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肉芽肿怎么诊断 如何治疗化脓性肉芽肿

2017-01-28 18:17 来源:网友分享

一、化脓性肉芽肿的诊断

  化脓性肉芽肿的诊断

  组织病理学表现为小叶状毛细血管瘤,小叶间由结缔组织分隔开。瘤体周围正常表皮组织向内生长,形成一似领圈状收缩带。皮损表面的表皮变薄,有些部位则可破溃。常有大量继发性葡萄球菌定植。

  鉴别诊断:

  临床上外伤后发生的肿瘤即应考虑本病,常需要通过病理学检查确诊。本病在组织学应与疣、黑素瘤、基底细胞瘤、鳞癌和肉芽组织增生等相鉴别。

  1.传染性软疣好发于躯干、颈部,为半球形绿豆至黄豆大小结节,表面有蜡样光泽,中央呈脐窝状,多见青少年。

  2.脂溢性角化症。

  3.黑色素瘤。

  4.基底细胞瘤皮损为针头至黄豆大小黄红色结节,表面呈蜡样光泽。并覆有鳞屑。中央有钉刺状角化,逐渐形成侵蚀性溃疡,边缘高起。基底硬,呈乳头或菜花状。病理可鉴别。

  5.角化棘皮瘤为淡红或肤色半球形坚实结节,中央呈火山口样凹陷,其充以角质栓,可见毛细血管扩张,病理有特异性改变。

二、化脓性肉芽肿的病因及治疗

  化脓性肉芽肿的病因

  化脓性肉芽肿的组织病理:

  化脓性肉芽肿来源于局部外伤或刺激后组织过度修复。“化脓”这一定义是错误的,组织学上是纤维组织向表皮排出,然后发生溃疡。当皮肤受穿通性外伤后,新生成的血管形成息肉状损害,所以又被称为毛细血管扩张性肉芽肿。组织病理可见表皮萎缩,其下有许多新形成的不同扩张程度的毛细血管,管壁内皮细胞有轻度或中度增殖,间质水肿,结缔组织可有黏液变性,在损害基底部周围的棘细胞增生,形成表皮小颈圈(早期无明显炎症反应)。表皮破溃时,才有炎性细胞浸润。

  妊娠肉芽肿可能与妊娠期间激素的影响,使得组织对外伤和激惹因素反应亢进,如龋牙、结石和齿冠的影响。

  化脓性肉芽肿的治疗

  可用皮肤刮匙挖出损害或剥离术,随后用电疗疗法或硝酸银损坏基底部;也可用激光、放射等治疗。顽固性损害应手术切除后行病理检查。

  1、必要时用手术或电凝术切除,但可能复发。一般在局部麻醉后从根部切除,再进行电干燥。

  2、在急性炎症控制后,用连续C02激光,功率2~4W或超脉冲CO2激光,能量密度2.0~3.0J/cm2气化肉芽组织。由于激光手具不接触病损区,不会引起感染扩散;同时具有良好的止血功能。术后局部涂莫匹罗星(百多邦)软膏或红霉素软膏。若配合He-Ne激光理疗,可加速创面愈合。

  3、囊性或海绵状行手术切除。

三、化脓性肉芽肿的症状及检查

  化脓性肉芽肿的症状

  1、化脓性肉芽肿好发于受外伤的暴露部位。如手指、前臂、面部、头皮、跖部。偶尔也发生于口腔黏膜,尤其是牙龈,常见于妊娠妇女,也为“妊娠肉芽肿”。也常见于新生儿脐部。

  2、化脓性肉芽肿损害多单个发生。早期损害为鲜红色或暗红色小丘疹,缓慢或迅速增大,逐渐发展至绿豆、黄豆或更大隆起性有蒂或无蒂结节,有的呈短棒状,直径在0.5~1cm,表面多光滑和呈小分叶状。质软、易脆,以至轻微创伤可引起明显出血,也可因此坏死、溃疡、表面结棕黄色或黑色痂。无自觉症状,无压痛等。但若继发细菌感染时可见损害及其基底红肿、疼痛、触痛。

  3、一般开始逐渐增大,以后生长迅速,继之即保持静止,难以自行消失。

  化脓性肉芽肿的检查

  临床上外伤后发生一肿瘤即应考虑本病,但有时诊断困难,通过组织学检查发现临床上约有40%病人被误疹。因此临床上见不典型者最好作病理检查。本病在临床及组织病理学上应与疣、黑素瘤、基底细胞瘤、鳞癌、肉芽组织增生、毛细血管瘤和Kaposi肉瘤等鉴别。

四、化脓性肉芽肿的保健及预防

  化脓性肉芽肿的保健

  护理

  【术后处理】

  1、较大的化脓性肉芽肿,经肌注或静脉滴入抗生素;较小的化脓性肉芽肿术后口服抗生素及多簇维生素类制剂治疗2周。

  2、术后保护手术面,忌强行擦破术面,以及忌食粗硬,强刺激或过热食物2~3周。口腔用雅仕洁口剂每日含漱数次,刷牙时忌损伤手术面,2周后可修复。

  饮食

  1、日常膳食中可多选用蔬菜、水果、豆类等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较多的膳食。

  2、含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姜等。

  化脓性肉芽肿的预防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常发生于身体容易外伤的部位,如面部、头皮、手指、足、躯干上部等,新生儿则易发生于脐部。早期损害为鲜红或棕红色丘疹,缓慢或迅速增大,形成有蒂或无蒂结节,表面光滑或疣状,一般直径5~10mm,但也可达数厘米,质软,无自觉痛或压痛,也不能压缩。轻度外伤即易出血,而且很多。也可见坏死、溃疡和结痂。一般开始逐渐增大,以后生长迅速,此后即保持静止,可长达4年之久,难以自行消失。妊娠性肉芽肿可能是本病的异型,发生于孕妇的口腔,特别是齿龈。有的病例在化脓性肉芽肿的原发损害去除或受到刺激后,于数周或数月内可发生多发性卫星状损害,通常见于肩胛、背、胸和躯干部。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内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