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05 10:53 来源:网友分享
短波红外线引起
短波红外线引起的白内障:红外线易透入透明介质而达眼内,屈光间质无血管,散热性能差,加上邻近的葡萄膜能吸收大量放射线,故易受到损害而形成白内障,若红外线集中于黄斑部而致黄斑部损伤。 近红外线引起的晶状体混浊造成的白内障,称为红外线性白内障,又称为热性白内障,常见于接触炉火高温的车间工人,如吹玻璃的工人,故又名“吹玻璃工人白内障”,也可见于打铁、炼钢、制面包等工种的工人。距炉火越近,红外线性白内障的发生率越高,有人统计发病率最高者可达50%,最低为1.5%。红外线性白内障的发生率与年龄也有一定关系,年龄越大,越容易发病,这与老年人晶状体核硬化,吸收红外线能力强有关。红外线为什么能引起白内障呢?有人认为红外线直接作用于晶状体,使晶状体产生原发性损伤而混浊;也有人认为红外线先作用于虹膜睫状体,由于虹膜睫状体的病变而影响晶状体的新陈代谢,从而发生晶状体混浊。
红外线性白内障初期,从眼球外观上不容易发现混浊,但视力可能已受到影响。因为病变开始于晶状体后极部,发病早期就会影响视力,患者看东西模糊不清,以后视力逐步下降,直至晶状体完全混浊而失明。医生检查可发现早期晶状体后皮质外层出现空泡,逐步变为点状混浊,并联接成网状、盘状,呈金色结晶样闪光,然后发展为板层混浊,最后完全混浊。在发展过程中,可见到前囊表层剥离,剥离物质一端附在囊上,一端卷曲游离在前房内,此为红外线性白内障的典型改变。长期多次暴露于高温炉火旁,又不使用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工作在高温炉火旁的工人应戴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如已发生红外线性白内障,早期可作光学虹膜切除术,晚期需做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视网膜脉络膜烧伤
日光性视网膜脉络膜烧伤:主要由短红外线及可见光经屈光间质曲折聚集点,所产生的热能致视网膜脉络膜灼伤,多见于裸眼观察日蚀引起。青年人及正视眼多见,而高度近视眼者则少见。且与日蚀性质、季节、时间、天气阴晴有关。
短波红外线引起的
短波红外线引起的白内障:红外线白内障的典型改变常从后极部开始,初为晶体后皮质有一小墨渍样车轮状或盘状混浊,也可呈蛛网状混浊,中心有亮光闪闪的结晶,具有混浊较薄、边界清晰的特点。另一特别为前囊的浅层可以剥落,游离卷曲,在前房中自由飘动,它与囊性青光眼不同,囊性青光眼剥脱的前囊常呈粉末状碎屑,起始于虹膜下,逐渐覆盖虹膜前层,堵塞前房角,而致眼压升高。
视网膜脉络膜烧伤
日光性视网膜脉络膜烧伤主觉症状最初为耀光感,继之羞明,光幻觉及色觉异常(红、黄、蓝),24小时后,飘动的黑影成为致密暗点,可为暂时的或永久性中心暗点。视力下降至0.5-0.1以下。且有视物变形。眼底检查:病变仅限于黄斑区,轻者黄斑部颜色变暗;重者则水肿隆起,呈灰色,有小出血点,典型者黄斑中心凹有黄白小点,围绕色素斑点,严重者可形成穿孔,视网膜剥离等。
1.角膜上皮损伤:角膜上皮擦伤,病人视力减退,出现明显的疼痛、怕光和流泪等症状,上皮缺损区荧光素着色,若发生感染,可出现角膜溃疡。 对角膜上皮擦伤,可涂抗生素眼膏后包扎,促进上皮愈合。角膜基质层水肿混浊者,可局部滴用皮质类固醇,必要时用散瞳剂。对角膜裂伤应行手术缝合,按角膜穿孔伤处理。
2.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多见于青年及中年男性,多为单眼发病,有自愈和复发倾向。病因不详,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感染、过敏、脉络膜静脉引流障碍、热调节功能衰竭均能促发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主要表现为中心视力减退,视物变形,病人自觉在注视点中央有一团暗影,呈灰色或暗红色,偶尔为紫色或绿色,如反复发作,可遗留永久性视力障碍,但从不失明。一般经过1~3个月后病变转入恢复阶段,水肿和渗出物逐渐吸收,可不留任何痕迹,但也可遗留不规则尘状色素沉着,中心凹光反射重现,视力提高或完全恢复。
病变仅限于黄斑区,轻者黄斑部颜色变暗;重者则水肿隆起,呈灰色,有小出血点,典型者黄斑中心凹有黄白小点,围绕色素斑点,严重者可形成穿孔,视网膜剥离等。
黄斑位于视网膜中央,是视力最敏感区,负责视觉和色觉的视锥细胞就分布于该区域,因此任何累及黄斑部的病变都会引起中心视力的明显下降、视物色暗、变形等。正常状况下荧光素不能漏出视网膜血管。在脉络膜内的荧光素虽能透出血管但因受色素上皮限制也不会漏到视网膜内。故只有在视网膜血管或色素上皮有病变时才会发生视网膜荧光渗漏。这一点对于检查黄斑区病变时意义极大,除了可以有助于探讨病原外,还可为光凝治疗定位。 在黄斑区,异常的荧光有5方面的原因:(1)血管障碍;(2)色素上皮障碍;(3)视网膜或脉络膜炎症;(4)机化组织(假荧光现象);(5)某些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