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7 12:22 来源:网友分享
骨折发生后,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救治,但在日常的恢复中也不能忘了食物与疾病恢复的关系,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疾病有效的恢复,对于骨折后不同的时期,采用的食疗方案也不同,患者朋友可以参照下面的介绍进行食补。
1、骨折后1~2周
此时骨折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此期需注意活血化瘀,行气消散。患者骨折部位疼痛,食欲及胃肠功能均有所降低,因此饮食应以清淡开胃、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制作以清蒸炖熬为主,避免煎炸炒烩的酸辣、燥热、油腻之食品。至于黄豆骨头汤,属于肥腻滋补的范畴,所含脂肪较多,不易消化吸收,有诱发大便干燥之嫌,此阶段最好不要食用。
食疗方:三七10克,当归10克,肉鸽1只,共炖熟烂,汤肉并进,每日1次,连续7~10天。
2、骨折后2~4周
此时患者从生理上及精神上对骨折后的境况有所适应,骨折所引起的疼痛也已缓解,瘀血肿胀大部分消失,食欲及胃肠功能均有所恢复。饮食上应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鱼类、蛋类以及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适当多吃一些青椒、西红柿、苋菜、青菜、包菜、萝卜等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蔬菜,以促进骨痂生长和伤口愈合。
食疗方:当归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新鲜猪排或牛排骨250克,炖煮1小时以上,汤肉共进,连用两周。
3、骨折后5周以上
骨折部位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并从骨痂向骨组织转化。患者胃口大开,饮食上并无禁忌,可食用任何高营养食物及富含钙、磷、铁等矿物质的食物。祖国传统医学对此颇有研究,认为此期食谱可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汤、炖水鱼等,能饮酒者可适当饮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
食疗方:枸杞子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苡米50克。将骨碎补与续断先煎去渣,再入余2味煮粥进食。每日1次,7天为1疗程。每1疗程间隔3~5天,可用3~4个疗程。
实践证明,对于骨折的患者,按照上述的食疗顺序滋补,病人的康复期明显缩短。
创伤性休克:患者发生休克多由严重创伤刺激或大量出血所致。常见于多发性骨折、出血多的骨折(如骨盆骨折、股骨干骨折)或骨折合并内脏损伤(如肝、脾破裂)等。
内脏损伤:多由于暴力所致或骨折端移位刺戳可并发脏器损伤,如肺损伤、肝脾破裂、膀胱尿道直肠损伤等。
感染:是骨折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开放性骨折,如不及时清创或清创不彻底,可发生化脓性感染或厌氧菌感染。
脂肪拴塞:是骨折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长骨干骨折后,骨髓脂肪侵入血流,形成脏器及组织的脂肪栓塞,临床上症状轻微者常被忽略。可见突然死亡、休克、昏迷、急性肺水肿或出现类似肺炎的现象。
脑、脊髓损伤:多见于颅骨骨折和脊柱骨折,这些部位的骨折常合并脑和脊髓损伤,造成脑挫裂伤或颅内血肿和脊髓受压或撕裂,从而危及生命或遗留截瘫。
周围神经损伤:多见于肢体骨折,较常见的神经损伤有:肱骨中下l/3骨折所引起的桡神经损伤,腓骨上1/4骨折所致的排总神经损伤等。
血管损伤:多见于严重的开放性骨折、火器伤骨折和移位较大的闭合性骨折。如股骨骨折伤及股动脉。
