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1 07:37 来源:网友分享
化脓性指头炎是发生在指末节的皮下化脓性感染。因感染时,整个指腹高度肿胀形同蛇头,故名“蛇头疖”或“瘰疽”因指腹皮下组织排列十分紧密故在感染初期,组织就很肿胀,同时腔内张力明显增高,疼痛剧烈,末节指骨的血供受到阻碍。疾病早期局部症状较重;脓肿形成后很难检出感染区的波动感,是该病的重要特征。接下来为大家具体介绍。
化脓性指头炎多为指端异物刺伤后所致,亦可继发于甲沟炎。主要致病菌是金黄葡萄球菌。
化脓性指头炎手指末节掌面的皮肤与指骨骨膜间有许多纵形纤维索,将软组织分为许多密闭小腔,腔中含有脂肪组织和丰富的神经末梢网。在发生感染时,脓液不易向四周扩散,故肿胀并不显著。但脓腔内压力很高,不仅可以引起非常剧烈的疼痛,还能压迫末节指骨的滋养血管,引起指骨缺血、坏死健康搜索。此外,脓液直接侵及指骨,也能引起骨髓炎。
发病初,指头轻度肿胀、发红,刺痛。继而指头肿胀加重,皮肤张力明显变大,病人常感剧烈跳痛,难以安眠。并有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脓肿期,微血管内血栓形成,局部组织趋于坏死,整个指腹可以高度肿胀,形同蛇头。脓肿形成后,指头疼痛反而减轻,皮色由红转白,但难查出波动感。皮肤破溃溢脓,逐渐愈合。
前臂平置、制动,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早期可给予热敷、高锰酸钾浸泡、3%碘酊涂擦,积极抗感染治疗可使炎症消退。脓肿形成前,可用如意金黄散敷贴患指。
尽早切开引流,因感染区很难查出波动感,故根据感染的时间,在跳痛出现或影响睡眠时即行切开引流,不能等待。即使切开后没有许多脓液,对缓解症状,控制炎症向纵深发展也是有益的。
在指神经阻滞麻醉下,在末节指侧面作纵行切口,切口远端不超过甲沟1/2,近端不超过指节横纹,为引流通畅换药便利,可于切口处切除一梭形皮条。术中清除坏死组织,彻底打开已发生感染的纤维隔,但应保护深层骨膜和鞘管的完整,以免炎症扩散。置入乳胶片引流。
术中应避免行两侧对口引流,更不要作指端的鱼口状引流切口。前者常在指腹下留有较大瘢痕,使持物、捏物时疼痛敏感,影响功能。后者则因瘢痕回缩使指端健康搜索不平,影响功能与外形。
化脓性指头炎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类药物肌内注射,过敏者宜用头孢菌素类。
甲沟炎、脓性指头炎切开后可采用热浸法护理,但必须在手术切开排脓24小时后,且切口无出血及渗血时方可采用。
准备工作:备好无菌搪瓷碗或弯盘1只,无菌小纱布1块,钳子1把,再准备温开水(需水沸后再烧10分钟,晾至不烫手为度,约41-43℃),倒入碗或弯盘内。
护理时,让病人将患指放入水中浸泡,并嘱病人边浸边擦洗,护理人员也可协助擦洗,热浸15-20分钟,然后换药包紧。当水凉后应随时更换适度温开水。
根据脓汁多少及红肿情况,每日或隔日热浸后换药,至脓汁排尽或减少为止,一般经2-3次热浸即可达到目的。
这种特别的护理方法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吸收消退;还可达到冲洗排脓的作用,使脓腔脓汁减少,冲淡脓腔细菌浓度,减少细菌扩散蔓延的机会;可减少病人换药时的痛苦,而且冲洗较棉球擦拭创面干净彻底,不损伤肉芽组织,有利于创面再生修复。热浸法经济、方便易行,可缩短疗期5-7天,而且效果显著。
脓性指头炎多是由手指损伤引起的,对于症状严重的,应该及时进行治疗,治疗一般采用切开引流术。具体如下:
一、手术适应证
指头炎出现跳痛,明显肿胀,应即切开减压、引流,不能等待波动出现。
二、手术前准备
1、根据病情合理选用抗生素。
2、对严重手部感染,全身情况衰弱者,应注意改善全身情况,提高身体抵抗力。
3、手部较深脓肿切开时,宜用止血带控制止血,使手术野清晰,保证手术安全。
三、手术步骤
在手指末节的一侧作纵切口。切开皮肤后,用止血钳分入脓腔,撑开纤维索带间小房,放出脓液,置凡士林纱布条或胶皮片引流。若脓肿较大或成工形,可用止血钳插入腔内,在手指对侧作对口引流。但局限在掌面指垫间隙的感染,无论在近、中远节、对向脂肪垫中央穿头的脓肿,应采用中央不跨越横屈纹的纵向切口,以免指端失去感觉或坏死。
未及时治疗的脓性指头炎,已并发手指末节指骨慢性骨髓炎者,可出现死骨,使脓性指头炎经久不愈。对此可采用手指末节侧切口,显露指骨,摘除死骨;或用小咬骨钳咬除其末端的骨髓炎病骨。伤口用凡士林纱布条或胶皮片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