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6 06:48 来源:网友分享
分清伤势的轻重。如果脚扭伤后能持重站立,勉强走路,说明扭伤为轻度,可自己处置;如果脚扭伤后足踝活动时有剧痛,不能持重站立或挪步,按着疼的地方在骨头上,并逐渐肿起来,说明可能扭伤到骨头,应立即去医院摄片诊治。
正确使用热敷和冷敷。扭伤初期,破裂的小血管在流血,此时可用冷敷,使血管收缩凝血,控制伤势发展。24小时后,破裂血管流血停止,这时可用热敷,促使扭伤处周围的淤血消散。
正确按揉扭伤局部。扭伤初期,以在血肿处做持续的按法为好;24小时后做揉法,以肿处为中心,向周围各个方向擦揉。适当进行活动。在扭伤初期,肿胀和疼痛逐渐加重,应停止活动,抬高患肢。待病情趋于稳定后,只要不是很痛,可逐步加大足踝部的活动。合理用药。扭伤初期,不需内服药,不宜外敷活血的药物,以免血流更多,肿胀更大,必要时用点"好得快"喷洒伤处,会感到舒服点。
在上述的方法中,我们知道了扭伤后应该如何处理才能将伤害降到最低的程度。那么之后如果我们一旦发生意外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定要按照上面的方法及时处理,先冷敷消肿,在适当用药来活血化瘀,让身体尽早的恢复。
对于很多脚扭伤受伤者来讲,如果对脚扭伤的急救措施不了解,很多人都会采取先热敷后冷敷的举措,其实这种方法只会加大脚扭伤部位的严重程度,因此,接下来就为大家对脚扭伤后的消肿方法支上几招。
方法/步骤
脚刚刚扭伤时,要立即停止运动,找个稳定的地方做好,有条件的找个固定的物体垫起受伤的脚部。然后尽快的找个冰袋冷敷一下脚部,如果没有冰袋,用凉水冲一冲脚部也行,这样能促进脚部的毛细血管收缩,减轻淤血症状。
冷敷几次后,大约隔一天后(一般48小时以后)再对脚进行热敷,可以用热毛巾捂在脚上,每次大约10分钟,热敷能促进血液循环,消肿化瘀。每天尽量热敷个5--8次。
如果没法休息要继续上班,那就尽快贴上膏药吧,尽量选择远红外的筋骨伤痛贴,能舒筋活血,加快肿胀部位的血液循环,一般一天左右就能减轻肿胀。膏药24小时要换一贴。
如果脚部肿胀部位比较疼,影响走路、工作,在贴膏药的同时最好再喝些活血化瘀的药物,比如三七等中药,这样效果更好一些。
多进行按摩。在扭伤脚后的第2天,可以对脚部进行轻轻的按摩了,能减轻肿胀部位的疼痛,按摩时要由周围到中间,刚开始以轻柔为主,慢慢的可以增加些力量。
不管是哪个部位扭伤的必须要进行一定的休息,同时在一些比较平坦的地方受伤后马上休息那可以很快的复原减少疼痛,但是对于一些扭伤部位比较严重的就要进行一些冷敷,日常生活中的扭伤特别严重的可以去医院进行一些检查还可以用一些跌打损伤的药物。
不管是哪个部位扭伤,必须先休息,腰部扭伤要及时的卧平坦的地方,脚部扭伤避免被扭伤的脚用力着地,受伤后马上休息,可以促进较快地复原,减少疼痛、出血或肿胀,以防伤势恶化。
然后冷敷,尽量在扭伤几分钟之内进行冷敷。用冰袋或者凉湿毛巾冷敷,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内出血、肿胀、疼痛及痉挛。有时候身边没有冰袋,那么最简单的办法是用凉水侵湿毛巾敷在扭伤脚的部位,或者直接取来半盆凉水把脚放进去。冷敷时间一般在半个小时,中间停一个小时之后进行第二次冷敷。
之后到医院去做X光检查,任何部位扭伤一般不会骨折,常见的是软组织损伤和韧带拉伤,拍片子是为了排除骨折或者关节错位。如果没有骨折和关节错位,就可以进行下一个步骤的治疗。
确诊没有骨折和关节错位之后,接下来等扭伤过24小时之后就可以热敷了,热敷的办法和冷敷差不多,温度正好相反,用暖袋或者热毛巾直接敷在扭伤部位。也可以用热醋、热酒等进行热敷,以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热敷的时间也不能太长,每天两次,每次在二十分钟即可。
分清伤势的轻重。如果脚扭伤后能持重站立,勉强走路,说明扭伤为轻度,可自己处置;如果脚扭伤后足踝活动时有剧痛,不能持重站立或挪步,按着疼的地方在骨头上,并逐渐肿起来,说明可能扭伤到骨头,应立即去医院摄片诊治。
冷敷疗法适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如挫伤、关节韧带扭伤、早期肌肉拉伤等。受伤后24至48小时以内,采用这一方法比较有效,但超出这一时间,就应该采取热敷的治疗方法。”
“热攻”就是通过热疗,促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具有消肿、散淤、解疼、镇痛、减少粘连和促进损伤愈合的作用。常用方法是将毛巾浸透热水或热醋后放于伤部,每次敷30分钟左右。热敷法适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中期、后期和慢性损伤。
可以服用云南白药胶囊,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的功效,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吐血、咳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手术出血,疮疡肿毒及软组织挫伤,闭合性骨折,支气管扩张及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以及皮肤感染性疾病。建议口服,一次1~2粒,一日4次。
正确按揉扭伤局部。扭伤初期,以在血肿处做持续的按法为好;24小时后做揉法,以肿处为中心,向周围各个方向擦揉。 适当进行活动。在扭伤初期,肿胀和疼痛逐渐加重,应停止活动,抬高患肢。待病情趋于稳定后,只要不是很痛,可逐步加大足踝部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