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2 20:48 来源:网友分享
在临床上,一般可根据胆囊息肉的性质: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胆固醇息肉:此种类型的息肉最为多见,但它却不是真正的息肉。而是胆汁中胆固醇的结晶集结在一起所形成的桑葚状改变,其直径大小多为1厘米以下。
(二)增生性息肉:此种类型的息肉仅次于胆固醇息肉,多见于中年妇女,60%的患者会伴有胆囊结石。它是胆囊的一种增生性改变。其直径大小多为0.2—0.5厘米。
(三)炎症性息肉:此种类型的息肉是在慢性胆囊炎或胆结石的基础上形成的。其直径大小多为1厘米以下。
(四)腺瘤性息肉:此种类型的息肉属于真性息肉,可合并慢性胆囊炎和胆结石。多见于老年人,其直径大小多为0.2—2厘米。在临床上,腺瘤性息肉可发生出血、坏死性改变,有的甚至还会演变为乳头状腺癌。
(五)淋巴性息肉:此种类型的息肉比较少见,多有淋巴组织增生的改变,其直径大小多为0.1—0.3厘米。
胆息肉40%的患者均无明显症状,其隐散性较强,不被人们发现,只有在B超体检时才发现,并向右肩及右后背部放射,常有腹泻、恶心、呕吐、厌油等消化不良症状,极少数患者有发热、黄疸,主要体征为右上腹区压痛,较明显,对人体影响主要表现在消化系统异常,肝功能异常,并有8-15%患者癌变。
主要涉及到对胆囊息肉良恶性的判定,从而做到早期发现恶性病变及癌前病变,早期手术切除。
1.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及手术指征
(1)胆囊息肉的大小大部分学者已认为胆囊息肉的大小与其良恶性有关。小的胆囊息肉(直径<10mm),已被发现其绝大多数为良性病变,且可以保持许多年不发生变化。对于大的胆囊息肉则提示恶性病变。
(2)年龄在胆囊息肉患者中胆囊腺瘤及胆囊癌的平均年龄以及胆囊息肉直径明显要比非肿瘤息肉性患者要大。
(3)息肉的数目、形态单发、广基的息肉易癌变。胆囊息肉的恶性病变倾向发生在年龄大,单发,大的胆囊息肉。
(4)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癌与胆囊结石之间的关系已比较明确,部分胆囊癌患者可同时合并胆囊结石,结石的长期刺激可促使胆囊上皮细胞增生而引发癌变。因此结石存在增加胆囊癌变危险性。
(5)伴随临床症状恶性的胆囊息肉更倾向于伴随的临床症状。
综合以上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对于年轻的胆囊息肉患者,若息肉直径小(以10mm为界)又完全没有症状,则没有必要手术;而具有明显胆绞痛患者,尤其是伴有胆结石,行胆囊切除;对于息肉直径>10mm,又具有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患者,应及早行胆囊切除。而对于息肉直径<10mm,并且不具有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患者,可以观察,定期行超声探查。
2.手术治疗
对于息肉直径小于10mm、多个、有蒂的胆囊息肉患者,提示病变为假瘤性息肉可能性大,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首选。而对于息肉直径>10mm,又具有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患者,提示为肿瘤性息肉,应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术中常规行冰冻切片,以明确病理类别。如为癌性息肉,肿瘤局限于黏膜时可行单纯胆囊切除术;一旦肿瘤侵及肌层,就需要行扩大切除术,包括胆囊床肝脏楔形切除,淋巴结清扫。
胆囊息肉样病变外科处理上虽然存在不少争议,但总的来说,胆囊息肉直径>10mm,年龄>50岁,单发,广基以及合并胆囊结石,已被认为是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可以根据这些危险因素来选取适宜手术的患者。对于直径<10mm且无临床症状的胆囊息肉可以定期行超声探查,如发现异常,则行预防性手术切除。
胆息肉的分类可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从发病机理上专家经多年来详细深入的研究,并结合现代生物分子学理论,从近千例的患者体液分析观察及B超引导下,经观察发现K-RAS基因,终于总结出各种类型息肉形成的根本原因。 在正常人体胆细胞内也存在一种K-RAS和一种(G-RAS)抑息基因,又称多肽链合物,在正常情况下,这两种基因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状态,而在大量 低下。这种致息与抑息的活性处于不平衡状态,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机体的淋巴C、单核吞噬C等免疫细胞对致息基因的监控能力下降,再加上胆囊炎及胆固醇代谢异常的诱因条件下,改变胆囊内环境稳定(K-RAS)致息基因活性进一步增强与胆囊壁细胞中某些基因片断后结合,形成基因突变,使胆囊壁细胞发生一种异常增生现象,并向胆囊腔内生长突出赘生物,称之胆囊息肉共形成过程见图:根据胆囊息肉病理特征,将息肉分成五种类型,胆固醇性占50%,胆囊炎性占20%,腺瘤性占10%,腺肌瘤性占8%,混合性息肉占17%。
胆囊息肉患者不能吃的食物:
1)、少吃辣椒、生蒜等刺激性食物或辛辣食品。
2)、应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食品如:鸡蛋(尤其是蛋黄)、肥肉、海鲜、无鳞鱼类、动物内脏等食品。
3)、禁酒及含酒精类饮料。酒精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分解、解毒,所以,酒精可直接损伤肝功能,引起肝胆功能失调,使胆汁的分泌、排出过程紊乱,从而刺激胆囊形成新的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长、变大。
胆囊息肉患者宜吃的食物:
(1)要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蔬菜类如胡萝卜、西红柿、小白菜、菠菜、韭菜、玉米、萝卜等;水果类如橘子、苹果、香蕉等。
(2)胆囊息肉患者平时一定要大量饮水。大量饮水既可以稀释胆汁,使胆汁不易形成息肉;也可以在胆汁代谢失衡即息肉形成初期,防止胆囊息肉继续长大。
(3)多吃易消化的食物。 易消化的食物可减轻对胆囊等消化器官的负担,容易消化的食物有面片、玉米粥、豆浆、蛋类、菠菜、小白菜等。平时要注意定时进餐,餐间避免零食,以防止胆囊受到刺激而增加胆囊收缩和胆汁分泌。
(4)要多吃利胆的食物。如山楂、乌梅、玉米须(泡水代茶饮)。
(5)宜多食各种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鱼肉、兔肉、鸡肉、鲜豆类等。要吃些瘦肉、鸡、鱼(除鳗鱼外)和豆类制品等蛋白质食物,但要注意适当,不宜过量。要强调饭菜用植物油烹调,以炖、烩、蒸为主。
温馨提示:
平时喝水时,捏少许山楂、沙棘、银杏、绞股蓝草放入水杯中当茶饮用。
胆囊息肉(polyp of gallbladder),是指胆囊壁向囊腔内呈息肉样隆起的一类病变。又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 lesion of gallbladder,PLG)。胆囊息肉样病变可分为良性或恶性病变,但以非肿瘤性病变为多,一般认为直径15mm以上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几乎全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