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隐性遗传模式

2017-06-02 06:17 来源:网友分享

  近日,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亚平院士的指导下,云南大学博士研究生钟丽及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的傅炜萍等,在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遗传机理方面发现,作为copd的潜在病理之一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基因105位点更有可能遵循隐性遗传模式。该研究为解析copd的遗传机理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据悉,copd是一种以气流不可逆受限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多发于老年人中,目前在全世界死亡原因中排第四位,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gstp1为可溶性同功酶超基因家族成员之一,是代谢多种内源性或外源性化学物质,尤其是毒性物质的重要解毒酶。gstp1基因第5外显子内的基因多态rs1659,可导致所编码的异亮氨酸(ile)替换为缬氨酸(val),并改变酶分子的空间构象,进而影响到酶与亲电子底物结合的特异性、稳定性及催化活性,由此导致氧化―抗氧化失衡,是copd的潜在病理之一。然而目前有关gstp1基因105位点与copd的关系仍有争议。

  为进一步探讨此问题,张亚平、钟丽和傅炜萍等收集了来自中国西南地区的汉族样本327个copd病例和349个对照,并对其i105v位点进行了扫描。结果表明,在东亚群体中,i105v位点与copd并无显著相关。这一结论也与此前大多数研究相符,而与近期smolonska等人发表的一篇荟萃分析的结果相反。进一步数据核查发现,该文错误地颠倒了2007年的两篇文献中疾病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当该错误得以修正后,得出了与他们研究相同的结论。同时,之前所有的分析,都假设gstp1基因是以显性模式发挥作用的,然而这一点并不明确。通过对已发表的15篇文献数据的重新分析表明,gstp1基因更有可能遵循隐性遗传模式。在隐性模式下,此位点在欧洲群体中与copd显著相关,而在亚洲人群中未观察到任何显著相关性。目前,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著名刊物《美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杂志》上。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挂号科室:呼吸内科

温馨提示:
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是一种破坏性的肺部疾病,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通常呈进行性发展并与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COPD虽然是气道的疾病,但对全身的系统影响也不容忽视。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多于中年时起病 常见症状: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喘息、胸闷、慢性咳嗽、食欲减退、桶状胸、咯血[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生活方式(戒烟)、药物治疗

肿瘤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