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0 12:20 来源:网友分享
1.白细胞减少症 外周血白细胞数<4×109/L,儿童则参考不同年龄的正常值确定。
2.粒细胞减少症 外周血ANC<1.5×109/L。
3.粒细胞缺乏症 外周血ANC<0.5×109/L。
总之,确定上述诊断后,还需按各种原发病的诊断标准,检出原发病,并发感染者,则按各种感染的诊断标准明确之。
诊断评析:粒细胞减少症诊断通常无困难,根据血象检查即可确定,由于其在大多数情况下仅为一种血液学异常,并非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因此诊断的难度在于寻找原发病。
粒细胞减少后常合并感染,尚需鉴别感染是原发病,还是并发症,有时甚为困难,临床上继发性粒细胞减少症最多见于病毒感染,因多数患者未达粒细胞缺乏的程度,通常不合并严重的细菌或真菌感染,故其临床意义有限,常无需特殊处理,真正有临床意义的是粒细胞缺乏症,几乎全部均合并感染,需立即作应急处理,其中药物通过免疫机制诱发者占首位,大多为个体特异体质决定,故也无法预防,由细胞毒药物引起者,可预期采取控制用量,用药时间及予G-CSF预防,较易解决,此外,某些发生在婴幼儿及新生儿期的先天性粒细胞缺乏症,来势凶猛,需及时判断及处理。
1.继发性粒细胞缺乏症的病因鉴别 前述八大类原因,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一般不难鉴别,但药物诱发者,有时要确定为某一药物所致,会有一定难度,因为患者可能同时或先后使用多种药物,鉴别意义在于今后究竟应终身禁用哪一种药物。
2.各种先天性粒细胞减少症的鉴别 根据粒细胞减少的程度,可确定为良性或严重性粒细胞减少;周期性规律发作者,最易明确诊断;各种综合征伴发的粒细胞减少,则可根据各自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区分,此外,发病年龄对诊断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3.粒细胞减少并发感染与感染诱发的粒细胞减少的鉴别 非感染原因引发的粒细胞减少症,其粒细胞减少发生在前,感染并发在后;感染诱发的粒细胞减少,则反之,非感染原因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如并发感染,大多还有明确的原发病。
4.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和急性白血病鉴别 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患者,主要是骨髓象(有时也累及血象)可出现较多粒系早期细胞,包括原始及早幼粒细胞,有时可超过30%,酷似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鉴别点:
①前者有粒细胞缺乏症的病史,以及原发病或用药史,
②无淋巴结,肝,脾大等白血病浸润的体征,
③通常无贫血和(或)血小板减少,
④短期动态观察,骨髓及外周血早期粒系细胞逐渐减少及消失。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检查方法
1.血象 血细胞计数通常显示白细胞数减少,分类中粒细胞明显减少,而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如能进行显微镜直接观察,则更可靠,正确,少数患者可伴贫血和(或)血小板减少。
2.骨髓象 骨髓增生大多在正常范围内,但粒系增生常减低,伴成熟障碍,即中,晚幼粒以下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红系及巨核系基本正常。
引发粒细胞减少的各种感染,应分别选择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
3.最常见的病毒感染应检测有关病毒的抗原和(或)抗体,细菌,真菌感染者应取感染灶分泌物培养及血培养,真菌感染者的感染灶分泌物涂片检查也有重要价值。
4.感染灶的影像学检查可定位诊断及帮助定性,恶性肿瘤患者经各种有关的影像学检查可明确部位,病理或细胞学检查可确诊。
5.自身免疫疾病患者进行有关的自身抗体检测,则是确诊的关键。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主要是病因治疗,如停用可疑药物,停止接触可疑毒物,针对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各种原发性疾病的治疗等。
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主要表现是感染,但感染发生的危险度与中性粒细胞减少程度呈负相关:中性粒细胞数(1.0~1.8)×109/L的患者感染发生的可能性小,(0.5~1.0)×109/L者居中,<0.5×109/L的患者可能性最大。此外,感染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及病程有关,一般来说,由于中性粒细胞生成减少疾病,如继发于细胞毒药物、骨髓放疗或早期造血祖细胞内在缺陷等所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比其他原因所致的患者其感染发生的几率更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同时伴有单核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的患者比仅只有单纯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感染更为严重。因此,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应因人而异,因病因而异。