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2 12:54 来源:网友分享
①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水钠潴留。
②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液体容易由血管内进入组织间隙。
③血浆蛋白水平降低,特别是白蛋白水平降低,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水分容易移向组织间隙。
④有效血容量减少,导致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加重了水钠潴留。
肾炎性水肿发生机制,主要是球-管失衡导致钠水滞留所致。其实质是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而不伴有肾小管重吸收的相应减少。由于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发生肿胀和增生。炎性细胞渗出和纤维蛋白的堆积和充塞囊腔,使后者变得狭窄,以致通过肾小球的血流大为减少,肾小球的有效滤过面积又明显下降,其结果是肾小球钠水滤过显著下降。但此时完整的肾小管仍以正常速度重吸收钠和水,故产生高渗性少尿甚至无尿。大量钠水滞积于体内,引起血浆容量和血管外细胞外液量的明显增多,组织间液因而增多而不能被淋巴回流所代偿,于是出现全身水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因炎症而通透性增高,故可出现蛋白尿,但低蛋白血症不明显。当然钠水滞留可稀释血浆蛋白,但此因素引起次要作用。
慢性肾小球炎有时也可伴有水肿,但不及急性肾小球肾炎明显。因残存肾单位能在一定程度上代偿。如出现水肿,其发生机制与下述因素有关;
①正常肾单位明显减少使滤过总面积明显下降;
②持续的肾性高血压加重左心负担,严重时导致心力衰竭;
③长期蛋白尿所致的低蛋白血症。
肾病性水肿
是肾病综合征的四大特征之一。因组织间隙蛋白含量低,水肿多从下肢部位开始。
①由于长期、大量蛋白尿造成低蛋白血症所致的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液体从血管内渗入组织间隙,产生水肿,是其发病的中心环节。
②继发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的钠水潴留在肾病性水肿发展中也将起重要作用。此外,部分患者因有效血容量减少,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加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可进一步加重水钠潴留,加重水肿。
肾炎性水肿
主要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因组织间隙蛋白含量高,水肿多从眼睑、颜面部开始。
发病机制: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的同时,肾小管的重吸收无相应减少,有的反而增加,因而发生严重的球-管失衡,肾小球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下降,导致钠水潴留所致。肾炎性水肿时,血容量常为扩张,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因高血压、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等因素而使水肿持续和加重。
肾炎性水肿发生机制,主要是球-管失衡导致钠水滞留所致。其实质是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而不伴有肾小管重吸收的相应减少。由于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发生肿胀和增生。炎性细胞渗出和纤维蛋白的堆积和充塞囊腔,使后者变得狭窄,以致通过肾小球的血流大为减少,肾小球的有效滤过面积又明显下降,其结果是肾小球钠水滤过显著下降。但此时完整的肾小管仍以正常速度重吸收钠和水,故产生高渗性少尿甚至无尿。大量钠水滞积于体内,引起血浆容量和血管外细胞外液量的明显增多,组织间液因而增多而不能被淋巴回流所代偿,于是出现全身水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因炎症而通透性增高,故可出现蛋白尿,但低蛋白血症不明显。当然钠水滞留可稀释血浆蛋白,但此因素引起次要作用。
慢性肾小球炎有时也可伴有水肿,但不及急性肾小球肾炎明显。因残存肾单位能在一定程度上代偿。如出现水肿,其发生机制与下述因素有关;
①正常肾单位明显减少使滤过总面积明显下降;
②持续的肾性高血压加重左心负担,严重时导致心力衰竭;
③长期蛋白尿所致的低蛋白血症。
肾性水肿的特点是:首先发生在组织疏松的部位,如眼睑或颜面部、足踝部,以晨起为明显,严重时可以涉及到下肢及全身。肾性水肿的性质是软而易移动,临床上呈现凹陷性浮肿,即用手指按压局部皮肤可出现凹陷。
出现水肿,其饮食方面也要注意一下几点:
限制水、钠和蛋白质摄入
1、蛋白质摄入
严重水肿伴低蛋白血症病人,可给予蛋白质每日每千克体重1g,其中60%以上为优质蛋白,轻中度水肿每日每千克体重0.5~O.6g蛋白质,给予蛋白质的同时必须要有充足热量摄入,每日125.5~146.4kJ/kg(30~35kcal/kg)。
2、水盐摄入
轻度水肿尿量>1000ml/d,不用过分限水,钠盐限制在3g/d以内,包括含钠食物及饮料。严重水肿伴少尿每日摄水量应限制在1000ml以内,给予无盐饮食(每天主副食中含钠量<70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