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7 15:10 来源:网友分享
1、顺经络循行的方向进行的按摩属于补法,逆经络循行的方向进行的按摩属于泄法。
2、根据按摩的力度可分为重手法和轻手法。重手法,用力相对较大属于泻法;轻手法,用力相对较小,属于补法;用力适中则属于平补平泻法。
3、根据血液流动的方向,按血液从心脏流人流出,向血液流出心脏方向按摩为补法,按摩方向同心脏流出血液方向相同为泻法。另一说是顺经络方向,人体血管不是经络,经络是目前医学无法确定,但又普遍认同存在的一种未知网络。
4、根据手法的旋转方向,顺时针按摩为补,逆时针按摩为泻。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按摩同时进行则属于平补平泻法。《幼科推拿秘书》说:“左转补兮,右转泄。”说的是腹部按摩,以患者自身的方向为度,顺时针方向按摩,有明显的通便泻下的效果,为泻法;逆时针方向按摩,可增强胃肠消化功能,有健脾和胃的作用,为补法。
5、手法的补泻与按摩部位的特殊性也有关系。按摩太阳穴时,向眼方向揉为补法,有壮筋补虚的作用;向耳方向揉为泻法,有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的功效。
6、背部的脊柱穴,用捏脊法自下而上能培元气、通经络、和脏腑,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为补法;推脊柱穴从上至下,有清热的功效,为泻法。又如七节骨(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成一直线),自下向上直推为推上七节,能温阳止泻,用于治疗虚寒腹泻;自上向下直推为推下七节,能泻热通便,用于治疗肠热便秘。
1、身体体征稳定,如某些久病过分虚弱的、素有严重心血管病的或高龄体弱的患者。
2、女性生理期,腰部不能按,怀孕五个月以上的孕妇。
3、没有严重的血液学疾病,如紫癜、血小板减少等再生障碍性贫血。
4、按摩的地方没有感染、严重的皮肤病,如各种急性传染病,急性骨髓炎,结核性关节炎,传染性皮肤病,皮肤湿疹,水火烫伤,皮肤溃疡,肿瘤,以及各种疮疡等。
5、发烧高热时,也不可按摩。
6、脱臼、拉伤患者。
7、急性腹膜炎、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患者。
按摩强身祛百病 并非越痛越好
按摩疗法作为一种外力调理身体和治疗疾病,最基本的要求有四个,即均匀、柔和、有力、持续。其中柔和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按摩与不柔和、不为人体所适应及接受的“外来暴力”的区别所在。因此,按摩并不是越痛越好。另外,一味强调手法的力度,非但起不到治疗作用,反会加重病情。
天突穴
微微仰头,位于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正中便为天突穴。按压此穴能够增强机体新陈代谢能力,去除脸部多余的水分。不少女歌手还在天突穴上贴特制磁盘,以微弱电流刺激此穴,达到清咽化痰、亮嗓的目的。
按压方法:此穴不宜重压,指法切记轻柔。用右手的食指每隔两秒轻压一次,连按10次为宜。
肾俞穴
秋冬季体表排汗能力减弱,大量水分开始堆积在体内。并且不少女性有在冷天吃辣或吃火锅的习惯,重口味饮食更加强了肾脏的负担,无法正常排泄水分就容易使身体产生浮肿。
肾俞穴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按摩此穴有助于维护肾脏的健康,帮助调节新陈代谢,使体内多余水分迅速排走,让冬天恼人的身体浮肿彻底远离
按压方法:以指关节轻压穴道,每秒一次,每按压3~5次休息10秒,再重复这一步骤三次。
攒竹穴
位于面部眉头两侧,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的穴位,按压此穴位可以缓解头痛,消除脸部浮肿。
按压方法:遵循眼保健操的要求,双手拇指抵住太阳穴,用食指按住两侧的攒竹穴轻轻旋转,每八拍为一个组,重复八轮即可。
承浆穴
位于面部,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承浆穴为足阳明任脉之会,长期按压此穴能控制荷尔蒙的分泌,消除胸部以上身体部位的积水,保持肌肤应有的张力。
按压方法:用拇指轻压此穴,每秒一次,连按20次。
“摩”足心
足心的涌泉穴直通肾经,临睡前坚持温水泡脚,再将双手相互摩擦至热,用左手心按摩右脚心,用右手心按摩左脚心,每次50下左右,以搓热双脚为度。
“揉”关节
取坐立姿势,先自然伸直下肢,以双手掌紧贴大腿上部自上而下边转动边搓揉至膝部,以大腿感到酸胀为度。
“压”腹部
临睡前,将一只手放在脐下耻骨上小腹部位,另一只手放在腰上,然后一面按住腰,一面用手在下腹部由右向左慢慢摩擦,以自觉腹部温热感为度。
“敲”腰椎
取站立姿势,大腿分开,双手拇指紧按腰部两侧,每次约5分钟,每日数次,还能防治腰酸背痛和腰膝无力等症。
“按”腹股
将两手放于大腿两侧的腹股沟处,以手掌沿斜方向轻轻按摩30余次,坚持每天按摩10分钟,对提高精力也有一定功效。
“擦”双耳
晨起时,用指尖或罗纹面在双侧对耳轮体等耳部轻轻环形摩擦,或点压揉按,以局部微胀痛有热感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