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4 08:55 来源:网友分享
中医药古籍《内经》提到人体有三宝:精、气、神。精足则气充,气充则神旺。反之,气弱则神伤,精神容易不济,情绪也大受影响。
1.该睡就睡,不熬夜。台湾中医师董延龄师认为,经常作息颠倒、长期熬夜的人,通常缺乏精气。因为11点至凌晨1点,是脏腑气血流动的时间,这段时间, 血回流到肝脏准备储存精气(能量),如果不睡,等于强迫肝继续分解工作,能量无法被贮藏,会造成肝盛阴虚,阴阳失和,肝火上升,气虚体弱。
2.尽量从事温和运动。董延龄认为打太极、气功或元极舞都是不错的静心运动。
养生学院教练饶怀英解释,太激烈的运动会造成大量流汗,流失大量体液等于流失大量体力,心情也易烦躁不安。她建议酷暑最好选择练气养生运动,少在烈阳下 长期暴晒,或从事激烈运动。因为身体靠呼吸送氧,如果呼吸急促,就像水流量大时,只能流入较粗的水管一样,氧气很快进入身体内较粗的血管,较细微的血管则 不易获得氧气。所以,如果要让细微的水管入水,唯有把水龙头的水柱转小,一点一滴注入。选择和缓的运动,保持呼吸平缓从容不迫,身体内极细微的血管或经 络,才有机会得到足够的养分。
3.避免吃太“浊”的食物。要吃清爽的食物,太“浊”的食物容易增加身体重量,使得精神昏沉。烹饪方式也尽量清淡,避免油炸、煎烤,甜食热量高,要少吃。董延龄认为,现代人饮食太乱,没有顺着自然时序调整,大热天吃烤肉,无异加速心火。
4.少吃冰凉食物。冰水或冰品是盛夏最受欢迎的食物,吃多了却容易导致冷热失调。当外在环境温度高时,我们以为冰凉食物可以降温,却忽略了体内温度更高 (有时高达37摄氏度),人体适应力和温度调节力没那么强,突然喝下冰水往体内浇,五脏六腑可受不了,易导致心神涣散,郁闷不乐。要消暑又镇定神经,不妨 喝菊花茶、金银花茶、绿豆汤。不过,胃寒者少喝,可以多喝开水,食用银耳、莲子或百合等袪热补气。
5.日常生活动作不急不缓。中医养生 很注重“气和”,如果气的运行紊乱,不够自然活畅,身心都易致病。静心养生其实不难,只要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都能保持不急不缓的动作,让呼吸匀称有序, “气”自然会“和”。气顺了,转化为足够的活动能量,身心获得舒展放松,心自然而然平静下来。
6.少生气、不发火。夏季主火,是一年当 中能量最旺盛的时节,容易内心急躁,身体也会受到影响。“发怒前留出一秒思考时间,想想该不该发这顿脾气。”饶怀英说,要学会沉住气,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也就是“修心”。她自己的做法是,当事情令自己心存疙瘩时,就清楚说出来。要不带情绪说出自己的意见,撇开会伤人的形容词,直接沟通事件本身,做到“讲话 不带情绪”,最高明。
神的基本含义
在中国养生理论中,“神”通常是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这样一种基本概念出现的,它包括了在大脑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脏腑、经络、营卫、气血、津液等全部机体活动功能和外在表现。“神”的生成主要以先天之精为基础,以后天的精气为补养培育而成。所以“神”的盛衰与精、气的盈亏密不可分。只有作为生命物质要素的精气充足,作为生命活动功能外在表现的“神”才可能旺盛。至于“神”的生理功能,祖国医学认为主要体现在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上。人的整个机体,从大脑到内脏,从五官七窍到经络、气血、精、津液,以至肢体的活动,都无一不是依赖“神”作为维持其正常动转的内在活力。正因为“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黄帝内经》明确地得出了“得神者昌,失神者死”的重要论断。祖国养生文化也正是在此观念影响下,才逐步形成了“形神兼养、养神为先”的鲜明民族特色。
从以下分析中可以看出,精、气、神在传统养生理论中是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出现的。其中精、气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神则被视为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或称为生命结构的总体功能信息。三者之间具有互相资生的内在联系:精充气足则神全,神躁不安则伤精耗气;精气不足,神也易浮躁不宁;只有精、气、神充盈,机体的生命活动才可能在健康状态中运行。