缺血性肌挛缩:多由于动脉干受压或强烈刺激引起伤肢血液循环障碍,到一定程度而形成缺血性肌挛缩。上肢多见于肋骨深上骨折或前臂双骨折,下肢多见于肠骨上端或股骨髁上骨折。
祖国传统中医中药,调理气血,增强人体抵抗力,对促进骨伤的修复愈合有着独特的疗效。主要有四种治法:
1、运脾益气法
中医认为“脾者,运化之官”、“气者,人之根本”。人的生长发育和各种功能活动都与“脾”和“气”密切相关,不论什么疾病都应重视脾胃的运化和元气的调摄、培补。骨折手术对人体而言,是继骨折损伤后的又一个极大的创伤,且手术对气血的流通有很大的阻碍,所以骨折手术病人术后出现较多脾运不畅、气滞湿阻的症状,临床上表现为面黄不华、纳少神疲、少气懒言、口淡无味等症状。此时,中医辨证运用健脾化湿、补脾益气的中药,如藿朴夏苓汤、参苓白术散、归脾汤可起到调理脾胃、增进食欲、增强体质的作用,加快切口与骨折的愈合。即使没有明显的症状,适当服用一些这类中药或者在食物中加入一些健脾益气的饮片如黄芪、当归、枸杞、米仁等也不无裨益。
2、养阴清热法
骨折术后不仅耗气而且损伤阴血,有些病人术后切口长期不愈,且有低热、盗汗、多梦、五心烦热等表现,可以采用滋阴清热的方剂,如当归六黄汤等。在平时饮食中可适当地多食用一些黑木耳、龟、鳖、枣仁等补血养阴安神之品。
3、和营通络法
有些骨折刀口看上去已经闭合,但局部红肿疼痛难消或骨折迟迟不愈合、生长不佳,是由于创伤导致局部气血阻滞。根据中医“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辩证理论,可以用理气活血、和营通络的方法以改善血液循环,消除肿胀疼痛,促进创伤愈合。临床常用血府逐瘀汤、仙方活命饮等内服或者外敷,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4、清热解毒法
有时伤口迟迟不能愈合是由于病菌侵入,尤其是顽固的绿脓杆菌、阴沟杆菌,或是绝大部分抗生素耐药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屎球菌等少见病菌。此时常见创口红肿不愈,有脓液流出且经久不停。这时选用内服或外用清热解毒的中药也能有效地帮助控制感染,促进炎症的消退和吸收。临床上常用的有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等。
在生活中,跌倒、暴力导致的外伤随处可见,这些原因可能会导致骨折的出现。而骨折的愈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骨折的愈合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起来了解一下。
血肿机化演进期 骨折处纤维组织形成,使骨折两断端连接在一起成为纤维连接。这一过程约需要2周完成。同时,骨折端附近骨外膜的成骨细胞伤后不久即活跃增生,1周后即开始形成与骨干平行的骨样组织,并逐渐向骨折处延伸增厚。稍晚时,骨内膜会发生同样改变。
原始骨痂形成期 原始骨痂形成,并不断加强,当能达到可以抵抗由肌肉收缩引起的各种应力时,骨折已达到临床愈合阶段,一般约需要4~8周。此时骨折线仍隐约可见,但患者可拆除外固定,进行康复训练。
骨痂改造塑形期 随着肢体的活动和负重,在应力轴线上的骨痂,不断地得到加强和改造,原始骨痂逐渐被改造为永久骨痂,骨髓腔再沟通,恢复骨的原形。这一过程约需8~12周。
一位骨折病人想自我检查骨折的愈合情况,可以做以下的检查:
1、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
2、局部无异常活动(自动的或被动的异常活动);
3、X线片显示骨折处有连续性骨痂,骨折线已模糊;
4、拆除外固定后,上肢能向前平举1千克重物持续达1分钟;
5、下肢不扶拐能在平地连续步行3分钟,并不少于30步;
6、连续观察两周骨折处不变形。
如果以上检查都正常,骨折应该已经达到临床愈合阶段。
骨折的愈合标准为:已经具备了临床愈合的条件,X光线显示骨痂通过了骨折线,骨折线已经消失。了解上述愈合的标准,对正确评价自己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是必要的。
温馨提示:
骨折多由外伤引起,平时应注意避免外伤。注意活动(远端小关节活动,骨折部位及相邻关节不能活动),避免肌肉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