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5 07:31 来源:网友分享
头晕是—个综合病症,是许多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引起头晕的原因常见以下几种:
1.神经系统病变
如脑缺血病变、小脑病变、脑部病变、脑外伤、某些类型的癫痫等。此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某些神经症的病人也会常常感到头晕。
2.耳部疾病
如耳内疾病影响到平衡而引起头晕。
3.内科疾病
如高血压病、低血压病、各种心脑血管病、贫血、感染、中毒、低血糖等。
4.感冒
有时感冒可能会附带有头晕的症状。
5.颈椎骨退化
由于长期姿势或睡姿不良,造成颈椎增生、变形、退化,颈部肌肉扯紧,动脉供血受阻使脑供血不足,是头晕的主要原闲常颈部发紧、灵活度受限、偶有疼痛、:F指发麻、发凉,有沉重感。
6.贫血
如有头晕伴有乏力、面色苍白的表现,应考虑贫血的可能性。健康状态下,老年人体内造血组织的存在量以及造血质和量已经有所下降,红细胞本身的老化,使其对铁的利用率大不如前。因此,老年人如果不注重营养保健,很容易患贫血。此外.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以及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患者均可继发贫血。
7.血粘度高
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均可使血粘度增高,血流缓慢,造成脑部供血不足,容易发生疲倦、头晕、乏力等症状。其中造成高血脂的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平素饮食结构的不合理,患者大量吃高脂肪、胆固醇的食物,而又不爱运动。目前该类疾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打嗝是人体生理的一个表现,但是在一些特别的场合如果频频打嗝会让你尴尬不已,好像喝了许多水都压制不住,怎么办呢?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小状况,那么要怎么去制止打嗝呢?现在就让小编教你几个非常简单又快捷又效的自治方法。制止打嗝的方法很多,以下5种方法是最简便的自治方法。
1.掐按中指
分别用自己的左右手指,用力掐住中指顶部,大约过1~2分钟以后,打嗝即可被制止。
2.掐按内关穴
用手指掐“内关穴”,此穴位于手腕内侧6~7厘米处,即第一横纹下约2横指的距离,其止打嗝的效果也比校好。
3.喷嚏止嗝
打嗝时,如果想办法打个喷嚏,就可以止嗝,可以用鼻子闻一下胡椒粉即可打喷嚏。
4.刮眉棱骨
将双手的拇指压在两侧太阳穴上,用弯出的食指侧面从眉骨的内侧向外侧刮,稍稍用力,以微有酸痛感时为佳。
5.按压少商穴
在打嗝发作时,用拇指按压少商穴,使酸痛感持续半分钟,打嗝即可停止。
1、药枕疗法
配方1:夏枯草、荷叶、竹叶、公英、菊花各50g,研为细末,装入布袋中,当枕芯用,连续1-2月。
配方2:野菊花500g,红花100g,薄荷200g,冬桑叶、辛夷、冰片各50g,共研粗末,装入枕芯,3个月为一疗程。
此二方均可清热平肝,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
2、湿热敷法
药用当归、伸筋草、路路通、丹参各50g,防风、雪上一枝莲各20g,白芷花10g,乳香15g。捣碎和匀,分装布袋中,放入水中浸泡约20分钟后,放入蒸锅中加热20分钟,取出降温至50℃左右时,置于颈部热熨。每次30分钟,凉了可再加热,每日2次,10日为一疗程。有条件者,亦可将上述药物加水煎煮,取浓缩液至100ml,用8cm×12cm与12cm×12cm绒布两块,浸透药汁,置于颈部,并加置相等大小的两块电极板,通以15mA强度的直流电作离子透入。
本法是中医湿敷疗法的扩大应用,利用直流电使药物离子通过皮肤、黏膜引入机体内,达到治疗目的。
3、塞耳疗法
灵磁石10g,研为细末,分成2份,用纱布包裹,塞于双耳中,每日1-2次,每次1小时,连续5-7天。可平肝潜阳,适用于肾虚眩晕。民间还有用鲜生地塞患侧耳治眩晕法。
4、耳穴疗法
取米粒大小之冰片,放在0.5cm×0.5cm的橡皮膏中心,贴于双耳穴上(取穴:神门、脑、皮质下、交感,双侧,每次2-3个穴位),3天1换,4次为1疗程。用药时应将橡皮膏严格密封周围,防止冰片挥发。个别人贴药后有欲寐感,以后转清醒,不必多虑。本方也可治失眠证。
5、敷百会法
蓖麻仁、生半夏各等量,共捣成膏状,外敷于百会穴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2-3天。可化痰除湿,适用于痰湿眩晕,一般用药30分钟后眩晕可明显减轻。
6、填脐疗法
黄芪、五味子各10g,研为细末,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5天。可健脾益气,适用于气血亏虚所致的眩晕。
7、敷手心法
曼陀罗叶10g。最好用鲜叶,捣碎,加白酒数滴,包于左手掌心,每日换药2次,对肝阳上扰引起的眩晕效果较好。本品有毒,慎勿内服。
8、敷涌泉法
吴茱萸20g,肉桂2g,共研细末,米醋调匀,捏成饼状,于睡前贴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次晨取下,连续3-5次。或取吴茱萸适量,研为细末,用米醋或凡士林适量调为膏糊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1换,连续10-15天。可引热下行,适用于眩晕耳鸣,烦躁多梦,颜面潮红。
9、足浴疗法
取山栀子、钩藤各10g,水煎取药液泡脚,每日1-2次,每次 15-30分钟,连续5-7天;也可用夏枯草30g,钩藤、桑叶、菊花各20g,水煎足浴。此法适用于肝阳上亢型眩晕。
治疗嗳气,除了要对症下药,饮食调理对它的康复也十分重要。
1、良姜鲫鱼汤
【原料】鲫鱼1条(约250克),高良姜12克,葱白2段,食用油,食盐,葱花等各适量。
【营养功效】温胃散寒,适用于脾胃虚寒,嗳气,腹中胀痛,便溏等患者食用。
做法
鲫鱼去鳞、腮及内脏,清洗干净,与高良姜同放入锅中,加水足量,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文火煲熟,加入适量的食用油和盐,倒入切碎的葱白,再煮沸后即可食用。
2、炒荠菜
【原料】荠菜150克,鸡肉50克,冬笋约200克,黄酒、食盐、清汤、食用油适量,芝麻油少许。
【营养功效】健脾开胃,消食化滞。适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嗳气等胃肠患者食用。
做法
原料洗净。荠菜剁做细末,鸡肉切成薄片,上浆后备用,冬笋先剖开,再切成薄片。
将炒锅放在旺火上烧热,加油烧至七分熟,放入鸡片,用筷子刮散至熟,出锅,沥干油。
锅中留少许油,放入葱段、笋片略炒一下,再放入荠菜翻炒,加入黄油、食盐、清汤烧开,再加入鸡片,炒均匀后稍煮,再用湿淀粉勾芡,淋上芝麻油,即可上盘食用。
最后,小编送一个绝招给大家,在我们眉间处有个穴位名为攒竹,当突发呃逆不止时,可以用双手拇指用力按住此穴位,不要怕疼,大概坚持一分钟就可以止住打嗝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