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4 20:25 来源:网友分享
1.遗传因素
大约60%的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目前认为是多基因遗传所致,30%~50%的高血压患者有遗传背景。
2.精神和环境因素
长期的精神紧张、激动、焦虑,受噪声或不良视觉刺激等因素也会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3.年龄因素
发病率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4.生活习惯因素
膳食结构不合理,如过多的钠盐、低钾饮食、大量饮酒、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均可使血压升高。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5.药物的影响
避孕药、激素、消炎止痛药等均可影响血压。
6.其他疾病的影响
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甲状腺疾病、肾动脉狭窄、肾脏实质损害、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嗜铬细胞瘤、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等。
对检出的高血压患者,应使用推荐的起始与维持治疗的降压药物,特别是每日给药1次能控制24小时并达标的药物,具体应遵循4项原则,即小剂量开始,优先选择长效制剂,联合用药及个体化。
降压药物种类
①利尿药。
②β受体阻滞剂。
③钙通道阻滞剂。
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⑤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应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合并临床疾病的情况,选择单一用药或联合用药。选择降压药物的原则如下:
a.使用半衰期24小时以及以上、每日一次服药能够控制24小时的血压药物,如氨氯地平等,避免因治疗方案选择不当导致的医源性清晨血压控制不佳;
b.使用安全、可长期坚持并能够控制每一个24小时血压的药物,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c.使用心脑获益临床试验证据充分并可真正降低长期心脑血管事件的药物,减少心脑血管事件,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
1、控制体重:体重超标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高血压患者的顺利康复,根据调查可以表明,几乎所有超重高血压患者均可通过减轻体重获益。减重的方法一方面是减少总热量的摄入,强调少脂肪并限制过多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另一方面则需增加体育锻炼如跑步、太极拳、健美操等。在减重过程中还需积极纠正其他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绝烟酒等。
2、保持健康心态:高血压病人的自我调节最主要的方面就是心态的调整,健康的心态对高血压的治疗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不良情绪可对血压产生较明显的影响,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均可不同程度的升高血压。生活节奏过快、压力过大也是血压升高的常见诱因。此外,不良心境还常使患者产生嗜烟酒倾向,间接影响血压水平。
3、适量运动:运动对于保证身体健康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高血压的治疗同样也离不开适量运动的辅助作用。高血压患者通过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使血压有某种程度的下降,并减少某些并发症的发生。运动方案(包括运动种类、强度、频度和持续运动时间)因人而异,需根据血压升高水平、靶器官损害和其他临床情况、年龄、气候条件而定。
1、三餐小心隐形盐
我们日常所吃的食盐中含有大量的钠,而过量食用钠盐会导致水钠潴留,升高血压。因此高血压患者每人每天的食盐量要控制在2到5克。
除了钠盐中的钠元素,酱油中也含有大量的钠,3毫升酱油约等于1克盐。除此之外还有咸菜、豆腐乳、咸肉、咸鸭蛋、虾米、皮蛋、茼蒿菜、空心菜等食物中也含有大量的钠,要少吃或者不吃。
2、限制脂肪摄入量
烹调时选用植物油,橄榄油、亚麻籽油、菜籽油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应为首选的食用油种类。多吃海鱼,海鱼种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抑制血栓的形成,预防中风。
3、吃饭只吃三分饱
过饱时,胃部消化食物需要大量的血液供应,导致心脑供血量相对减少,容易导致中风。因此每餐只吃三分饱,如果担心营养不够,在两餐的间隙进行加餐即可。
4、忌情绪大幅波动
高血压的朋友需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兴奋、紧张。不适合做一些竞争性较强的娱乐活动,容易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跳加快,严重时导致脑溢血。
5、忌突然停药减药
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一段时间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就擅自停药减药,其实这样很危险,容易引发“降压停药综合征”,血压大幅度升高,导致心脑等靶器官不可逆的损伤。因此用药一定要谨遵医嘱,按时按量。
温馨提示:
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
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 90mmHg(12kPa)。亦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18.9-21.2kP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