脓感染等疾病的发病;一旦感染了以上疾病或发生了急性肾炎及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要给予及时彻底的治疗,急性肾炎病人有慢性感染病灶者,在病情稳定3~6个月后,必要时可用手术等方法根治,防止这类疾病迁延不愈发展为慢性肾炎。

  注意饮食营养

  肾炎病人要避免高蛋白饮食,注意食品安全,多吃新鲜的瓜果和天然食品。以品种多样、搭配合理、清淡可口为原则。

  注意自身监测

  自觉身体不适时,如出现了夜尿多、食欲减退、腰部不舒服感或酸胀感,尤其早晨起床后出现眼睑颜面部水肿及排尿异常,则提示有得肾脏病的可能,要及时到医院检查,以便于尽早诊断和治疗,对预防本病也有重要作用。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肾炎

挂号科室:肾内科

温馨提示:
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

肾炎是两侧肾脏非化脓性的炎性病变。肾因肾小体受到损害出现浮肿、高血压、蛋白尿等现象,是肾脏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肾炎种类很多,急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 肾盂肾炎、 隐匿性肾炎、 过敏性紫癜肾炎(紫癜性肾炎)、 红斑狼疮肾炎(狼疮性肾炎)。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老年人、肾功能损害患者、高血压患者、肥胖者、糖尿病人群 常见症状:少尿、肉眼血尿、面部或下肢水肿、呼吸困难[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西药治疗、透析治疗、中药治疗、饮食调理

肝肾科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