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30 06:30 来源:网友分享
耳朵是人体重要的器官,相信很多人都没见过耳朵会长肿瘤,其实耳朵和身体的其他部位一样会长恶性肿瘤,但其发生率较低,较为少见。
在外耳有乳头状瘤。其表面高低不平,呈棕黄色如肉芽样。此病初起属良性,但可恶变为乳头状癌。此外尚有盯腺的恶性肿瘤。中耳癌以原发者为多,且多有慢性化中耳炎史,少数可继发于外耳,鼻咽、颅底或腮腺部位的癌肿。检查时可见耳道深部肉芽样新生物,质脆易出血,耳道内流血脓性分泌物,耳鸣,听力下降。一些患者直到出现面瘫,还误以为是中耳炎。因此,对长期流血脓,耳内有易出血息肉状物者应先作病理切片,伴有面瘫者更应加以警惕。X线摄片、CT扫描对确定原发商品交易会和病变范围是有帮助的。
一旦确诊,一般尽早手术加放射治疗。禁止在理发摊使用末经消毒的工具挖耳,积极防治慢性脓性中耳炎,对防止交尺感染引发乳头状瘤和减少中耳癌肿的发生,是极为重要的预防措施。
(外耳及外耳道肿瘤)恶性肿瘤发生于外耳者较少见。国外统计发生于耳廓及其邻近结构的恶性肿瘤,约占全身皮肤恶性肿瘤的6%。Friedmann(1974)统计295例耳部恶性肿瘤,其中耳廓者58例(19%),外耳道158例(54%),中耳79例(72%)。外耳恶性肿瘤无论发生于耳廓或外耳道,均以鳞状细胞癌最常见。其次常见者,耳廓为基底细胞癌,外耳道为腺样囊性癌,其他恶性肿瘤如横纹肌肉瘤、恶性黑色素瘤均极少见。
【病因】
鳞状细胞癌的病因:不甚清楚。耳廓鳞状细胞癌可能与紫外线照射有关,如在强烈阳光下曝晒。外耳道鳞状细胞癌则可能与慢性外耳道炎或慢性中耳炎的炎性刺激有关。
【临床表现】
一、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表现:
耳廓鳞癌早期表现为屑状斑丘疹,有痒感,搔抓易引起出血,逐步发展为硬结,之后表面糜烂、溃烂或形成菜花样肿物。初期无疼痛,晚期侵及软骨膜时疼痛较明显。外耳道鳞癌早期常被诊为慢性外耳道炎或外耳道胆脂瘤,患者常有血性耳漏,检查可见外耳道局部皮肤糜烂,有肉芽样组织生长,取组织送检,常可明确诊断。耳廓鳞癌发展缓慢,发生转移亦较晚,最常发生转移的部位为腮腺淋巴结,其次为颈静脉二腹肌淋巴结及颈后上淋巴结。外耳道鳞癌常呈浸润性生长,可很快侵及其下的骨组织,并可累及面神经。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是很明显的,但是,极早期的恶性肿瘤常不容易和良性肿瘤相区别。在脑、心脏等部位上的良性肿瘤,对生命也有严重的威胁;早期发现的恶性肿瘤经手术治疗,可以治愈,能够不影响病人的生命。
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的区别
1、良性肿瘤的生长速度缓慢,恶性肿瘤长得比较快;
2、良性肿瘤不发生转移,恶性肿瘤易转移;
3、良性肿瘤质地一般较软,多数有包膜和周围组织相隔,触诊肿瘤时,肿瘤有一定的活动度,表面较光滑,手术切除时,容易治愈,一般无全身症状;
恶性肿瘤表面不光滑,质地坚硬,和周围组织的界线不清楚,常较固定,不易活动,手术时难以彻底切除,容易复发,病人常有消瘦、发热、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从肿瘤对人体的危害来讲,除极少数良性肿瘤可转化为恶性肿瘤外,一般地说良性肿瘤仅有局部压迫症状,不危及病人生命,而恶性肿瘤能迅速破坏周围的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广泛转移时,影响全身的功能,最后造成各系统的功能紊乱,直至衰竭。
(外耳及外耳道肿瘤)恶性肿瘤发生于外耳者较少见,国外统计发生于耳廓及其邻近结构的恶性肿瘤,约占全身皮肤恶性肿瘤的6%。Friedmann(1974)统计295例耳部恶性肿瘤,其中耳廓者58例(19%),外耳道158例(54%),中耳79例(72%),外耳恶性肿瘤无论发生于耳廓或外耳道,均以鳞状细胞癌最常见。其次常见者,耳廓为基底细胞癌,外耳道为腺样囊性癌,其他恶性肿瘤如横纹肌肉瘤,恶性黑色素瘤均极少见。
耳部肿瘤是人体肿瘤疾病的一种,发病率较低。耳部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良性较恶性多见。良性肿瘤原发于耳廓血管瘤、耳道乳头状瘤等,其中以乳头状瘤较为多见;恶性肿瘤可发生于耳廓、外耳道和中耳。
耳部恶性肿瘤的检查:
在临床上常被误诊为外耳道炎、中耳炎、外耳道骨疣等病,因此对中年以上患者,病程长的外耳道痛性肿物,特别是外耳道肿块在发病早期即有明显耳痛,而局部又无急性炎症表现者,尤应提高警惕。最后诊断需靠病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