从养生保健的角度来看,正常的生命活动除了有赖于作为生命物质基础的精气充盈之外,同时还要力求精气处于有规则的流通状态之中。《吕氏春秋·达郁》篇指出:“血脉欲其通也……精气欲其行也。若此,则病无所居,而恶无由生矣。”传统的养生方法,如气功、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以及按摩针灸等等,其主要机理也都在于促进精气流通,以使病体康复。精气流通作为传统养生理论指导原则之一,其本质要义不外乎协调阴阳气血,使机体各种功能处在最佳状态,从而有益于养生长寿。
1. 多喝水
喝水即可养生。水是人体健康长寿之源。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必须保证每天喝至少1500ml的水,才不会让身体处于饥渴状态。
2. 没事伸伸懒腰
伸懒腰会引起全身大部分肌肉的收缩,在此过程中,淤积的血液会被赶回心脏,从而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进肌肉本身的血液流动,振奋精神,令人开怀气畅。
3. 深呼吸
深呼吸可以排出肺内残气及其他代谢产物,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提高或改善脏器功能。
4. 少乘车多走路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多运动,多走路可以增强新陈代谢,使大腿肌肉坚实。每天快步行走10分钟,对身体健康很有好处,而且还能让人身心畅快。所以,朋友们平时可以像我一样,能不乘车时尽量不要乘车,多走走路,多爬爬楼梯,如此,无需刻意运动锻炼,就能轻松获得较好的健身效果。
5.保证充足睡眠
睡眠可帮助人体恢复体力、精力,增强免疫力。就我个人来说,平时无论多忙,都会坚持自己的作息时间,保证睡眠质量。
6.心情愉悦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保持心情舒畅,也是养生养神的重要方面。
7.合理饮食
中医认为,食养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面。搭配合理的饮食可以满足机体对营养素的需求,起到调节情绪、减肥健身、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作用。前不久,刚听一个颇有养生心得的朋友介绍,中信私人银行推出了“健康养生俱乐部”服务,作为该俱乐部的会员,这位朋友拥有了一套中信私人银行“健康养生俱乐部”专家为他量身定制的保健食谱。
朋友觉得其中的饮食搭配,还是很有科学依据的。日常饮食中,他一直严格遵守此保健食谱,几个月下来体重和身材都保持得好,朋友说这都得益于那份食谱。
身体疲惫、精神不振的根本原因
中医认为,劳则气耗,是指劳累过度易耗伤精气。尤其是长时间心思劳累会导致精气不足、脾肾亏虚、阴阳失调、,自然出现身体疲乏无力,精神不振等不佳状态。人体一旦出现精气不足状态,必然影响脏腑的活跃运转,比如主管“藏精”的肾会因耗损过度而致使无法为其他脏腑提供源动力,必然会影响作为“后天之本”脾脏的运化功能。一旦脾脏不能顺利运行气血、运化水谷精微,必然导致身心疲劳,精神不振所以说,补足精气神、调理阴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赶走疲劳,找回精气神
疲劳,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精气神不足。对于人体中的精、气、神的调理,历代中医养生家都非常重视。中医学中所说的精,主要指肾中所藏之精,它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人体中的气主要来自肾精的化生,它在我们的体内各处不停运行,推动各脏腑器官正常活动;而神是人体生命力的综合外在表现,它源自于肾精化生,内藏于心,所以人们在提到神时常用“心神”这个说法。气和神都依赖于肾精的化生,只有肾精充足,精气神才能保持充沛,而无论是气虚还是神乏造成的疲劳,归根结底都是精亏造成的。可见,精、气、神三者中精是根本,只要能填补肾精,就可以全面改善消除精亏、气虚、神乏所造成的各种疲劳症状,让人重现活力。
因此,建议常感疲劳精神不振的现代人,可以服用古汉养生精试试。众所周知古汉养生精是通过填补肾精,补足肾气,来增强人体脏腑功能,全面调养肾、脾、心脑等,从根本上纠正阴阳失调,使人体达到平衡状态,补充元气和恢复人体健康活力的目的,赶走疲劳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