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06 12:30 来源:网友分享
常放屁的原因大致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因常吃一些产气的食物,例如地瓜、洋葱、高丽菜、豆类及其他豆制品,所以会有放屁的情形。有时放屁过多,也与吃了过多的淀粉类食物有关,如市场上出售的甜食、红薯、土豆等。多吃面食的人放屁也多,这类食物使肠腔产气过多,导致放屁增多,粪便量加大。
另外则有可能罹患“激躁性大肠症候群”,此症临床上也会有腹痛、腹涨以及放屁等现象产生。屁的多少还与人的消化机能强弱有关。消化不良时,肠道细菌发酵快,容易产生气体而使人排屁。
此外,胃肠道或全身器质性疾病也可能出现上述症状,但这些患者往往伴有腹痛、腹胀、腹泻、便血、消瘦等症状。
有个科学家调查发现,一个正常的人,每天放屁5-10次,总共会排出500毫升左右的气体。一般而言,吃得越香(如肉类、各种油炸食物),放出的屁越臭。
屁虽臭,但放屁是一种正常的生理需要,它对人的健康有利。一个人一天到晚不放一个屁,这对健康不利。一年到头绝不放屁的人,极有可能是胃肠道出了毛病。
往往在公众场合放屁或控制不住放屁时,发出的声音,会让放屁人尴尬、难堪,所以用以下方法控制屁声,比较有效。
1、大便或拉肚子大便时,往往伴随连环屁声,此时厕所(隔壁异性厕所)或居室内人会听到,可以用冲水马桶冲水声音掩盖,或用其他物品的声音掩盖。
2、在赶往上厕所的路上,憋不住屁声,可以用走到空旷、无人处放屁,或扭转腰,暂缓肠道运动来延缓。
3、在公众场合里,即将要放屁,但无法确认是否会有声音时,可以控制肛门肌肉群,寸截发力控制肛门,让屁气体,一小截一小截的拱出肛门,让声音消于无声或微声。
4、耍赖法。当控制声音失败或突然放屁出声后,周围人在找放屁人时,可以“耍赖”或指认别人(用手在自己鼻子下扇风,假装很臭,脸面表情微微厌恶表情),这个不是说谎而是幽默而已。
5、用双手掰开自己即将放屁的肛门,让屁放出去,只要能用力掰开,屁就不会发声。
屁多屁少都是身体不健康的表现,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留意。
宝宝在吸奶过程中可能吃入了过多空气是造成宝宝屁多的重要原因。同时因为婴儿胃肠发育不成熟,造成婴儿各阶段肠道蠕动不协调,引起肠道胀气,就会有肚子咕噜咕噜响的情况发生。排气多,放屁自然就多。如果频繁出现不明原因的哭闹,并且屁很多,那在医学上就称这种现象为婴儿肠绞痛。
所谓婴儿肠绞痛就是指营养充足的健康婴儿,每天哭闹至少3小时,每周哭闹至少有3天,发作超过3周。多数婴儿出生后2~3周开始,3~4月后逐渐改善。由于婴儿肠绞痛属于婴儿发育中的问题,所以,家长不必担心,应理解为婴儿的这种哭闹不是病症。
麻麻们所说的放屁时会夹带少量大便的,想必是母乳喂养的,人工喂养的宝宝此情况较少见。这主要是母乳喂养引起腹泻(常说的母乳性腹泻),因为母乳中的前列腺素含量较高,促进小肠平滑肌运动,增加水和电解质的分泌而产生稀便。所以母乳喂养的宝宝便多且稀薄,屁一多带点屎,妈妈们不用大惊小怪。
大一点的宝宝多屁多粪便,大都是因为宝宝多吃了淀粉含量高等食物引起。这时应减少淀粉含量高的食物的食量,适当增加蛋白质、脂肪类食物。
当然也不排除其他因素,比如:宝宝进食过多,食物消化不完全;肠道病毒、细菌感染;肠道内菌群失调等等,使宝宝的大便次数增多,与臭屁混合在一起,大便稀薄或带黏液和血液。
但宝宝放屁或打嗝不断,并有酸臭味儿,就不要漫不经心地不当回事儿了。这是宝宝消化不良的表现。此时家长应减少奶量,加喂开水减少脂肪和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将喂养的食物调的稀一些,适当添加含双歧因子的奶伴葡萄糖,双歧因子在胃肠道内可转换为双歧杆菌有抑制大肠杆菌和促进食物消化吸收的作用。
①人工喂养的宝宝选择了含蛋白质较多的配方奶粉。打个比方:0-6个月的宝宝选择了1-3岁的配方奶粉,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就可引起消化不良,使宝宝放出臭屁。
②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摄入了过多淀粉食物(如米粉、粥等),进入肠道后在消化分解过程中产生较多的气体,臭屁就多了。另外,添加过量的肉类、蛋类、豆类食物,蛋白质在消化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氨,导致臭屁不断。当吃了大蒜、洋葱和韭菜等含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也会使宝宝放臭屁。
③消化道出血时,血液在肠腔内滞积;或肠道内发生炎症时(如菌痢、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出血性小肠炎等),肛门所排出的气体比较腥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