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鼻漏的术后护理方法有哪些 如何诊断脑脊液鼻漏

2018-05-18 06:51 来源:网友分享

一、脑脊液鼻漏的术后护理

  1、及时发现脑脊液鼻漏

  脑外伤及术后患者要注意观察神志、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和瞳孔。手术患者应询问医生手术中是否出现过脑脊液鼻漏现象。脑脊液鼻漏常发生在术后1~7天内。如果发现鼻腔有清亮液体流出或自觉有咸味的液体流入咽部,应考虑有脑脊液鼻漏的可能。

  2、避免颅内压升高

  及时有效的降颅压治疗 按医嘱及时准确有效的行脱水治疗。如20%甘露醇250 ml每8 h 1次,快速静脉滴入。

  3、呼吸道的管理

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及打喷嚏,避免用力咳嗽、咳痰。患者咳痰时应先进行5~6次深呼吸,在深呼吸后保持张口,然后浅咳一下将痰咳至咽喉部并迅速将痰咳出。同时遵医嘱给予去痰药物或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便于咳出。鼻腔分泌物堵塞时,可让患者张口,并向口咽后方吸气,在口咽部形成相对负压,吸咳出分泌物,以防逆行感染。必要时经口腔吸痰,禁止经鼻腔吸痰,以免损伤鼻窦加重漏液。

  4、保持正确的体位

有脑脊液鼻漏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清醒的患者采取半卧位,昏迷患者将头抬高15°~30°,头偏向一侧,以免使污染的脑脊液逆流,引起颅内感染。患者翻身时避免头部大幅度转动,不要用大力扣背咳痰,以免影响漏口愈合。

二、脑脊液鼻漏的检查方法

  鼻内镜检查

  可常规使用,定位漏口准确。脑脊液持续外流时,内镜可能直接发现脑脊液鼻漏的部位,脑脊液漏液量少或间断流出时,可以配合使用鞘内注射荧光素,以便发现漏口。检查时压迫双侧颈内静脉致颅压升高,有利于观察到漏口。

  葡萄糖氧化酶检测

  该技术是一种传统的诊断方法,由于泪液和鼻黏液含糖,故糖定性不可靠,可行糖定量检测。检测鼻腔漏出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并与血清中葡萄糖的浓度进行比较,若比值为0.50~ 0.67,在排除其他可引起脑脊液和血清中葡萄糖浓度变化的因素下,该漏出液很可能是脑脊液。如漏出液中葡萄糖浓度大于1.7mmol,亦可明确诊断。

  β-2 转铁蛋白检测

  该技术对脑脊液鼻漏诊断十分有效。由于β- 2 转铁蛋白仅存在于脑脊液和内耳外淋巴液中,而在血液、鼻腔和外耳道分泌物中无法检测。取0.2 mL的标本,应用免疫固定电泳技术检测,其敏感度和特异度高。

  β- 2 示踪蛋白检测

  近年发现β-2示踪蛋白,也仅存在于脑脊液和内耳外淋巴液中,其敏感度和特异度更高。

  CT及CT脑池造影

  高分辨率 CT,层厚可薄至 1 mm,微小病变检出率明显提高。三维 CT 成像技术行颅底重建,更加直观地显示骨折情况,以明确漏口部位。CT 脑池造影特异性高,能直接显示脑脊液鼻漏的漏道形态、大小、位置及数量。但不能全面了解漏口情况,对骨质结构显示不清,与 CT 相结合,则更加完善。

三、脑脊液鼻漏的治疗方法

  内窥镜下鼻内入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1981 年 Wigand 首次成功用纤维蛋白胶经鼻内镜下修复脑脊液鼻漏,现在该项技术广泛开展,显示出其极大的优势,报道有超过 90% 的成功率,为耳鼻咽喉科医生常用。鼻内镜修补术是治疗筛顶窦和蝶窦脑脊液鼻漏的首选术式,手术难点是术中漏口位置的确定,借助鼻内镜仔细寻找脑脊液鼻漏的来源,然后清除漏口周围的肉芽组织及坏死组织,充分冲洗术区,使用肌肉筋膜等修复材料,充分铺盖漏口,压迫。

  经颅脑脊液漏修补术手术:该术是传统手术治疗方法,为神经外科医生常用。其适应征:为多发性骨折广泛颅脑损伤达开颅指证者,开颅处理血肿骨折及漏口;高颅压性脑脊液鼻漏,可导致脑疝致死者; 其它方法修补后失败或复发者;颅内脓肿形成者;严重的颅底畸形;颅内外交通性肿瘤,鼻内镜及显微镜下单鼻孔入路显露困难者,当颅底骨质缺损或漏口较大时可首选。根据骨折的不同部位和脑脊液鼻漏漏口位置可选择额下入路和翼点入路,根据术中情况,又可采用硬膜外入路硬膜内入路及二者联合入路。优点是直视下修补漏口,可同时处理其它颅内病变;缺点是术中不易找到漏口,创伤较大,手术及住院时间较长,嗅觉多受影响。现普遍采用显微镜下开颅修补术,明显弥补了过去直视下开颅手术的不足。

四、脑脊液鼻漏的诊断

  脑脊液鼻漏的诊断主要依靠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症状:一侧或双侧鼻孔持续或间歇性流出清亮液体,向一侧倾斜、低头或压迫颈静脉时症状加重;或漏水较少,但晨起时发现枕边潮湿。也有仅表现为反复颅内细菌性感染,鼻漏并不明显。一般发病多在颅脑外伤、手术后,少数患者仅有过轻微颅脑外伤史或喷嚏后发生鼻漏。

  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发作时可出现流清水样涕症状,应与本病鉴别。但变应性鼻炎同时伴有连续喷嚏、鼻痒、鼻塞症状,并且具有明确的致敏原。分泌物生化检查可鉴别。

  鼻窦粘膜下囊肿

  鼻窦粘膜下囊肿以上颌窦最为多见,囊肿破裂时可流出黄色清凉液体,单侧,应予以鉴别。可行影像学检查和生化检查。

  鞘内注射荧光素后结合内镜检查为术中脑脊液漏口定位常用的方法,对漏液量较少或间断性脑脊液鼻漏病例的诊断帮助很大。术中视野暴露较大则诊断准确,但对颅底骨缺损的暴露较小则漏口的精确定位受限。局部鼻内荧光素法可用于术前诊断、术中定位及术后复发的检测,为非创伤性检查,简单安全,灵敏度高。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养生知识养生大全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