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1 07:38 来源:网友分享
体质因素
体质因素不用想都知道是指体质较弱的女性,体质较弱的女性其自身的血管壁组织也是相对薄弱的,同时弹力纤维较少,弹性较少,这样就会增加静脉血流瘀滞,如果再加上长期从事伏案工作,易导致盆腔瘀血综合征。
便秘
便秘导致盆腔瘀血是诸多女性不理解的,大家听了小编解释就会了解了!因为便秘会影响直肠静脉的回流,使痔疮充血,痔疮充血又会引起子宫充血,所以就会导致盆腔瘀血的出现。
长期忧郁
多数女性较为感性,心情不好是较为常见的,尤其是忧郁。如果长期处于忧郁的状态之中,易使植物神经紊乱,从而导致盆腔淤血的症状出现。
失眠
失眠在影响自身睡眠质量的同时,也易使女性增加盆腔淤血的几率,因为失眠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植物神经紊乱,植物神经紊乱会导致盆腔淤血。
下腹部疼痛
多数为慢性耻骨联合上区弥漫性疼痛或为两侧下腹疼痛,常是一侧较重,并同时累及同侧或两下肢,尤其大腿根部或髋部酸痛无力,开始于月经中期,也有少数人偶尔表现为急性发作性腹痛,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卵泡破裂、异位妊娠破裂。
低位腰痛
病人所指的疼痛部位相当于腰骶部,常伴有下腹部疼痛症状,经前期、长期站立和性交后加重。
痛经
几乎半数以上病人有此症状。特点是月经前数天即开始出现下腹痛、腰骶部痛或盆腔内坠胀痛,有的逐渐转为痉挛性疼痛,到月经来潮前的一天或第一天最厉害,月经第二天以后疼痛明显减轻。
性感不快
如问及病人,常诉性交时有不同程度的痛感,有的几乎难以忍受,不但当时疼痛,次日下腹痛、腰痛、白带多等症状均明显加重,因而病人多厌烦性生活。
极度疲劳感
病人常常感到非常疲劳,几乎无力完成自己所担负的工作(包括家务)。
白带过多
一半以上的病人有白带过多的症状。白带的性状多为清稀的黏液,无感染性。
月经改变
部分病人有月经过多的改变,常因其子宫肥大被误诊为子宫肌瘤或子宫肥大症。还有部分病人月经量反较前减少,但伴有明显的经前期乳房痛。
淤血性乳房痛
70%以上的病人伴有淤血性乳房疼痛、肿胀。病人自己能摸到乳房硬结,并有压痛,多于月经中期以后随上述症状同时出现,至月经前一天或月经来潮的第一天达到高峰,月经过后,上述症状有所减轻,或完全消失。有的病人其乳房疼痛较盆腔疼痛为重,以致成为来诊的主诉。
外阴阴到肿胀、坠痛
盆腔淤血症病人常有外阴和阴道内肿胀、坠痛感,或有外阴烧灼、瘙痒感。外阴可表现着色,阴唇肿胀或肥大,以至某种程度的静脉充盈、怒张或曲张。
膀胱和尿道症状
约有1/3以上病人在经前期有明显的尿意频数及排尿痛症状,常被怀疑为泌尿道感染,但尿常规检查正常。对某些症状严重的病人进一步做膀胱镜检查,可发现膀胱三角已静脉充盈、充血和水肿。个别病人由于淤血的小静脉破裂,可导致血尿。
加强计划生育的宣传工作,防止早婚、早育、性生活过频及生育较密。国家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如有特殊原因可以再生时,两次生育间隔至少应有5年,使生殖器官不仅在解剖上、生理功能上,而且血管的性能都得到充分的恢复。宣传科学的避孕方法,不采用性交中断避孕法,即体外排精法。
重视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改善一般健康状况,对某些体质较弱的人尤为重要。
加强产后卫生宣传,推广产后体操,对促使生殖器官及其支持组织的恢复有很大好处。休息或睡眠时避免习惯性仰卧位,应两侧交替侧卧位,有利于预防子宫后位的形成。防止产后大便秘结及尿潴留,有助于生殖器官的恢复及盆腔静脉血的回流。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对长期从事站立或坐位工作者,有可能时应适当活动。此外,不论能否入睡,中午休息一段时间,可消除上午的疲劳。值得注意的是,卧床休息或睡觉时,不同姿势对消除疲劳、改善盆腔血液循环有不同的效果。从力学观点来说,仰卧位时,盆腔大部分静脉的位置低于下腔静脉,其静脉压力虽较站位或坐位时减轻不少,但较侧卧位时明显增高。前人在养身功中就有“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的名言。因此,提倡采取曲腿侧卧位,对防止、治疗某些轻症的盆腔淤血症都有很好的效果。
引起盆腔瘀血疾病的原因主要有:输卵管结扎手术、慢性盆腔炎症等。
目前对盆腔瘀血这种病的治疗还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以下治疗方案可供参考。
1.注意休息,进行20分钟胸膝卧位的体位治疗,每天2次。
至于什么是胸膝卧位,用文字解释你也很难理解,但只要你去咨询妇产科医生,让他们帮你摆好这种姿势很容易。
另外如果有便秘,要纠正便秘;加强身体锻炼,节制房事。
2.如果月经过多,可在进行胸膝卧位的同时,肌肉注射丙酸睾丸酮25毫克,每日1次,月经前或月经时连用3天。或者应用口服避孕药,连续3个周期。
3.如果检查有盆腔炎症,还要同时进行盆腔炎症的治疗。
如果上述治疗均无效,症状(如小腹痛、腰酸、或者性生活时的疼痛)又影响到您的工作和生活时,可进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