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1 13:46 来源:网友分享
1、通过拔火罐,可以将身体里的湿气、寒气,通过皮肤组织渗透出来,从而排除邪气,让人精神百倍。
2、因为身体的经络、穴位和五脏六腑都是相连相通,所以通过外接的吸力,会刺激身体表面的穴位,进而通过筋骨经络,使得人体内部器官得到相应的调理,让人气血畅通,强身健体。
3、对于人体局部的组织损伤、腰间盘突出等症状,拔火罐也有一定的功效,长期定期进行拔火罐,可以减轻疼痛,缓解症状。
4、现在,很多美容、瘦身的店铺,也开始研究和推出,通过拔火罐减肥的方法。
5、外感风寒湿邪、外伤劳损等原因所致的肢体不同部位的痹症,颈椎病,腰背痛,肩周炎等,感冒咳嗽,哮喘、肺炎、胃腹疼痛、吐泻返酸、便秘、疖痈不同阶段(未成脓时可将郁滞毒气吸出,令气血通畅瘀肿消散,已成脓时也可托毒排脓减轻症状)、毒虫咬伤等好处。
竹罐疗法是祖国传统康复医疗手段---拔管疗法中的一种,在隋唐的医籍“外台秘药。卷四十”中就有关于用竹罐吸拔的详细描述,此法沿用至今上千年,属中医外治法之一。是以专门选制的1~2年生坚固的细毛竹(斑竹)节,在剥去其外表皮(篾青)后半机械加工制成一端有节密闭密闭,一端开口的不同规格的竹罐(竹管)。通过煎煮后,罐内遗留膨胀的热气,气体在冷却过程中产生负压,大气压使罐口吸附于人体不同部位(经穴),产生温经散寒、活血通络、驱邪止痛、去瘀排毒等作用,常用于感受风寒湿邪、外伤劳损等原因引起的肢体不同部位的痹症,及感冒咳喘、胃腹疼痛、吐泻等、因其具有罐口较小,可沿经穴灵活使用等特点,尤其适于远端小关节附近的病变。在治疗中配合中药使用,可进一步增强疗效。
1、急性传染病(尤其急性传染性皮肤病),广泛性皮肤病,高热抽搐,极度衰竭,出血倾向疾病,活动性肺结核,急腹症,严重心脏病人。治疗部位皮肤过敏、溃疡、全身浮肿、烫伤、冻伤、肿瘤,女性经期、孕期腹部及腰骶部禁用。治疗部皮下有大血管,,骨骼凸凹不平,较大的瘢痕上、乳头,毛发较多处,皮下肌肉脂肪明显量少,皮肤细或干燥弹性差,某些年老体虚,久病虚弱,部分心脑血管病人,糖尿病病人,小儿、机体耐受性差,有“晕针”病史者慎用。对此类病人操作前宜选舒适放松体位(多为卧位),做好解释工作,可适当延长罐体在空中停留时间(毛巾始终严捂罐口),减少留罐时间,以降低罐口对机体皮肤的刺激强度(初次接受治疗者尤须注意),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有异常立即起罐。
2、拔管前要选好体位、部位、大小适当的罐体。初次接受该治疗或体弱者,宜取卧位.
3、竹罐要标准,,罐壁要求薄厚适当且均匀,罐口平滑园钝。
4、拔管前甩净罐内残余热水
5、尽量缩短竹罐出锅后(毛巾捂严罐口)与罐口吸附皮肤前之间在空中停留的时间。
6、初次操作者,为确保罐不脱罐,在规范操作前提下,宜将罐口直接紧压在相应经穴上,并原地左右适当转动罐体,略压一会后再松手。
7、罐刚固定时,罐口下皮肤有温热感(温热是正常刺激感,烫是异常刺激感),肢体不宜马上移动(否则,罐体易脱落),起罐时有短暂的疼痛,常见罐口下皮肤淤血、充血或无明显变化、有水珠、甚或有泡、扪之均发凉。
拔竹罐也叫竹罐刺血疗法,属于刺血疗法的一种,千百年来一直是秘而不传的民间治病绝技。和以往的拔罐器具不同,中药竹罐采用纯天然的竹子进行拔罐,效果更好。那么为何要采用竹罐呢?
1、采用的竹罐多为内径和拇指大小差不多的竹罐,俗称“拇指罐”。
药罐内水蒸气冷却成水产生的负压要比“闪火罐法”大的多,但由于药罐的口径较小,皮肤凸入罐内较少,所以基本上没有疼痛的感觉、不会留下难看的印记,而且拔罐部位基本上不受限制。
2、使用竹罐刺血疗法治疗。
竹罐内的水蒸汽温度降低后凝结成水,就产生很强的负压,吸力更强,同时用来煎煮竹罐的中药具有去风、活血的作用,拔罐过程中可以延缓瘀血凝固的速度,以便瘀血顺利排出体外。
3、经中药煮过的竹罐是热的。
可以有效阻止血液的凝固,同时竹罐随着降温吸力是逐渐增加的,防止吸力增加过快使毛细血管过快充血而影响瘀血的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