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颅骨骨髓炎的护理_ 关于护理注意事项须知

2016-10-20 16:09 来源:网友分享

一、化脓性颅骨骨髓炎的护理

  一、护理:

  (1)急性骨髓炎症期,尤其是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寒战、脉快、头痛等,要注意观察体温、脉搏、血压等病情变化,有高热休克者,给予氧气吸入,激素治疗和人工冬眠,有昏迷者应专人护理。

  (2)体温高于39.5℃者,需要给予物理降温,用冰敷或用酒精擦浴,如用药物降温时,可以大量出法,要注意有否出现虚脱,同时应及时擦洗及更换清洁干燥的衣裤,以免受凉。

  (3)加强营养,鼓励病人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一般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随时给病人饮水或果汁,必要时适当补液,纠下贫血,增强机体抵抗力。

  二、饮食: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具体询问医生,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

  化脓性颅骨骨髓炎的预防

  对感染性疾病,早期行病灶清除术及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有助于预防化脓性颅骨骨髓炎。

二、化脓性颅骨骨髓炎的临床表现

  颅骨骨髓炎可发生于颅骨的任何部位,但以颅盖的额、顶骨最为多见。起病有急有缓,急性期多为毒力较强的致病菌所致,可呈暴发型,起病急骤,患者突然高热寒战,体温可高达40℃左右,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如精神萎靡、周身酸痛、乏力、嗜睡。与此同时,局部颅骨发生炎症性浸润,与其相应的头皮可表现为红肿热痛,进而出现有波动感的头皮下脓肿,其破溃后形成经常向外排出黄色、灰色、绿色等的黏稠或稀薄的脓液及小块死骨,进入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的窦道,渐转为慢性过程。在毒力较弱的致病菌侵入颅骨后,引起患者的全身及局部反应均较轻,呈慢性发展过程,可表现低热。局部头皮有中度红肿热痛,并逐渐发展成为有波动感的脓肿,在其破溃后形成慢性窦道。在头部外伤及颅脑手术后的患者中,多因伤口感染扩散,引起颅骨炎症反应,病变进一步发展,伤口破溃流脓形成慢性窦道。

三、化脓性颅骨骨髓炎的病因

  化脓性颅骨骨髓炎为致病菌通过多种途径侵入颅骨内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为多见,其他尚有绿脓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厌氧菌等,也有多种致病菌混合感染的。常是因患有头面部疖肿、鼻旁窦炎、口腔咽喉炎及身体其他部位及头部的伤口化脓性感染灶,细菌经蔓延及血行播散侵入颅骨,再经导静脉进入板障形成血栓及化脓,阻断内外板及板障的血供,炎症进一步发展使板障内压力增加向周围膨胀,导致骨板破坏以致崩离形成死骨,从而使炎症向骨膜下及颅内扩散,引起头皮下炎症,进一步发展形成脓肿,破溃后形成慢性窦道及向颅内侵犯引起颅内并发症。但临床上最多的原因是颅脑开放伤后的初期清创不彻底及开颅术中或术后伤口被污染所引起。

四、化脓性颅骨骨髓炎的检查

  1.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增高,一般都在10×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可占90%以上。

  2.脓液直接涂片染色检查

  可找到化脓性细菌,培养可发现化脓性细菌生长。

  3.X线平片

  急性期2周以上才可发现在X线平片上显示有单发或多发的大小不一的边缘不整齐的低密度骨缺损或圆形、或椭圆形或地图状、或虫蚀样低密度区,其中约有50%存在小块死骨或在被破坏的颅骨边缘有明显的反应性骨质增生的高密度骨硬化带。

  4.CT和MRI检查

  可早于X线平片发现阳性表现,显示局部颅骨低密度,如硬膜外或下半月形高密度灶及圆或椭圆形边界高密度环,中央为低密度区,周边伴有低密度水肿的脑脓肿,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MRI不能显示颅骨,但可发现硬膜外、下及脑实质内占位病变。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骨髓炎

挂号科室:脊柱外科

温馨提示:
患者的素食配制要合理,预防外伤感染。

骨髓炎为一种骨的感染和破坏,可由需氧或厌氧菌,分枝杆菌及真菌引起。骨髓炎好发于长骨,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或由于外伤或手术引起的穿透性骨损伤部位。儿童最常见部位为血供良好的长骨,如胫骨或股骨的干骺端。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青少年 常见症状:局限性骨痛、溃破、流脓、有死骨、空洞形成[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药物治疗

骨外科外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